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22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连接记录仪套筒,所述记录仪套筒内安装有记录仪,包括第一夹具框架、第二夹具框架、枢转轴、第一传力件、第二传力件和传力丝杆,所述第一夹具框架和所述第二夹具框架通过枢转轴连接,且可围绕所述枢转轴进行开合转动以夹持细长杆件,所述第一夹具框架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一传力件,所述第二夹具框架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二传力件,所述传力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力件转动连接,所述传力丝杆的另一端具有调节螺纹,所述第二传力件具有允许所述调节螺纹旋入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满足潜水员或无人深潜器在水下进行安装操作,满足记录仪安装需求,兼具稳定性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洋石油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海洋石油钻探和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隔水管、立管、脐带缆、锚链,因其与海水直接接触且长度远远超过直径,因此统称为水下细长杆件。在作业过程中,该类部件要承受风、浪、流等环境荷载,细长杆件本身和与之接触的海洋装备之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易发生疲劳失效,会对油田开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对此类细长杆件结构进行运动状态的监测,包含了加速度、角速度等。截止今日已经有多家公司开发出了用于水下细长杆件运动行为的专门运动记录仪器。但是各种仪器与细长杆件之间的固定仍然属于简单的“捆绑式”固定,即用数根绳索将仪器捆绑固定到杆件之上。应用这种方法固定在细长杆件上的记录仪容易脱落,且非常不便于潜水员或水下机器人的取用。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专门的水下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可以满足固定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以及对记录仪的周期性取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该工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满足潜水员或无人深潜器在水下进行安装操作,满足记录仪安装需求,兼具稳定性与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记录仪套筒,所述记录仪套筒内安装有记录仪,包括第一夹具框架、第二夹具框架、枢转轴、第一传力件、第二传力件和传力丝杆,所述第一夹具框架和所述第二夹具框架通过枢转轴连接,且可围绕所述枢转轴进行开合转动以夹持细长杆件,所述第一夹具框架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一传力件,所述第二夹具框架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二传力件,所述传力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力件转动连接,所述传力丝杆的另一端具有调节螺纹,所述第二传力件具有允许所述调节螺纹旋入的螺纹孔。进一步,所述第一传力件与所述第二传力件分别为圆柱状的第一传力转轴和第二传力转轴,所述第一传力转轴与所述第二传力转轴均沿所述细长杆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传力转轴的侧壁与所述传力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力转轴的侧壁具有允许所述调节螺纹旋入的螺纹孔。进一步,所述记录仪套筒连接所述第一夹具框架或所述第二夹具框架。进一步,第一夹具框架、第二夹具框架端部均固定有夹提把手。进一步,所述内部护套的内侧连接有橡胶内衬层。进一步,所述内部护套连接有阳极块。进一步,所述传力丝杆固定有用于所述调节螺纹旋入所述螺纹孔夹提把手。进一步,所述第一夹具框架和所述第二夹具框架均为弧形架,且所述第一夹具框架与所述第二夹具框架可绕所述枢转轴旋转形成夹持所述细长杆件的半封闭圆柱形夹持腔。进一步,所述记录仪套筒上部具有允许记录仪进入的V形开口,且所述记录仪套筒内壁的下部与所述记录仪相贴合。进一步,所述记录仪套筒向下延伸有容纳所述记录仪定位针的定位槽。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一种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记录仪套筒连接第一夹具框架或第二夹具框架,调节第一传力件和第二传力件,第一夹具框架和第二夹具框架转动,对细长杆件进行加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满足潜水员或无人深潜器在水下进行安装操作,满足记录仪安装需求,兼具稳定性与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的夹持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记录仪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夹具框架;2-第二夹具框架;3-枢转轴;4-第一传力件;5-第二传力件;6-传力丝杆;7-记录仪套筒;8-内部护套;9-阳极块;10-夹提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连接记录仪套筒7,记录仪套筒7内安装有记录仪,包括第一夹具框架1、第二夹具框架2、枢转轴3、第一传力件4、第二传力件5和传力丝杆6,第一夹具框架1和第二夹具框架2通过枢转轴3连接,且可围绕枢转轴3进行开合转动以夹持细长杆件,第一夹具框架1外部固定有第一传力件4,第二夹具框架2外部固定有第二传力件5,传力丝杆6的一端与第一传力件4转动连接,传力丝杆6的另一端具有调节螺纹,第二传力件5具有允许调节螺纹旋入的螺纹孔。