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12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大豆亲脂蛋白水溶液的pH值调至1‑7进行酸诱导后再进行水浴得到大豆亲脂蛋白纳米乳液;(2)将其和姜黄素分散液混合后通过超声调控结合离心除去游离姜黄素,取上清液冷冻干燥,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具有明显亲水疏水界限的大豆亲脂蛋白为载体先通过酸诱导处理使大豆亲脂蛋白结构展开直至稳定态再利用热效应诱导大豆脂蛋白纳米颗粒自组装,通过超声促进大豆亲脂蛋白纳米颗粒与姜黄素相互作用提高大豆亲脂蛋白的荷载率,增强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和耐酸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大豆亲脂蛋白荷载率在7‑20%之间,所制备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复合物具良好的热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复合物及其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姜黄素是一种天然具有很强疏水性的多酚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效,如,抗氧化、抗菌、抗炎和抗癌等作用,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姜黄素水溶性极差且易氧化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因此,解决姜黄素溶解性和氧化稳定性等问题已成为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以及纳米材料呈现的新特性和新功效,该项技术正逐步应用于食品领域,不仅提高了食品生产生产效率,还获得了功效更好或者有特殊功效的功能性食品原料。纳米包埋技术还被用于提高水不溶性活性物质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效价。与有机合成聚合物或其他生物大分子相比,蛋白质在生物相容性及环境友好性上更具优势;且通过蛋白纳米颗粒荷载还利于发挥姜黄素的尺度效应;与动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富含营养的同时还具有某些生物活性,是蛋白基纳米输送载体的首选原料。如大豆蛋白、玉米醇溶蛋白、花生分离蛋白、卵白蛋白和太子参蛋白纳米颗粒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将大豆亲脂蛋白水溶液的pH值调至1-7进行酸诱导后再将pH调回7,在85-95℃条件下水浴诱导大豆亲脂蛋白进行纳米颗粒自组装得到大豆脂蛋白纳米乳液;/n(2)将大豆亲脂蛋白纳米乳液和姜黄素分散液混合在一起,通过超声调控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与姜黄素复合物结合;离心除去游离姜黄素,取上清液冷冻干燥,即得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复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大豆亲脂蛋白水溶液的pH值调至1-7进行酸诱导后再将pH调回7,在85-95℃条件下水浴诱导大豆亲脂蛋白进行纳米颗粒自组装得到大豆脂蛋白纳米乳液;
(2)将大豆亲脂蛋白纳米乳液和姜黄素分散液混合在一起,通过超声调控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与姜黄素复合物结合;离心除去游离姜黄素,取上清液冷冻干燥,即得大豆亲脂蛋白-姜黄素复合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大豆亲脂蛋白水溶液是经过预处理过的大豆亲脂蛋白水溶液,所述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将大豆亲脂蛋白水溶液在磁力搅拌条件下过夜充分水合。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大豆亲脂蛋白水溶液的pH值调至4或6后进行诱导。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大豆亲脂蛋白水溶液的浓度为10-50mg/ml,优选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秀清石彦国曾剑华孙冰玉杨杨孟妍王子玥衣程远张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