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01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包括木板基材,所述木板基材的上下表面依次对称设置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面漆层、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底漆层。所述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在表面设置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的基础上,在所述底漆层和面漆层之间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使得所述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的抗菌防霉抗病毒性能大大提升,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99%以上,防霉等级0级,对H1N1和H3N2流感病毒的抗病毒率达到99%以上;此外,内外结合的第一、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具有抗菌防霉抗病毒持久、高效的功能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医院、学校、办公室、家居、餐厅、商场等场所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
本技术属于实木门窗
,涉及一种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
技术介绍
木门指的是采用天然原木或者实木集成材制作而成的门,选用的名贵木材包括胡桃木、柚木、红橡、水曲柳、沙比利等。木门一般经过烘干、下料、刨光、开榫、打眼、高速铣形、组装、打磨、上油漆等多道工序科学加工而成,经加工后的成品木门具有不变形、耐腐蚀、无裂纹及隔热保温等特点。目前,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自身居住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抗菌、防霉、抗病毒、健康、环保等功能型绿色建筑材料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功能型建材进行装修使用。室内、酒店、公共区域等场所使用的木门,在保证其美观性装饰作用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木门极易吸附空气中的粉尘、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人们如果长期与之接触,就会危害自身健康,尤其是酒店、公共区域等场所的木门,由于接触人群多且复杂,更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此外,木门可以作为虫类生存繁殖的场所,存在虫害危害的风险,例如新闻多次曝出的木门长虫等问题。木门一旦发生虫害问题,很难达到根治效果,影响居住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同时,木门还有发霉的风险,尤其像南方空气潮湿的环境,室内厨房、卫生间等经常接触水的区域,水汽会被木门吸收,容易产生发霉的现象。在冷暖温差和梅雨季节湿气较重的时候,也会导致室内水汽增多,在木门上凝结水滴,进而导致木门发霉。然而,现有的木门一般是在表面涂覆一层抗菌防霉层,不仅抗菌防霉性能一般,还没有设置抗病毒功能,无法满足人们抗病毒的需求。CN108909069A公开了一种防水抗菌实木门,所述的防水抗菌实木门包括门芯本体、防水薄膜涂层、抗菌薄膜层,其中,所述的门芯本体为基材层,与所述的抗菌薄膜层相粘合,且置于防水薄膜涂层的下表层,所述的抗菌膜层与防水薄膜层相互粘合,所述的门芯本体、防水薄膜涂层、抗菌薄膜层通过胶粘剂粘合为一体。所述防水抗菌实木门仅在表层设置了抗菌薄膜层,不仅抗菌防霉性能一般,还没有设置抗病毒功能,无法满足人们抗病毒的需求;CN109694600A公开了一种防霉木门,包括实木基板、涂布在所述实木基板表面的蜡层和涂在所述蜡层外侧的防霉涂层。所述防霉木门虽然可以通过设置防霉涂层,防止木门因湿度和温差过大而变形、开缝,甚至发霉,但是仅在表层设置了防霉涂层,不仅抗菌防霉性能一般,还没有设置抗病毒功能,无法满足人们抗病毒的需求;CN110159148A公开了一种防潮抗菌效果好的木门,包括前面板、后面板、侧封边、侧边条、端边条,及由侧封边、侧边条和端边条连接形成的内部框架;所述前面板包括有瓦楞纸板,及设置在瓦楞纸板上方的装饰层,所述瓦楞纸板包括有上层纸板,及设置在上层纸板下方的、且与上层纸板平行设置的下层纸板,及垂直设置在于上层纸板和下层纸板之间的、并呈蜂窝状均匀分布的中间纸芯,所述装饰层为三聚氰胺板,所述装饰层的表面涂覆有抗菌漆料。所述防潮抗菌效果好的木门仅在表层涂覆有抗菌漆料,不仅抗菌防霉性能一般,还没有设置抗病毒功能,无法满足人们抗病毒的需求;CN110484124A公开了一种抗菌木门,其包括木门基材和涂覆在所述木门基材的全部表面上的底漆层以及涂覆于所述底漆层上的面漆层,所述面漆层包含抗菌剂水溶液。所述抗菌木门仅在面漆层中包含抗菌剂,即仅在表层设置了抗菌层,不仅抗菌防霉性能一般,还没有设置抗病毒功能,无法满足人们抗病毒的需求。因此,如何抑制或灭杀木门上产生的细菌、霉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成为了一个关乎生命健康的重要议题,亟需开发一种行之有效的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所述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在表面设置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的基础上,在底漆层和面漆层之间进一步设置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使得所述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的抗菌防霉抗病毒性能大大提升,具有抗菌防霉抗病毒性能持久、高效的功能特点。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包括木板基材,所述木板基材的上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面漆层、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底漆层;所述木板基材的下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底漆层、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面漆层、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本技术所述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在所述面漆层与空气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同时在所述底漆层和面漆层之间设置所述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增强了所述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的抗菌防霉抗病毒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到99%以上,防霉等级0级,对H1N1和H3N2流感病毒的抗病毒率达到99%以上;此外,内外结合的第一、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具有抗菌防霉抗病毒持久、高效的功能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医院、学校、办公室、家居、餐厅、商场等场所中。以下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包括第三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位于所述木板基材和底漆层之间。本技术所述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在木板基材的上下表面对称设置三层抗菌防霉抗病毒层,由木板基材表面向外的方向依次为第三、第二、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可以充分保证木门的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性能,使得抗菌防霉抗病毒性能更加持久、高效。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为天然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无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或有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本技术所述天然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中包括壳聚糖、甲壳素、桧柏或艾蒿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天然物质作为抗菌防霉抗病毒剂。本技术所述无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中包括金属离子负载的沸石抗菌剂、可溶性玻璃抗菌剂、粘土抗菌剂、硅胶抗菌剂、氧化锌晶须、二氧化钛、钨酸铋或纳米银溶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所述金属离子负载的沸石抗菌剂中金属离子包括银、铜、锌、钛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现有技术中的无机物质作为抗菌防霉抗病毒剂。本技术所述有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中包括季铵盐类、季膦盐类、双胍类、醇类、酚类、有机胺类、吡啶类或异噻唑啉酮类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现有技术中的有机物质作为抗菌防霉抗病毒剂。本技术所述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中的抗菌防霉抗病毒剂也可以为无机/有机复合型、无机/天然复合型或有机/天然复合型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现有技术中的抗菌防霉抗病毒剂。本技术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抗菌防霉抗病毒层可以同为天然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无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或有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菌防霉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板基材,所述木板基材的上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面漆层、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底漆层;/n所述木板基材的下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底漆层、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面漆层、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板基材,所述木板基材的上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面漆层、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底漆层;
所述木板基材的下表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底漆层、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面漆层、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包括第三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位于所述木板基材和底漆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为天然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无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或有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
所述第二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为天然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无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或有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
所述第三抗菌防霉抗病毒层为天然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无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或有机抗菌防霉抗病毒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防霉抗病毒木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川于红光王斐
申请(专利权)人:同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