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轴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96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51
一种穿轴固定装置,其包含:穿涨轴构件、挤压动力构件及复位动力构件,穿涨轴构件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及穿轴,内套筒呈圆锥状,外套筒内部具有一锥状空间而套设于内套筒,外套筒具有数个上沟槽及数个下沟槽,上沟槽及下沟槽等距地交错设置,外套筒的顶部设有容置槽及防脱出部,穿轴包括头部及身部,身部贯穿内套筒,头部设置于容置槽中,防脱出部设置于头部周缘,挤压动力构件及复位动力构件分别沿穿轴的轴向对穿轴施力,而改变外套筒的外径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穿轴固定装置可固定电机转子铁芯或使电机转子铁芯容易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轴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外径的穿轴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转子需要大输出能力,同时对耐环境条件(高速、高低温、油性、腐蚀性等)有较高要求。电机转子铁芯由多层铁芯堆栈,磁钢设置于电机转子铁芯内的磁钢槽,而磁钢的牢固性将直接影响电机的输出效能与质量、寿命。为了要将磁钢稳固地结合于电机转子铁芯中,较好的做法是采用注胶固定。然而,多层铁芯堆栈在注胶时容易偏移、跑位,多层铁芯之间的相对位置、角度若有偏差,其注胶效果亦大受影响。若以固定装置(例如一根穿轴)固定多层铁芯,但由于电机转子铁芯的中心轴孔的加工公差因素,该固定穿轴与电机转子铁芯的中心轴孔间不可避免的存在间隙,无法保持多层铁芯的相对位置及角度,且此电机转子铁芯难以取出,长期使用亦会与电机转子铁芯发生磨耗、降低固定能力。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轴固定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轴固定装置,包含:一穿涨轴构件,包括一外套筒、一内套筒及一穿轴;所述内套筒呈圆锥状,所述外套筒内部具有一锥状空间而套设于内套筒,该外套筒具有数个上沟槽及数个下沟槽,各上沟槽自外套筒的顶端沿轴向向下延伸,各下沟槽自外套筒的底端沿轴向向上延伸,各上沟槽及各下沟槽等距地交错设置;所述外套筒的顶部设有一容置槽及一防脱出部,所述穿轴包括一头部及一身部,所述身部贯穿所述内套筒,所述头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防脱出部设置于头部周缘,容置槽及防脱出部用以限制所述穿轴的位移;一挤压动力构件,设置于邻近所述头部处;以及一复位动力构件,设置于邻近所述内套筒的底端处,其中,所述挤压动力构件及所述复位动力构件分别沿所述穿轴的轴向对穿轴施力,而改变所述外套筒的外径尺寸。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于所述挤压动力构件沿所述穿轴的轴向挤压所述头部,以使所述外套筒受力向外撑开。2.上述方案中,于所述复位动力构件沿所述穿轴的轴向反向挤压所述身部,所述外套筒的外径收缩而复位。3.上述方案中,更包含一控制构件,信号连接所述挤压动力构件及所述复位动力构件。4.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构件控制所述挤压动力构件沿所述穿轴的轴向挤压所述头部以使所述外套筒受力向外撑开。5.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构件控制所述复位动力构件沿所述穿轴的轴向反向挤压所述身部,使所述外套筒的外径收缩而复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本技术的穿轴固定装置可控制穿涨轴构件的外套筒外径扩大以紧密贴合电机转子铁芯的轴孔内表面,使电机转子铁芯上的每层铁芯均与穿涨轴构件均能保持相对固定,从而确保多层铁芯之间的相对位置、角度更为确实。而当欲取出电机转子铁芯时,亦可使外套筒的外径略为缩回而使穿涨轴构件与电机转子铁芯的轴孔间略有间隙,以能够方便地将电机转子铁芯取出,降低穿涨轴构件与电机转子铁芯的磨耗。并且本技术的穿轴固定装置能以自动化的方式实施,从而在自动化注胶的生产在线提高转子铁芯的质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附图3A至3C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00.穿轴固定装置;1.控制构件;2.穿涨轴构件;21.外套筒;211.上沟槽;212.