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二次爆炸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57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尘二次爆炸实验装置,二次爆炸容器固定安装在实验平台上,二次爆炸容器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环,一次爆炸传播系统中的一次爆炸传播管的一端环套在第一固定环内,另一端环套在第二固定环内,第一固定环连接连接支架固定安装在实验平台上。优点:(1)可根据实验条件改变点火距离,获得更多不同的实验效果;(2)实验良好模拟了爆炸产生冲击波延管路到达工作平台的情况,使实验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有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实验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尘二次爆炸实验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粉尘二次爆炸实验装置,属于粉尘爆炸

技术介绍
粉尘二次爆炸指的是在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未发生爆炸区域内的沉积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传播来的火焰引燃发生的爆炸。粉尘二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其严重程度超过粉尘一次爆炸。在粉尘二次爆炸的研究中,大多采用长管搭载试验平台的方式进行,模拟了管道内粉尘爆炸后火焰传播,但是没有更好地展示粉尘在敞开空间由于粉尘层扬起而导致的二次爆炸。因此,如何更方便地对粉尘二次爆炸进行火焰传播研究、收集二次爆炸的爆炸参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是一种粉尘二次爆炸实验装置,,其目的是针对现有粉尘二次爆炸研究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能够更方便地对粉尘二次爆炸进行研究的实验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粉尘二次爆炸实验装置,其结构包括一次爆炸传播系统、二次爆炸容器1、第一固定环5、连接支架6、实验平台9、第二固定环14;其中,所述二次爆炸容器1固定安装在实验平台9上,二次爆炸容器1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环14,一次爆炸传播系统中的一次爆炸传播管7的一端环套在第一固定环5内,另一端环套在第二固定环14内,第一固定环5连接连接支架6固定安装在实验平台9上。所述一次爆炸传播系统包括两个红外温度传感器3、一次爆炸传播管7、两个压感传感器8、高压点火电极15、测量密封套件16和喷粉系统,所述两个红外温度传感器3对称分布在一次爆炸传播管7上,所述两个压感传感器8对称分布在一次爆炸传播管7上,一次爆炸传播管7上设置有对称的空槽16a,每个所述空槽内固定嵌套有测量密封套件16,测量密封套件16中部螺纹连接高压点火电极15,喷粉系统位于一次爆炸传播管7外侧端。所述喷粉系统包括电磁两项阀17、放粉管18和粉尘喷嘴19,所述电磁两项阀17螺纹连接放粉管18,放粉管18螺纹连接粉尘喷嘴19。还包括两个爆炸传播固定管件4、固定板13、放粉平台12,第一固定环5和第二固定环14之间通过爆炸传播固定管件4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环14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上固定连接放粉平台12。所述二次爆炸容器1上设置有爆炸容器压感传感器11和爆炸容器红外温度传感器2,所述二次爆炸容器1上螺纹连接有五通管10。所述五通管10垂直管一端与二次爆炸容器1螺纹连接,第一五通管口10a用于连接真空表,第二五通管口10b用于连接泄压阀,第三五通管口10c用于连接紧急泄压装置,第四五通管口10d用于连接真空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可根据实验条件改变点火距离,获得更多不同的实验效果;(2)实验良好模拟了爆炸产生冲击波延管路到达工作平台的情况,使实验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有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实验研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图三。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图四。图5为本技术的高压点火电极组件立体结构图五。图6位本技术的五通管立体结构图六。图7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图七。