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92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舞二分裂间隔棒。该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包括两V型板扣合而成的V型框架,V型框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铰接阻尼线夹,作为铰接轴的螺栓外侧套有旋转阻尼,旋转阻尼上下两端分别抵触两V型板内侧,旋转阻尼包括缓冲本体,缓冲本体周面至少设有一个止转的平直面,平直面间隔设有用于减震的缓冲条,缓冲条与螺栓轴线共面且平行,缓冲条与缓冲本体一体成型,阻尼线夹设有与旋转阻尼配合的孔,孔设有与缓冲条抵触的直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二分裂间隔棒框架与线夹转动关节受导线舞动作用力易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舞二分裂间隔棒
本技术涉及电力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防舞二分裂间隔棒。
技术介绍
在我国220Kv二分裂交流输电线路中,每个档距内相隔40-100米就要安装一个二分裂间隔棒,用来保持两根导线的间距和抑制微风震动、次档距振动,以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现有公开号为CN206211475U的一种预铰式二分裂间隔棒,如图1所示,“通过在线夹臂2末端设有挡块5,挡块5可以在限位槽6内摆动,有效阻尼导线振动,减少对导线的磨损,从而延长了导线和间隔棒的使用寿命”,“所述线夹压板3的上端与线夹臂2的末端通过销轴7连接”,销轴7处作为间隔棒的活动关节,没有旋转阻尼,对导线舞动产生的作用力没有抑制,承受的作用力巨大,不仅易磨损,而且对导线的防舞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防舞二分裂间隔棒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包括两V型板扣合而成的V型框架,V型框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铰接阻尼线夹,作为铰接轴的螺栓外侧套有旋转阻尼,旋转阻尼上下两端分别抵触两V型板内侧,旋转阻尼包括缓冲本体,缓冲本体周面至少设有一个止转的平直面,平直面间隔设有用于减震的缓冲条,缓冲条与螺栓轴线共面且平行,缓冲条与缓冲本体一体成型,阻尼线夹设有与旋转阻尼配合的孔,孔设有与缓冲条抵触的直边。导线迎微风振动,力通过阻尼线夹传递给旋转阻尼,旋转阻尼周面上的缓冲条受力面积小,强度差,易变形,进而缓冲条在阻尼线夹的挤压作用下被压缩,即阻尼线夹与旋转阻尼之间因缓冲条的压缩产生一段缓冲行程,减小了对旋转阻尼的作用力,保护了穿在旋转阻尼中的螺栓,提高了铰接处的减震效果,延长间隔棒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抑制阻尼线夹的旋转,有效防止导线舞动。优先的,所述缓冲条由缓冲本体向外侧逐渐收拢形成尖部,所述尖部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缓冲条的尖部减小了缓冲条开始与阻尼线夹的接触面积和自身的强度,让缓冲条更容易变形,进而最大程度加大压缩行程,降低阻尼线夹的作用力。优选的,所述缓冲本体内设有尼龙骨架,尼龙骨架中心设有螺栓穿过的通孔,尼龙骨架上下两端各设有至少一个圆弧卡脚,圆弧卡脚与通孔同轴,V型板设有与圆弧卡脚配合的圆弧孔,圆弧卡脚可在圆弧孔内旋转。尼龙骨架增加了缓冲本体的强度,延长旋转阻尼的使用寿命,设在尼龙骨架上的卡脚可在V型板的圆弧孔内旋转,保护圆弧卡脚不会因受阻尼线夹传递的巨大扭力而折断。优先的,所述阻尼线夹伸入V型框架的一端设有挡杆,V型板设有椭圆形限位槽,挡杆在椭圆形限位槽内移动。有效阻尼导线振动,减少对导线的磨损,从而延长了导线和间隔棒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V型板设有内弧面和外弧面,内弧面的曲率小于外弧面。合理设置由V型板构成的V型框架的受力,保证V型框架使用寿命,同时圆弧面防止产生电晕。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阻尼线夹与旋转阻尼之间因缓冲条的压缩产生一段缓冲行程,减小了对旋转阻尼的作用力,保护了穿在旋转阻尼中的螺栓,提高了铰接处的减震效果,延长间隔棒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抑制阻尼线夹的旋转,有效防止导线舞动;2.尼龙骨架增加了缓冲本体的强度,延长旋转阻尼的使用寿命,设在尼龙骨架上的卡脚可在V型板的圆弧孔内旋转,保护圆弧卡脚不会因受阻尼线夹传递的巨大扭力而折断,从而延长了旋转阻尼的使用寿命。3.挡杆在椭圆形限位槽内移动,有效阻尼导线振动,减少对导线的磨损,从而延长了导线和间隔棒的使用寿命。4.V型板设有内弧面和外弧面,内弧面的曲率小于外弧面,合理设置由V型板构成的V型框架的受力,保证V型框架使用寿命,同时圆弧面防止产生电晕。