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制造、安装、维护,具有稳固结构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包括:面板;结构立柱,四周形成嵌合槽;下横压板,中间形成开口,两边分别形成向上的凹槽;结构修饰立柱,一面形成凸起的嵌合条;上横压板,中间形成开口,两侧分别形成水平嵌槽;水平扣合压条,内侧形成凸起的扣合条,底部形成凹槽;水平扣合片,成“凹”字形,两侧前端形成向内的卡钩。组合成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时:结构立柱穿过上下横压板的开口;面板上下边缘分别卡合在下横压板和水平扣合压条的凹槽内;结构修饰立柱位于上下横压板之间,嵌合在结构立柱上;水平扣合片嵌合在上横压板的水平嵌槽中,与水平扣合压条的扣合条扣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屏风面板结合构造,尤其涉及一种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
技术介绍
在现代办公室装潢中,通常采用组合式屏风作为空间规划的手段,籍此分隔出个人办公空间。这样可以节省装潢时间,降低装潢成本,而且能使办公室空间整齐一致。然而,普通屏风面板结合构造采用的简单堆叠方式,因为面板无法拆卸,造成维修、替换上的极大困难。为此,有人提出在面板背面固定多个夹扣,利用该夹扣在结构立柱上进行上下滑移。这样的结构既便于上下堆叠,又可以将面板拆卸。但是,对于常用的石膏面板,由于材质脆弱,难以固定夹扣。常常造成夹扣脱落,面板损坏的后果。在01200782.X号技术专利中,披露了一种改进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该结合构造由面板、结构立柱、上框架、下框架和夹扣组成。其中,上框架和下框架形成凹槽。面板的上下边缘分别卡合在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凹槽中。上框架和下框架还具有嵌孔。夹扣嵌扣在该嵌孔上,并嵌固到结构立柱。这样,就使面板、上下框架、夹扣和结构立柱结合成完整的屏风面板结合构造。同时,还具有易于堆叠,可以拆卸,而且夹扣固定稳固。不会脱落造成面板损坏。但是,这种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的墙体重力主要承受在面板上,容易造成结构破坏。同时,也对面板的材质提出要求,限制了面板材料的选择。而且拆卸维护时必须自上而下拆卸全部面板,无法针对特定面板作业,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而且,采用夹扣与结构立柱嵌固,不但强度不能保证,所需的匹配精度对产业加工和施工组装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上下叠合结构中增加横向吊挂时,横向结构力完全由夹扣负荷,容易造成过载而使结构破坏。此外,由于该结合构造在垂直接合时,只是简单拼合,没有收边装置,板材容易发生变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是建立一种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该结合构造具有能有效承重的结构框架,避免以面板承重的各种缺点,达到结构稳固,便于制造、安装、维护,而且可以自由选择面板材质的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建立一种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该结合构造能提供稳固的横向吊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建立一种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该结合构造具有垂直收边装置,可以防止板材变形。本技术提出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包括:面板;结构立柱,四周形成嵌合槽;下横压板,板上形成配合结构立柱的开口,两边分别形成配合面板下边缘的向上的凹槽;结构修饰立柱,一面形成配合结构立柱的嵌合槽的凸起的嵌合条;上横压板,板上形成配合结构立柱的开口,两侧分别形成水平嵌槽;水平扣合压条,内侧形成凸起的扣合条,底部形成配合面板上边缘的凹槽;水平扣合片,成配合上横压板的水平嵌槽的“凹”字形,两侧前端形成配合水平扣合压条的扣合条的向内的卡钩。组合成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时:结构立柱穿过上下横压板的开口;面板下上边缘分别卡合在下横压板和水平扣合压条的凹槽内;结构修饰立柱位于上下横压板之间,嵌合在结构立柱上;水平扣合片嵌合在上横压板的水平嵌槽中,与水平扣合压条的扣合条扣合。这样就形成了本技术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的基本结构。堆叠时,将上层结构中的下横压板堆叠在下层结构的上横压板上。本技术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还包括:垂直扣合压条,内侧形成卡槽,一边形成配合面板侧边缘的凹槽;以及垂直扣合片,一端形成配合垂直扣合压条的卡槽的卡口,另一端形成配合结构立柱的嵌合槽的扣钩。组合时:将面板的左右边缘分别卡合在左右垂直扣合压条的凹槽内;垂直扣合片一端的卡口与垂直扣合压条的卡槽卡合,垂直扣合片另一端的扣钩扣合到结构立柱上。