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传感干涉型光时域反射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30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传感干涉型光时域反射仪,包括发射和接收光信号处理模块[100],传感光纤[101]及传感光纤[102]构成全传感干涉型光时域反射仪;发射和接收光信号处理模块[100]包括计算机[1]、光源驱动器[2]、光源[3]、探测器[4]、带探测器的电路处理板[5]和光纤耦合器[6];两路传感光纤[101]、[102]成缆,实现长距离分布式振动、冲击检测与定位。单个全传感干涉型光时域反射仪加装光开关,进行多通道周期巡检测量,监测大面积振动、冲击现象。多个反射仪联网,实现远程智能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传感干涉型光时域反射仪,涉及振动、冲击的分布式测量,属于安全预 防

技术介绍
维护基础设施的安全是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对通信光缆、高压电 网、输油管道、输气管道、桥梁、大坝、建筑物等基础设施进行安全监测,以确定健康、维护 需求、寿命和其它特性,不仅是这些设施实现技术性功能的保障,更是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光纤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性已被打破,针对陆地光缆线路的窃听事件屡有报道,而 相关媒体披露的美国中央情报局海底光缆窃听计划更引起人们对海底光缆信息传输安全性的 充分重视。如何及时发现并精确定位这些事故更是一种挑战。随着管道运输行业的发展,各种管道运输安全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已有的管道安 全生产监测技术主要有两类。其一管道泄漏事件发生后的监测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有"管内 流体力学状态检测技术"。管内流体力学状态检测技术是实时采集管线中流体的流量、温度和 压力等信号,进行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这种技术受到管道内的流体特性、输送工艺以及测试 仪器的性能等因素限制,对管道泄漏监测的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较低,这类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传感干涉型光时域反射仪,包括发射和接收光信号处理模块[100],传感光纤[101]及传感光纤[102]构成全传感干涉型光时域反射仪;发射和接收光信号处理模块[100]包括计算机[1]、光源驱动器[2]、光源[3]、探测器[4]、带探测器的电路处理板[5]和光纤耦合器[6];两路传感光纤[101]、[102]成缆,实现长距离分布式振动、冲击检测与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勋刘永智代志勇欧中华彭增寿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