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密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真空密闭分散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14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真空密闭分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轴密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真空密闭分散机。本装置包括冷却腔室及机械密封组件,机械密封组件包括套设于转轴上的动环及静环;冷却腔室的腔壁处贯穿布置有连通冷却介质循环组件的介质进口及介质出口,所述介质进口等高或临近布置于两组动环的相邻端处,且同时位于动环上的紧定螺钉所在侧;所述介质出口的布置高度不低于第一组接卸密封组件处的动环与静环的配合面高度。本装置可解决现有真空分散机的关于转轴与密封盖之间的工作密封问题,最终在真空分散机工作时能始终确保搅拌釜内真空负压环境的持续可靠运行;本装置所应用的真空密闭分散机则可实现对物料在真空容器中的高效分散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轴密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真空密闭分散机
本技术属于真空密闭分散
,具体涉及一种同轴密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真空密闭分散机。
技术介绍
真空分散机是一种用于涂料、染料、油漆、油墨、胶合剂、树脂、药膏、造纸橡塑、复合材料、绝缘材料等化工行业产品的,使用液-固湿法分散、研磨、搅拌、均匀、混合、溶解的加工设备,也用于多气泡的物料和易挥发性溶剂较多的工艺中。真空分散机是通过抽真空方式,使物料在真空中的容器内分散,减少气泡和溶剂的挥发,并通过真空状态的分散搅拌来加速物料的分散细度,使物料迅速脱泡,以达到生产目的。传统的真空分散机,其装有分散盘的转轴需贯穿位于搅拌釜上方的密封盖,以便伸入搅拌釜釜腔内。然而,由于转轴是动件,而搅拌釜及密封盖是静件,动静件之间的转动密封是一大问题。通用的密封圈密封、机械迷宫密封等常规密封结构,应用于真空负压环境下时,常出现密封不良的状况,从而给实际操作人员带来极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使用可靠便捷的同轴密封装置,从而解决现有真空分散机的关于转轴与密封盖之间的工作密封问题,最终在真空分散机工作时能始终确保搅拌釜内真空负压环境的持续可靠运行;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同轴密封装置的真空密闭分散机,以实现对物料在真空容器中的高效分散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同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密封布置于密封盖上的冷却腔室,冷却腔室上铅垂向的同轴贯穿布置有可供转轴穿行的上通行孔及下通行孔;本装置还包括两组机械密封组件,所述机械密封组件包括套设于转轴上的彼此配合的动环及静环;第一组机械密封组件的静环由下而上的密封抵紧于上贯穿孔的下孔端处且两者间构成止转配合;第二组机械密封组件的静环由上而下的密封抵紧于下贯穿孔的上孔端处且两者间构成止转配合;两组机械密封组件的动环彼此相邻且均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于转轴上;所述冷却腔室的腔壁处贯穿布置有连通冷却介质循环组件的介质进口及介质出口,所述介质进口等高或临近布置于两组动环的相邻端处,且同时位于动环上的紧定螺钉所在侧;所述介质出口的布置高度不低于第一组接卸密封组件处的动环与静环的配合面高度。所述上贯穿孔及下贯穿孔为大口径端相对的二段式的阶梯孔结构,各静环均与相应贯穿孔间构成止口配合关系;各静环伸出相应贯穿孔的小口径端后,通过止转块进行止转固定。各静环与相应贯穿孔的止口配合面之间夹设有提升两者密封配合程度的密封圈。一种应用所述同轴密封装置的真空密闭分散机,包括底座、布置于底座上的搅拌釜、布置于搅拌釜旁侧的可伸缩支架、布置于可伸缩支架上的分散电机以及用于实现搅拌釜内真空环境的真空泵;所述分散电机处转轴铅垂向下延伸,并贯穿盖覆于搅拌釜釜口处的密封盖后伸入搅拌釜内,转轴底端处布置分散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通过连接架而固定于分散电机处;连接架的底端处凹设有沉孔,使得连接架底端固接于密封盖处后,沉孔孔腔与密封盖上盖面间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冷却腔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采用动环与静环的机械密封配合方式,一方面,通过采用两组机械密封组件彼此背靠的方式,并以紧定螺钉紧固动环,以动环抵紧静环,再以静环密封相应的贯穿孔,从而不仅保证了冷却腔室的有效形成,确保了机械密封组件的工作温度始终处于指定范围内;同时,也保证了对于密封盖处的下贯穿孔的可靠密封效果,从而解决现有真空分散机的关于转轴与密封盖之间的工作密封问题,最终在真空分散机工作时能始终确保搅拌釜内真空负压环境的持续可靠运行。另一方面,介质进口及介质出口的布置,具体化的实现了对冷却腔室内冷却介质的进出循环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动环需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于转轴上,而正常通过紧定螺钉来预固定后再重新装配各构件时,动环始终会因生产、装配误差等的影响,而导致动环与静环密封不严实,进而导致密封泄漏状况。