本技术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还包括:形成在下横压板凹槽下方的吊挂支撑凸条以及水平扣合压条凹槽上方的吊挂支撑凸条或凹槽。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的垂直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的水平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介绍。参考图1,本技术提出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的第一实施例包括:面板10;结构立柱4,四周形成嵌合槽;下横压板2,板上形成配合结构立柱4的开口21,两边分别形成配合面板10下边缘的向上的凹槽22;结构修饰立柱8,一面形成配合结构立柱4的嵌合槽的凸起的嵌合条81;上横压板1,板上形成配合结构立柱4的开口11,两侧分别形成水平嵌槽12;水平扣合压条3,内侧形成凸起的扣合条31,底部形成配合面板10上边缘的凹槽32;水平扣合片7,成配合上横压板1的水平嵌槽12的“凹”字形,两侧前端形成配合水平扣合压条3的扣合条31的向内的卡钩。参考图1和图2,组合成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时,先安置好结构立柱4作为结构框架的骨架。下横压板2放置在结构框架的最底部,结构立柱4由开口22穿出。将结构修饰立柱8通过嵌合条81嵌合到结构立柱4上,下端顶住下横压板2。上横压板1支撑在结构修饰立柱8上,结构立柱4由开口12穿出。水平扣合片7嵌合到上横压板1的嵌槽12中。将面板10下边缘卡合在下横压板2的凹槽22内,面板10上边缘卡合在水平扣合压条3的凹槽32内,向内侧推挤使水平扣合压条3的扣合条31与嵌合在上横压板1的水平嵌槽12中的水平扣合片7扣合。进行堆叠时,将上层结构中的下横压板2堆叠在下层结构的上横压板1上。这样,屏风面板结合构造的墙体重力就通过下横压板2向下传递。上横压板1受到上层重力后,将荷重转移到结构修饰立柱8上,避免使面板10承受荷重。不但保护面板10不会因过载破坏,也使得面板10的材质选择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此外,由于荷重由结构修饰立柱8承担,也使得拆卸面板10时无需自上而下拆除每层面板。只需简单的将需要拆除的面板10的上边缘向外拉出,使水平扣合压条3的扣合条31脱离嵌合在上横压板1的水平嵌槽12中的水平扣合片7即可。如此,就达到了本技术建立一种具有能有效承重的结构框架,结构稳固,便于制造、安装、维护,而且可以自由选择面板材质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的目的。参考图1和图3,本技术提出的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的第二实施例包括:面板10;结构立柱4,四周形成嵌合槽;下横压板2,板上形成配合结构立柱4的开口21,两边分别形成配合面板10下边缘的向上的凹槽22;结构修饰立柱8,一面形成配合结构立柱4的嵌合槽的凸起的嵌合条81;上横压板1,板上形成配合结构立柱4的开口11,两侧-->分别形成水平嵌槽12;水平扣合压条3,内侧形成凸起的扣合条31,底部形成配合面板10上边缘的凹槽32;水平扣合片7,成配合上横压板1的水平嵌槽12的“凹”字形,两侧前端形成配合水平扣合压条3的扣合条31的向内的卡钩;垂直扣合压条5,内侧形成卡槽51,一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包括:面板、四周具有嵌合槽的结构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横压板,板上形成配合结构立柱的开口,两边分别形成配合面板下边缘的向上的凹槽;结构修饰立柱,一面形成配合结构立柱的嵌合槽的凸起的嵌合条 ;上横压板,板上形成配合结构立柱的开口,两侧分别形成水平嵌槽;水平扣合压条,内侧形成凸起的扣合条,底部形成配合面板上边缘的凹槽;水平扣合片,成配合上横压板的水平嵌槽的“凹”字形,两侧前端形成配合水平扣合压条的扣合条的 向内的卡钩;该结构立柱穿过上下横压板的开口;面板下上边缘分别卡合在下横压板和水平扣合压条的凹槽内;结构修饰立柱位于上下横压板之间,嵌合在结构立柱上;水平扣合片嵌合在上横压板的水平嵌槽中,与水平扣合压条的扣合条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办公室隔间屏风面板结合构造,包括:面板、四周具有嵌合槽的结构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横压板,板上形成配合结构立柱的开口,两边分别形成配合面板下边缘的向上的凹槽;结构修饰立柱,一面形成配合结构立柱的嵌合槽的凸起的嵌合条;上横压板,板上形成配合结构立柱的开口,两侧分别形成水平嵌槽;水平扣合压条,内侧形成凸起的扣合条,底部形成配合面板上边缘的凹槽;水平扣合片,成配合上横压板的水平嵌槽的“凹”字形,两侧前端形成配合水平扣合压条的扣合条的向内的卡钩;该结构立柱穿过上下横压板的开口;面板下上边缘分别卡合在下横压板和水平扣合压条的凹槽内;结构修饰立柱位于上下横压板之间,嵌合在结构立柱上;水平扣合片嵌合在上横压板的水平嵌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汝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汝桂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