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种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第一夹具框架1和第二夹具框架2通过枢转轴3连接,使第一夹具框架1和第二夹具框架2可围绕枢转轴3进行旋转,第一夹具框架1外部固定有第一传力件4,传力丝杆6的一端与第一传力件4转动连接,第二夹具框架2外部固定有第二传力件5,传力丝杆6的另一端具有调节螺纹,第二传力件5具有允许调节螺纹旋入的螺纹孔,随着传力丝杆6的另一端的调节螺纹不断旋入螺纹孔,第一传力件4与第二传力件5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第一夹具框架1与第二夹具框架2张开以进行夹持细长杆件,接着传力丝杆6的另一端的调节螺纹不断旋出螺纹孔,第一传力件4和第二传力件5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进而对细长杆件不断夹紧直至与细长杆件之间的稳定性达到最佳。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传力件4与第二传力件5分别为圆柱状的第一传力转轴和第二传力转轴,使第一夹具框架1和第二夹具框架2受力效果好,第一传力转轴与第二传力转轴均沿细长杆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传力转轴的侧壁与传力丝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传力转轴的侧壁具有允许调节螺纹旋入的螺纹孔,结构稳定。如图1和图3所示,记录仪套筒7连接第一夹具框架1或第二夹具框架2。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第一夹具框架1、第二夹具框架2内侧均连接内部护套8,保护套对细长杆件进行保护,避免因第一夹具框架1或第二夹具框架2夹力过大受到损伤。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内部护套8的内侧连接有橡胶内衬层。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内部护套8连接有阳极块9。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第一夹具框架1、第二夹具框架2端部均固定有夹提把手。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第一夹具框架1和第二夹具框架2均为弧形架,且第一夹具框架1与第二夹具框架2可绕枢转轴3旋转形成夹持细长杆件的半封闭圆柱形夹持腔。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记录仪套筒7上部具有允许记录仪进入的V形开口,且记录仪套筒7内壁的下部与记录仪相贴合。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记录仪套筒7向下延伸有容纳记录仪定位针的定位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连接记录仪套筒,所述记录仪套筒内安装有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具框架、第二夹具框架、枢转轴、第一传力件、第二传力件和传力丝杆,所述第一夹具框架和所述第二夹具框架通过枢转轴连接,且可围绕所述枢转轴进行开合转动以夹持细长杆件,所述第一夹具框架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一传力件,所述第二夹具框架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二传力件,所述传力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力件转动连接,所述传力丝杆的另一端具有调节螺纹,所述第二传力件具有允许所述调节螺纹旋入的螺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连接记录仪套筒,所述记录仪套筒内安装有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具框架、第二夹具框架、枢转轴、第一传力件、第二传力件和传力丝杆,所述第一夹具框架和所述第二夹具框架通过枢转轴连接,且可围绕所述枢转轴进行开合转动以夹持细长杆件,所述第一夹具框架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一传力件,所述第二夹具框架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二传力件,所述传力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力件转动连接,所述传力丝杆的另一端具有调节螺纹,所述第二传力件具有允许所述调节螺纹旋入的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力件与所述第二传力件分别为圆柱状的第一传力转轴和第二传力转轴,所述第一传力转轴与所述第二传力转轴均沿所述细长杆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传力转轴的侧壁与所述传力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力转轴的侧壁具有允许所述调节螺纹旋入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长杆件运动记录仪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旗刘军鹏刘培林周雷刘永波张振兴张焕瑞王巍巍张传杰张阳张汝彬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