图中:1、二次爆炸容器,2、爆炸容器红外温度传感器,3、红外温度传感器,4、爆炸传播管固定管件,5、第一固定环,6、支架,7、一次爆炸传播管,8、压感传感器,9、实验平台,10、五通管,10a、真空表连接口,10b、阀门连接口,10c、紧急泄压装置连接口,10d、真空泵连接口,11、爆炸容器压感传感器,12、放粉平台,13、固定板,14、第二固定环,15、高压点火电极,16、测量密封组件,16a、水平滑动槽,17、电磁两项阀,18、放粉管,19、粉尘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如图1-2,本技术包括包括实验平台9,所述实验平台9固定连接二次爆炸容器1;所述二次爆炸容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环14;所述实验平台9固定连接支架6;所述支架顶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环5;所述第一固定环5内设置有一次爆炸传播系统。所述一次爆炸传播系统包括一次爆炸传播管7,所述一次爆炸传播管7上设置有一组对称分布的红外温度传感器3和一组对称分布的压感传感器8。如附图4/5所示,所述一次爆炸传播管7上设置有对称的空槽16a,每个所述空槽内固定嵌套有测量密封套件16,所述测量密封套件16中部螺纹连接高压点火电极15,所述一次爆炸传播管7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喷粉系统。如附图7所示,所述喷粉系统包括电磁两项阀17、放粉管18和粉尘喷嘴19,所述电磁两项阀17螺纹连接所述放粉管18,所述放粉管18螺纹连接所述粉尘喷嘴19。所述一次爆炸传播管7的一端环套在所述第一固定环5内,所述一次爆炸传播管7的另一端环套在所述第二固定环内14,所述第一固定环5与所述第二固定环14之间通过一组爆炸传播固定管件4相连,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二固定环14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上固定连接放粉平台12。所述二次爆炸容器1上设置有爆炸容器压感传感器11和爆炸容器红外温度传感器2,所述二次爆炸容器1上螺纹连接五通管10。如附图6所示,垂直管一端与二次爆炸容器1螺纹连接,五通管口10a用于连接真空表,五通管口10b用于连接泄压阀,五通管口10c用于连接紧急泄压装置,五通管口10d用于连接真空泵。本技术工作流程为:将真空泵管线连接真空泵连接口10d,将压缩空气气瓶连接电磁两项阀17进气孔,将定量待测粉尘放在放粉平台12上,取另外定量待测粉尘放入放粉管18,通过螺栓连接将电磁两项阀17、放粉管18和粉尘喷嘴19连接起来,将测量密封组件16调整到适当距离,开启五通管10,对二次爆炸容器1进行抽真空操作,观察真空表,当二次爆炸容器1达到一定负压值后,关闭五通管10上面的阀门(10d),操作电脑,使电磁两项阀17、高压点火电极15协同动作,通过电磁阀的开关,使用压缩空气将放粉管18内的样品粉尘吹向粉尘喷嘴19,样品经过粉尘喷嘴19进行充分分散,形成粉尘云后,在高压点火电极15处进行点燃引爆操作,与此同时,一次爆炸传播管7的红外温度传感器3和压感传感器8进行一次爆炸数据采集,爆炸产生的火焰和冲击波到达放粉平台12,扬起放粉平台12待测粉尘产生爆炸,此时,二次爆炸容器1内的爆炸容器红外温度传感器2和爆炸容器压感传感器11进行二次爆炸数据采集,实验结束后,通过五通管10泄放二次爆炸容器内的压力,拆下一次爆炸传播管7进行实验装置清扫,准备下一次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尘二次爆炸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一次爆炸传播系统、二次爆炸容器(1)、第一固定环(5)、连接支架(6)、实验平台(9)、第二固定环(14);其中,所述二次爆炸容器(1)固定安装在实验平台(9)上,二次爆炸容器(1)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环(14),一次爆炸传播系统中的一次爆炸传播管(7)的一端环套在第一固定环(5)内,另一端环套在第二固定环(14)内,第一固定环(5)连接连接支架(6)固定安装在实验平台(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二次爆炸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一次爆炸传播系统、二次爆炸容器(1)、第一固定环(5)、连接支架(6)、实验平台(9)、第二固定环(14);其中,所述二次爆炸容器(1)固定安装在实验平台(9)上,二次爆炸容器(1)一侧设有第二固定环(14),一次爆炸传播系统中的一次爆炸传播管(7)的一端环套在第一固定环(5)内,另一端环套在第二固定环(14)内,第一固定环(5)连接连接支架(6)固定安装在实验平台(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二次爆炸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一次爆炸传播系统包括两个红外温度传感器(3)、一次爆炸传播管(7)、两个压感传感器(8)、高压点火电极(15)、测量密封套件(16)和喷粉系统,所述两个红外温度传感器(3)对称分布在一次爆炸传播管(7)上,所述两个压感传感器(8)对称分布在一次爆炸传播管(7)上,一次爆炸传播管(7)上设置有对称的空槽(16a),每个所述空槽内固定嵌套有测量密封套件(16),测量密封套件(16)中部螺纹连接高压点火电极(15),喷粉系统位于一次爆炸传播管(7)外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顺兵庞子政郝雪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