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PVC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19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PVC管道,属于管材技术领域,包括插口端、承接端以及连接所述插口端与所述承接端之间的连接端,所述承接端包括倾斜部以及水平部,所述倾斜部倾斜设置且其朝向所述插口端的一侧开口小于其接近所述水平部一侧的开口,所述水平部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设有环形垫圈,所述插口端插入另一PVC管的所述承接端,且所述插口端的端部与所述倾斜部相抵接,所述环形垫圈与所述插口端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密封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PVC管道
本技术涉及管材
,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PVC管道。
技术介绍
PVC管(PVC-U管)硬聚氯乙烯管,是由聚氯乙烯树脂与稳定剂、润滑剂等配合后用热压法挤压成型,是最早得到开发应用的塑料管材,广泛运用于建筑以及装饰行业。目前PVC管与PVC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涂一层密封胶、包裹生料带、法兰连接方式连接,采用涂密封胶方式需要确定胶量足够且等胶干后才能投入使用,而采用包裹生料带需要确保包裹的厚度足够且不能过厚,需要专业人士来操作,而普通人采用上述几种方式连接PVC管道容易出现连接处密封性差,甚至泄漏。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安装的PVC管道,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PVC管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PVC管道,包括插口端、承接端以及连接所述插口端与所述承接端之间的连接端,所述承接端包括倾斜部以及水平部,所述倾斜部倾斜设置且其朝向所述插口端的一侧开口小于其接近所述水平部一侧的开口,所述水平部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设有环形垫圈,所述插口端插入另一PVC管的所述承接端,且所述插口端的端部与所述倾斜部相抵接,所述环形垫圈与所述插口端的外侧壁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包括第一凹陷部及与所述第一凹陷部连通的第二凹陷部,且所述第二凹陷部靠近所述倾斜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槽深。优选的,所述环形垫圈包括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适配的第一垫圈及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相适配的第二垫圈,且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第二垫圈固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垫圈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垫圈由硬质弹性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垫圈沿其轴线方向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且梯形的下底面靠近所述插口端外侧壁,所述第二垫圈远离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二凹陷部靠近所述倾斜部一侧设有与所述定位块相配合的定位槽。优选的,所述承接端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外壁套设有卡紧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所述环形凹槽及所述环形垫圈,所述插口端插入另一PVC管的所述承接端,所述插口端的外侧壁与所述环形垫圈紧密贴合,从而使所述插口端与另一PVC管的所述承接端密封,实现PVC管道之间的良好密封性。本技术,所述第二垫圈靠近所述倾斜部,当所述插口端插入另一PVC管的所述承接端时,所述第一垫圈会受到所述插口端在插接方向的力,然而所述第二垫圈采用硬质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二垫圈一侧设有定位块,进而保证所述第一垫圈在受插接方向的力时,不会产生位移,所述插口端插接到位后,由于所述第一垫圈采用软质弹性材料,所述第一垫圈可更加紧密贴紧所述插口端的侧壁,所述导向部套设有卡紧装置,进一步加强所述插口端与另一PVC管的承接端的牢固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PVC管道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环形垫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的环形垫圈剖面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插口端;2、承接端;21、倾斜部;22、水平部;23、环形凹槽;231、第一凹陷部;232、第二凹陷部;233、定位槽;24、环形垫圈;241、第一垫圈;242、第二垫圈;243、定位块;3、连接端;4、导向部;5、卡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PVC管道,包括插口端1、承接端2以及连接插口端1与承接端2之间的连接端3,承接端2包括倾斜部21以及水平部22,倾斜部21倾斜设置且其朝向插口端1的一侧开口小于其接近水平部22一侧的开口,水平部22的内壁开设有环形凹槽23,环形凹槽23上安装有环形垫圈24,插口端1插入另一PVC管的承接端2,且插口端1的端部与倾斜部21相抵接,环形垫圈24与插口端1的外侧壁紧密贴合。请参阅图1-2,承接端2远离连接端3的一端设有导向部4,导向部4外壁套设有卡紧装置5,设置导向部4,提高了插口端1插入另一PVC管的承接端2的效率,设置卡紧装置5,进一步加强插口端1与另一PVC管的承接端2的牢固连接。请参阅图3-4,环形凹槽23包括第一凹陷部231及与第一凹陷部231连通的第二凹陷部232,且第二凹陷部232靠近倾斜部21,第一凹陷部231的槽深大于第二凹陷部232的槽深。请参阅图5-6,环形垫圈24包括与第一凹陷部231相适配的第一垫圈241及与第二凹陷部232相适配的第二垫圈242,且第一垫圈241与第二垫圈242固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圈241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第二垫圈242由硬质弹性材料制成,第一垫圈241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可使第一垫圈241与插口端1侧壁贴合更紧密,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圈241采用的是硅橡胶制成,第二垫圈242采用的是ABS塑料制成。请参阅图4-6,第一垫圈241沿其轴线方向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且梯形的下底面靠近插口端1外侧壁,第二垫圈242远离第一垫圈241的一侧设有定位块243,第二凹陷部232靠近倾斜部21一侧设有与定位块243相配合的定位槽233,设置定位块243与定位槽233,便于环形垫圈24快速安装到环形凹槽23上,梯形的下底面靠近插口端1外侧壁,由于梯形下底面的长度大于梯形上底面的长度,使第一垫圈241与插口端1外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大,进一步提高插口端1与另一PVC管的承接端的密封。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第二垫圈242靠近倾斜部21,当插口端1插入另一PVC管的承接端2时,第一垫圈241会受到插口端1在插接方向的力,然而第二垫圈242采用硬质弹性材料制成,且第二垫圈242一侧设有定位块243,进而保证第一垫圈241在受插接方向的力时,不会产生位移,插口端1插接到位后,由于第一垫圈241采用软质弹性材料,第一垫圈241可更加紧密贴紧插口端1的侧壁,导向部4套设有卡紧装置5,进一步加强插口端1与另一PVC管的承接端2的牢固连接。综上,设置环形凹槽23及环形垫圈24,插口端1插入另一PVC管的承接端2,插口端1的外侧壁与环形垫圈24紧密贴合,从而使插口端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PVC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口端(1)、承接端(2)以及连接所述插口端(1)与所述承接端(2)之间的连接端(3),所述承接端(2)包括倾斜部(21)以及水平部(22),所述倾斜部(21)倾斜设置且其朝向所述插口端(1)的一侧开口小于其接近所述水平部(22)一侧的开口,所述水平部(22)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23),所述环形凹槽(23)上设有环形垫圈(24),所述插口端(1)插入另一PVC管的所述承接端(2),且所述插口端(1)的端部与所述倾斜部(21)相抵接,所述环形垫圈(24)与所述插口端(1)的外侧壁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PVC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口端(1)、承接端(2)以及连接所述插口端(1)与所述承接端(2)之间的连接端(3),所述承接端(2)包括倾斜部(21)以及水平部(22),所述倾斜部(21)倾斜设置且其朝向所述插口端(1)的一侧开口小于其接近所述水平部(22)一侧的开口,所述水平部(22)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23),所述环形凹槽(23)上设有环形垫圈(24),所述插口端(1)插入另一PVC管的所述承接端(2),且所述插口端(1)的端部与所述倾斜部(21)相抵接,所述环形垫圈(24)与所述插口端(1)的外侧壁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PVC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23)包括第一凹陷部(231)及与所述第一凹陷部(231)连通的第二凹陷部(232),且所述第二凹陷部(232)靠近所述倾斜部(21),所述第一凹陷部(231)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二凹陷部(232)的槽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安装的PVC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碧琼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联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