下沟槽;213.防脱出部;22.内套筒;23.穿轴;231.头部;232.身部;3.挤压动力构件;4.复位动力构件;M.电机转子铁芯;R.注胶板;T.容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描述上额外的引导。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均为方向性用词,在本案中仅为说明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保护方案及实际实施时的具体方向。参见附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穿轴固定装置100,其包含:一穿涨轴构件2、一挤压动力构件3及一复位动力构件4。穿涨轴构件2的底端连接于一注胶板R上,一电机转子铁芯M通过轴孔套入穿涨轴构件2而置于一注胶板R上(如图3A至图3C所示),穿涨轴构件2用以使电机转子铁芯M紧密固定。穿涨轴构件2包括一外套筒21、一内套筒22及一穿轴23。内套筒22的底端连接于注胶板R,内套筒22呈圆锥状,外套筒21内部具有一锥状空间而套设于内套筒22。外套筒21的外表面朝向轴孔的内表面,外套筒21具有数个上沟槽211及数个下沟槽212,这些上沟槽211自外套筒21的顶端沿轴向向下延伸,而这些下沟槽212自外套筒21的底端沿轴向向上延伸,且上沟槽211及下沟槽212等距地交错设置,如此一来,外套筒21的外径尺寸可受外力挤压而有变化的弹性空间。如图3A所示,外套筒21的顶部设有一容置槽T及一防脱出部213。如图2及图3A所示,穿轴23包括一头部231及一身部232,身部232贯穿内套筒22。头部231设置于容置槽T中,防脱出部213设置于头部231周缘,容置槽T及防脱出部213用以限制穿轴23的位移。挤压动力构件3置于邻近头部231,复位动力构件4设置于邻近内套筒22的底端。接下来说明如何操作外套筒21的外径尺寸变化。如图3A所示,首先将电机转子铁芯M的轴孔套设于穿涨轴构件2。在未扩张外套筒21的情况下,外套筒21未紧贴电机转子铁芯M的轴孔的内表面。须注意的是,图3A至图3C是为方便理解,因此夸张化外套筒21与轴孔的内表面的距离,实际上各部件的实际尺寸与比例不一定与图面相同。接着,如图3B所示,挤压动力构件3沿穿轴23的轴向挤压头部231以使外套筒21受力而向外微微撑开,外径增大。此时外套筒21的外表面贴合电机转子铁芯M的轴孔的内表面,外套筒21与电机转子铁芯M的轴孔之间紧密套合,从而确保电机转子铁芯M的多层铁芯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且角度更为准确。欲取出电机转子铁芯M时,如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穿涨轴构件,包括一外套筒、一内套筒及一穿轴;所述内套筒呈圆锥状,所述外套筒内部具有一锥状空间而套设于内套筒,该外套筒具有数个上沟槽及数个下沟槽,各上沟槽自外套筒的顶端沿轴向向下延伸,各下沟槽自外套筒的底端沿轴向向上延伸,各上沟槽及各下沟槽等距地交错设置;所述外套筒的顶部设有一容置槽及一防脱出部,所述穿轴包括一头部及一身部,所述身部贯穿所述内套筒,所述头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防脱出部设置于头部周缘,容置槽及防脱出部用以限制所述穿轴的位移;/n一挤压动力构件,设置于邻近所述头部处;以及/n一复位动力构件,设置于邻近所述内套筒的底端处,/n其中,所述挤压动力构件及所述复位动力构件分别沿所述穿轴的轴向对穿轴施力,而改变所述外套筒的外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轴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穿涨轴构件,包括一外套筒、一内套筒及一穿轴;所述内套筒呈圆锥状,所述外套筒内部具有一锥状空间而套设于内套筒,该外套筒具有数个上沟槽及数个下沟槽,各上沟槽自外套筒的顶端沿轴向向下延伸,各下沟槽自外套筒的底端沿轴向向上延伸,各上沟槽及各下沟槽等距地交错设置;所述外套筒的顶部设有一容置槽及一防脱出部,所述穿轴包括一头部及一身部,所述身部贯穿所述内套筒,所述头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防脱出部设置于头部周缘,容置槽及防脱出部用以限制所述穿轴的位移;
一挤压动力构件,设置于邻近所述头部处;以及
一复位动力构件,设置于邻近所述内套筒的底端处,
其中,所述挤压动力构件及所述复位动力构件分别沿所述穿轴的轴向对穿轴施力,而改变所述外套筒的外径尺寸。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宏能张木庆丁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均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