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异构双层多孔胶原基骨缺损修复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22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异构双层多孔胶原基骨缺损修复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本方法通过调控双醛多糖与胶原之间的席夫碱化学交联反应,构建上层致密、下层疏松的异构双层多孔胶原基骨缺损修复屏障膜。致密的小孔结构有利于成纤维细胞的粘附、迁移和增殖,疏松的大孔结构能够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该胶原屏障膜可以有效阻止快速增殖的成纤维细胞对骨细胞生长的影响,加速骨缺损的修复进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胶原屏障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小的溶胀性能、可控的降解速率、较优的自愈合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异构双层多孔胶原基骨缺损修复屏障膜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用于骨缺损的治疗和修复具有潜在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构双层多孔胶原基骨缺损修复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较强机械性能、可控生物降解速率、良好生物相容性且具有自愈合性能的异构双层多孔胶原基骨缺损修复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事故、建筑事故等导致的骨缺损发生率日趋增长,感染、骨肿瘤、骨质疏松性骨折和各种先天性因素导致的骨缺损也大量发生,使骨重建成为骨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上世纪80年代,引导骨组织再生的理念(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首次被提出,其阻止干扰骨修复且生长速度较快的纤维结缔组织过早长入骨缺损区,允许有潜在骨生成能力、迁移速度较慢的成骨前体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优先生长。此外,应用的屏障膜通过其支架作用,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迁移和增殖,从而加速骨缺损修复。与其他屏障膜相比,胶原膜在骨缺损修复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胶原具有抗原性弱、生物相容性好、植入体内无排异反应、与组织亲和力强等独特的生物学活性;而且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植入体内后会慢慢降解释放大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构双层多孔胶原基骨缺损修复屏障膜,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双醛多糖与胶原之间的席夫碱化学交联反应,制备上层致密、下层疏松的异构双层多孔胶原基骨缺损修复屏障膜,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n(1) 将氧化度为50~80%的双醛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质量浓度为0.1%~1%的双醛多糖溶液,将胶原溶于0.25 M的醋酸溶液中得到质量浓度为0.5%~2%的胶原溶液,在冰浴下将1体积份双醛多糖溶液缓慢加入到1~5体积份的胶原溶液中,搅拌30 min后使用0.25 M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至7,然后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于室温下静置10~24 h成胶,得到致密的胶原凝胶A;/n(2) 将氧化度为5~30%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构双层多孔胶原基骨缺损修复屏障膜,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双醛多糖与胶原之间的席夫碱化学交联反应,制备上层致密、下层疏松的异构双层多孔胶原基骨缺损修复屏障膜,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氧化度为50~80%的双醛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质量浓度为0.1%~1%的双醛多糖溶液,将胶原溶于0.25M的醋酸溶液中得到质量浓度为0.5%~2%的胶原溶液,在冰浴下将1体积份双醛多糖溶液缓慢加入到1~5体积份的胶原溶液中,搅拌30min后使用0.25M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至7,然后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于室温下静置10~24h成胶,得到致密的胶原凝胶A;
(2)将氧化度为5~30%的双醛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质量浓度为0.1%~1%的双醛多糖溶液,将胶原溶于0.25M的醋酸溶液中得到质量浓度为0.5%~2%的胶原溶液,在冰浴下将1体积份双醛多糖溶液缓慢加入到1~5体积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富赵喜葛黎明陈沁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