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浆泵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307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浆泵切换装置,包括制浆池、过滤器、供浆泵、备用供浆泵、保护器以及雾化反应塔,所述制浆池与所述过滤器的一边通过供浆管道螺纹连接,所述过滤器另一边通过供浆管道与三通管螺纹相连,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第三端分别螺纹连接第一处和第二处的开关,所述第一处和第二处的入口开关经供浆管道分别连接至所述供浆泵和所述备用供浆泵,该供浆泵切换装置解决了供浆泵使用一段时间后,轴承损坏严重和叶轮松掉脱落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浆泵切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脱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浆泵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烟气脱硫工艺中,脱硫工艺内的供浆系统设置有两台供浆泵,一个备用,另一个正常用,定期切换,保障两台供浆泵都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或者检修。在日常切换时,为了脱硫工艺不间断,通常在供浆泵不停机的情况下直接启动另一台泵进行切换,备用泵启动后第一台供浆泵才停机,对应出口阀门关闭,经专利技术人的长期观察发现,在出口阀门和供浆泵先后关闭的这段短暂的期间内,如果出口阀门比供浆泵早关闭,会导致供浆泵的轴承出现损坏,如果出口阀门比供浆泵晚关闭,又会导致雾化反应塔中浆液倒流使供浆泵叶轮高速反转从而使叶轮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供浆泵切换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浆泵切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种供浆泵切换装置,包括制浆池、过滤器、供浆泵、备用供浆泵、保护器以及雾化反应塔,所述制浆池与所述过滤器的一边通过供浆管道螺纹连接,所述过滤器另一边通过供浆管道与三通管螺纹相连,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第三端分别螺纹连接第一处和第二处的开关,所述第一处和第二处的入口开关经供浆管道分别连接至所述供浆泵和所述备用供浆泵,所述供浆泵和所述备用供浆泵通过供浆管道分别螺纹连接到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三通管,所述两处三通管的第二端螺纹螺纹连接三通阀门,所述三通阀门的第三端通过供浆管道连接至保护器,所述保护器的另一侧通过供浆管道连接所述制浆池,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通过供浆管道连接出口阀门,所述出口阀门通过供浆管道连接雾化反应塔,达到降低供浆泵和备用供浆泵关机时压强造成轴承损坏目的,同时还达到了将供浆管内倒流的浆液导入制浆池的目的。优选的,所述保护器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活塞体,所述第一管体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内侧设置有活塞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第二管体管壁之间的所述第一管体设置有挡板口,所述第一管体靠近所述第二管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第二管体的下部设置有导航管,所述导航管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管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侧焊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设置有活塞体,所述活塞体的的上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一面连接有挡板,所述活塞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通孔,所述挡板另一端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和连通口之间设置有连通口。所述活塞筒的一面螺纹连接有充气室,所述活塞筒与所述充气室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充气室的一端设置有充气阀和气管,所述气管上的一端设置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与所述充气室之间设置有气压计,所述充气室内侧设置有防撞桩,达到在第一管体入口的压强大于充气室时,第一管体入口单向连通出口的目的。优选的,所述挡板口与所述导航管处在同一平面,所述挡板在所述导航管和所述挡板口内滑动,达到了通过挡板的滑动实现连通口与第一管体的连通与关闭的效果。优选的,所述连通口的形状与第一管体的管口形状相吻合,达到了连通吻合的效果。优选的,所述通孔高度比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的厚度小,达到了当所述活塞在所述管壁一侧时,所述通孔正好被所述的管壁密封住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刻度从上往下依次变大,所述刻度长度等于所述连通口的直径,达到当所述活塞体向防撞桩运动时,所述刻度能测量出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的高度的效果。优选的,所述进液口处于挡板口与第一管体的入口之间,达到了浆液只能通过第一管体入口进入活塞筒内推动活塞体来连通第一管体,实现单向流通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保护器、第一管体、法兰盘、挡板口、进液口、第二管体、充气室、充气阀、气管、气压计、放气阀、防撞桩、活塞筒、导航管、密封圈、活塞体、活塞、挡板、连通口、通孔、刻度、供浆泵、制浆池、备用供浆泵、雾化反应塔、过滤器、三通管、入口阀门、出口阀门、三通阀门,解决了供浆泵使用一段时间后,轴承损坏严重和叶轮松掉脱落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供浆泵切换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保护器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保护器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保护器整体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过滤活塞体的正视图。