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预铰式二分裂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防舞二分裂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旋转阻尼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轴视图。其中,2线夹臂,3线夹压板,5挡块,6限位槽,7销轴,10V型框架,111V型板,1111内弧面,1112外弧面,1113弧形孔,1114椭圆形限位槽,12螺栓,13阻尼线夹,131孔,132直边,133挡杆,14旋转阻尼,141缓冲本体,142尼龙骨架,143通孔,144圆弧卡脚,145平直面,146缓冲条,1461尖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2至图5所示,一种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包括两V型板111扣合而成V型框架10,V型板111内侧为内弧面1111,外侧为外弧面1112,内弧面1111的曲率小于外弧面1112,合理设置由V型板111构成的V型框架10的受力,保证V型框架10使用寿命,同时圆弧面防止产生电晕,V型框架10两端分别通过螺栓12铰接阻尼线夹13,作为铰接轴的螺栓12外侧套有旋转阻尼14,旋转阻尼14包括缓冲本体141,缓冲本体141包覆尼龙骨架142,尼龙骨架142增加了缓冲本体141的强度,延长旋转阻尼14的使用寿命,尼龙骨架142中心开设螺栓穿过的通孔143,尼龙骨架142上下两端向外各伸出两个圆弧卡脚144,圆弧卡脚144与通孔143同轴,V型板111开设与卡脚配合的圆弧孔1113,圆弧卡脚144可在圆弧孔1113内旋转,保护圆弧卡脚144不会因受阻尼线夹13传递的巨大扭力而折断,从而延长了旋转阻尼14的使用寿命,缓冲本体141周面平行布置两个止转的平直面145,平直面145间隔排布用于减震的缓冲条146,缓冲条由缓冲本体向外侧逐渐收拢形成尖部1461,所述尖部1461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缓冲条146与螺栓12轴线共面且平行,缓冲条146与缓冲本体141一体成型,阻尼线夹13开设与旋转阻尼14配合的孔131,孔两侧的直边132与缓冲条尖部1461抵触,所述阻尼线夹13伸入V型框架10的一端设有挡杆133,V型板111设有椭圆形限位槽114,挡杆33在椭圆形限位槽114内移动,有效阻尼导线振动,减少对导线的磨损,从而延长了导线和间隔棒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导线迎微风振动,力通过阻尼线夹13传递给旋转阻尼14,旋转阻尼14周面上的缓冲条尖部1461受力面积小,强度差,易变形,进而缓冲条146在阻尼线夹13的挤压作用下被压缩,即阻尼线夹13与旋转阻尼14之间因缓冲条146的压缩产生一段缓冲行程,减小了对旋转阻尼14的作用力,保护了穿在旋转阻尼中的螺栓12,提高了铰接处的减震效果,延长间隔棒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抑制阻尼线夹的旋转,有效防止导线舞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两V型板扣合而成的V型框架,V型框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铰接阻尼线夹,作为铰接轴的螺栓外侧套有旋转阻尼,旋转阻尼上下两端分别抵触两V型板内侧,旋转阻尼包括缓冲本体,缓冲本体周面至少设有一个止转的平直面,平直面间隔设有用于减震的缓冲条,缓冲条与螺栓轴线共面且平行,缓冲条与缓冲本体一体成型,阻尼线夹设有与旋转阻尼配合的孔,孔设有与缓冲条抵触的直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两V型板扣合而成的V型框架,V型框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铰接阻尼线夹,作为铰接轴的螺栓外侧套有旋转阻尼,旋转阻尼上下两端分别抵触两V型板内侧,旋转阻尼包括缓冲本体,缓冲本体周面至少设有一个止转的平直面,平直面间隔设有用于减震的缓冲条,缓冲条与螺栓轴线共面且平行,缓冲条与缓冲本体一体成型,阻尼线夹设有与旋转阻尼配合的孔,孔设有与缓冲条抵触的直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舞二分裂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条由缓冲本体向外侧逐渐收拢形成尖部,所述尖部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者等腰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档定朱恺丁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捷凯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