一旦发生上述状况,只能重新拆机重来,造成了工作效率的急剧降低,并给实际操作人员带来极大困扰。本技术通过将介质进口布置于靠近两组动环的相邻端处,且位于动环上的紧定螺钉所在侧,这使得介质进口同时成为了安装口。实际工作时,首先套设好静环及动环,并同时安装各构件。装配或拧死紧定螺钉前,先使得转轴自转几圈,使动环与静环在转轴旋转中自然找准配合姿态。之后,从安装口处探入工具并进行紧定螺钉的紧固操作。这样,动环的整个装配及调整流程无需额外拆卸构件,且操作上极为可靠便捷,动环相对静环的配合可靠性亦可得到显著提升,一举多得。2)、为提升各贯穿孔与对应静环的密封配合度,本技术一方面通过阶梯止口配合方式,来保证各贯穿孔与对应静环的按压密封效果;另一方面,还可考虑增设密封圈,以提升各贯穿孔与对应静环的密封配合的可靠性。3)、冷却腔室的形成,实际上是依靠连接分散电机与密封盖的连接架来形成的。连接架不仅起到了过渡架的功能,也起到了形成沉孔从而与密封盖配合形成冷却腔室的效果,以确保整体结构的设计合理性及紧凑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架部位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冷却腔室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10-冷却腔室11-上贯穿孔12-下贯穿孔13-介质进口14-介质出口20-转轴21-分散盘30-机械密封组件31-动环32-静环40-止转块50-密封圈60-底座70-搅拌釜71-密封盖72-连接架72a-沉孔80-可伸缩支架90-分散电机100-真空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以整体的真空密闭分散机为例,结合图1-4,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真空密闭分散机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其主体部分包括底座60、布置于底座60上的搅拌釜70、布置于搅拌釜70旁侧的可伸缩支架80、布置于可伸缩支架80上的分散电机90以及用于实现搅拌釜70内真空环境的真空泵100。可伸缩支架80整体呈现伸缩杆结构,并通过位于顶端处的伸缩电机驱动而产生可伸缩支架80的铅垂向的伸缩动作。分散电机90处转轴20则铅垂向下延伸,并贯穿盖覆于搅拌釜70釜口处的密封盖71后伸入搅拌釜70内。转轴20底端处布置分散盘21,以便实现对搅拌釜70内物料的在线真空分散搅拌功能。而为保证搅拌釜70筒腔的真空度,需通过与分散电机90固接的密封盖71来压紧盖覆于搅拌釜70釜口处,从而实现搅拌釜70釜腔环境的对外密封效果;同时,真空泵100如图1-2所示的布置于搅拌釜70旁侧,以确保对搅拌釜70釜腔的抽真空效果。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对于分散电机90与密封盖71的连接,是通过如图3-4所示的连接架72来实现的。连接架72的顶端法兰固接于分散电机90的端面处,而连接架72的底端则密封压合式的法兰配合于密封盖71的上板面处。由于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密封布置于密封盖(71)上的冷却腔室(10),冷却腔室(10)上铅垂向的同轴贯穿布置有可供转轴(20)穿行的上通行孔及下通行孔;本装置还包括两组机械密封组件(30),所述机械密封组件(30)包括套设于转轴(20)上的彼此配合的动环(31)及静环(32);第一组机械密封组件(30)的静环(32)由下而上的密封抵紧于上贯穿孔(11)的下孔端处且两者间构成止转配合;第二组机械密封组件(30)的静环(32)由上而下的密封抵紧于下贯穿孔(12)的上孔端处且两者间构成止转配合;两组机械密封组件(30)的动环(31)彼此相邻且均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于转轴(20)上;所述冷却腔室(10)的腔壁处贯穿布置有连通冷却介质循环组件的介质进口(13)及介质出口(14),所述介质进口(13)等高或临近布置于两组动环(31)的相邻端处,且同时位于动环(31)上的紧定螺钉所在侧;所述介质出口(14)的布置高度不低于第一组接卸密封组件处的动环(31)与静环(32)的配合面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密封布置于密封盖(71)上的冷却腔室(10),冷却腔室(10)上铅垂向的同轴贯穿布置有可供转轴(20)穿行的上通行孔及下通行孔;本装置还包括两组机械密封组件(30),所述机械密封组件(30)包括套设于转轴(20)上的彼此配合的动环(31)及静环(32);第一组机械密封组件(30)的静环(32)由下而上的密封抵紧于上贯穿孔(11)的下孔端处且两者间构成止转配合;第二组机械密封组件(30)的静环(32)由上而下的密封抵紧于下贯穿孔(12)的上孔端处且两者间构成止转配合;两组机械密封组件(30)的动环(31)彼此相邻且均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于转轴(20)上;所述冷却腔室(10)的腔壁处贯穿布置有连通冷却介质循环组件的介质进口(13)及介质出口(14),所述介质进口(13)等高或临近布置于两组动环(31)的相邻端处,且同时位于动环(31)上的紧定螺钉所在侧;所述介质出口(14)的布置高度不低于第一组接卸密封组件处的动环(31)与静环(32)的配合面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贯穿孔(11)及下贯穿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曹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尚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