图中:保护器1、第一管体11、法兰盘111、挡板口112、进液口113、第二管体12、充气室121、充气阀1211、气管1212、气压计1213、放气阀1214、防撞桩1215、活塞筒122、导航管123、密封圈124、活塞体13、活塞131、挡板132、连通口133、通孔134、刻度135、供浆泵2、制浆池3、备用供浆泵4、雾化反应塔5、过滤器6、三通管71、入口阀门72、出口阀门73、三通阀门7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种供浆过滤装置,包括制浆池3、过滤器6、供浆泵2、备用供浆泵4、保护器1以及雾化反应塔5,所述制浆池3与所述过滤器6的一边通过供浆管道螺纹连接,所述过滤器6另一边通过供浆管道与三通管71螺纹相连,所述三通管71的第二端、第三端分别螺纹连接第一处和第二处的开关72,所述第一处和第二处的入口开关72经供浆管道分别连接至所述供浆泵2和所述备用供浆泵4,所述供浆泵2和所述备用供浆泵4通过供浆管道分别螺纹连接到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三通管71,所述两处三通管71的第二端螺纹螺纹连接三通阀门74,所述三通阀门74的第三端通过供浆管道连接至保护器1,所述保护器1的另一侧通过供浆管道连接所述制浆池3,所述三通管71的第三端通过供浆管道连接出口阀门73,所述出口阀门通过供浆管道连接雾化反应塔5,达到降低供浆泵2和备用供浆泵4关机时压强造成轴承损坏目的,同时还达到了将供浆管内倒流的浆液导入制浆池3的目的。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器1包括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以及活塞体13,所述第一管体11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管体12上,所述第二管体12内侧设置有活塞体13,所述第一管体11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111,所述第二管体12管壁之间的所述第一管体11设置有挡板口112,所述第一管体11靠近所述第二管体12内壁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113,所述第二管体12的下部设置有导航管123,所述导航管1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管体11的一侧,所述第一管体11的另一侧焊接有活塞筒122,所述活塞筒122内设置有活塞体13,所述活塞体13的的上部设置有活塞131,所述活塞131一面连接有挡板132,所述活塞131与所述挡板132之间设置有通孔134,所述挡板另一端设置有刻度135,所述刻度135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浆泵切换装置,器包括制浆池(3)、过滤器(6)、供浆泵(2)、备用供浆泵(4)、保护器(1)以及雾化反应塔(5),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浆池(3)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过滤器(6)和所述保护器(1),所述过滤器(6)另一侧设置有三通管(71),所述三通管(71)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经过入口开关(72)后分别连接供浆泵(2)和备用供浆泵(4),所述供浆泵(2)和所述备用供浆泵(4)分别连接到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三通管(71),所述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三通管(71)的第二接口均连接三通阀门(74),所述三通阀门(74)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保护器(1),所述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三通管(71)的第三接口分别连接出口阀门(73),所述出口阀门(73)连接雾化反应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浆泵切换装置,器包括制浆池(3)、过滤器(6)、供浆泵(2)、备用供浆泵(4)、保护器(1)以及雾化反应塔(5),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浆池(3)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过滤器(6)和所述保护器(1),所述过滤器(6)另一侧设置有三通管(71),所述三通管(71)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经过入口开关(72)后分别连接供浆泵(2)和备用供浆泵(4),所述供浆泵(2)和所述备用供浆泵(4)分别连接到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三通管(71),所述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三通管(71)的第二接口均连接三通阀门(74),所述三通阀门(74)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保护器(1),所述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三通管(71)的第三接口分别连接出口阀门(73),所述出口阀门(73)连接雾化反应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浆泵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1)包括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以及活塞体(13),所述第一管体(11)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管体(12)上,所述第二管体(12)内侧设置有活塞体(13),所述第一管体(11)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111),所述第二管体(12)管壁之间的所述第一管体(11)设置有挡板口(112),所述第一管体(11)靠近所述第二管体(12)内壁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113),所述第二管体(12)的下部设置有导航管(123),所述导航管(1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管体(11)的一侧,所述第一管体(11)的另一侧焊接有活塞筒(122),所述活塞筒(122)内设置有活塞体(13),所述活塞体(13)的上部设置有活塞(131),所述活塞(131)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君郭寅寅贾继武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城乡再生能源萧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