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863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其中,包括若干个充气骨架,设置在若干个充气骨架之间的挡雨篷,以及相互平行设置在挡雨篷内侧的若干个支撑管;充所骨架包括相互平行,相对应设置在挡雨篷两端的两个纵向充气骨架,以及位于两个纵向充气骨架之间,与两个纵向充气骨架相互垂直的若干个横向充气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挡雨范围全面、结构简单轻盈、拆装方便、可加快工程施工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
技术介绍
日常户外施工中,天气如下雨等天气影响常常致使工程施工停滞,需要在雨后才能正常施工。工程成本价格在等雨的时间内逐步增高,这种影响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更为明显,造成的损失在工程结算时少至几万,多至百万。应用于施工的挡雨装置多有周转棚,挡雨棚等设备,主要以钢结构作为骨架,施工安拆速度慢,且只能适用于某些需做好固定防雨装置的位置,不适用于工作面移动的工程使用。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雨范围全面、结构简单轻盈、拆装方便、可加快工程施工进程的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装置实现的:一种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其中,包括若干个充气骨架,设置在若干个所述充气骨架之间的挡雨篷,优选的,所述挡雨篷的材质设置为防雨用布料,耐用性高,韧性好,可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挡雨篷内侧的若干个支撑管,充气骨架的气压式铺展,实现对挡雨篷的支撑;所述充所骨架包括相互平行,相对应设置在所述挡雨篷两端的两个纵向充气骨架,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纵向充气骨架之间,与两个所述纵向充气骨架相互垂直的若干个横向充气骨架,优选的,所述横向充气骨架与所述纵向充气骨架之间不连通且不接触,以保持各自的形变,使用时,当基坑深且基坑地平面无突出结构时,可将两个纵向充气骨架直接铺于基坑两侧地面,用地锚等工具固定,实现对基坑内作业区间的挡雨。<br>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挡雨篷内设有预留空洞,所述充气骨架穿设于所述预留空洞内,提高整体强度。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充气骨架设置为三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设置为橡胶层、缠纱层和光滑层,橡胶层可以保证充气骨架进行弹性变形,缠纱层可以防止充气骨架过度变形,同时调整充气骨架的整体弯曲度,所述充气骨架的三层结构通过胶水固定。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支撑管与所述纵向充气骨架相互平行。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支撑管包括分别靠近两个所述纵向充气骨架的两个端部支撑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挡雨篷中部的若干个中部支撑管,分别对挡雨篷两端及中部进行加固支撑。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支撑管的材质设置为纤维增强材料,高强度低密度,可以方便拆装转移,同时装置顶部重量小,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坠落,同时,纤维增强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弯能力,保证装置的有效性。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支撑管由若干个支撑子管依次首尾相接构成,方便收纳。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支撑子管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拆装方便。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支撑管通过连接部与所述挡雨篷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挡雨篷一体成型,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横向充气骨架对应的所述挡雨篷的内侧面,优选的,所述连接部设置为开设预留孔的翻起部,所述支撑管穿设于所述预留孔内,或所述连接部设置为预留绑扎带,对所述支撑管进行绑扎连接。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挡雨篷内侧的若干个支撑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挡雨篷外侧面上,分别与若干个所述支撑组件相配合的若干组强力吸铁石,使用时,支撑组件可以对挡雨篷进行支撑,并通过强力吸铁石实现支撑组件与挡雨篷的紧固连接;当基坑内地平面存在突出结构时,可以通过支撑组件对挡雨篷等进行整体抬升;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套接在所述支撑杆外,且与所述支撑杆相互滑动配合的滑动筒,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相对应两侧的两个翼杆,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滑动筒相对应两侧,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翼杆中部的两个系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与所述滑动筒相配合的限位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底部的套筒,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杆,或调节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套筒与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连接;使用时,将滑动筒向上滑动,系杆可以将翼杆展开,至限位部件对滑动筒进行限位,支撑组件顶部与挡雨篷之间的有效支撑面积增加,使用完,先将滑动筒脱离限位部件的的限位,然后向下滑动,可以对支撑组件收回,方便收纳及转移;除此之外,使用过程中,支撑组件的下端部仅为支撑杆连接,占地面积小,避免妨碍施工作业。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每一组所述强力吸铁石包括与所述支撑杆顶面相配合的顶部强力吸铁石,以及与所述翼杆外侧面相配合的若干个翼部强力吸铁石,保证强力吸铁石与支撑组件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增加其两都对挡雨篷的固定效果。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限位部件设置为弹簧销,优选的,所述弹簧销的限位部位于所述支撑杆上端部,所述弹簧销的操作部位于所述支撑杆中部或下端部,方便操作,所述弹簧销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使用时,限位部顶面与滑动筒底面配合,实现对滑动筒的限位,按动操作部可解除限位部对滑动筒的限位作用。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限位部件还包括套接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位于所述弹簧销的限位部上方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底面与所述弹簧销的限位部顶面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所述滑动筒的长度,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滑动筒向上,影响支撑组件对挡雨篷的支撑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置充气骨架与挡雨篷相结合的结构,配合支撑管,可以通过充气骨架的气压式铺展,实现对挡雨篷的支撑,进而实现对挡雨篷下方空间的挡雨,作为基坑挡雨措施,具有更全面的挡雨范围,给予现场工人更灵活的施工作业空间;在端部及中部分别设置支撑管,可以进一步增加挡雨篷的强度;设置支撑管的材质为纤维增强材料,使装置具有更轻质的结构,且实现便捷拆装工序,更符合作业面移动的现场需要求,极大加快了雨季施工的工程进程;设置支撑组件,可以满足基坑内地平面存在突出结构时的使用需求;设置强力吸铁石,可以保证支撑组件与挡雨篷的紧固连接。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结构简单轻盈,拆装方便,适用于工作面周期性移动的工程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外观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充气骨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支撑组件与强力吸铁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充气骨架;1-a、横向充气骨架;1-b、纵向充气骨架;1-1、橡胶层;1-2、缠纱层;1-3、光滑层;2、挡雨篷;2-1、连接部;3、支撑组件;3-1、支撑杆;3-2、滑动筒;3-3、系杆;3-4、翼杆;3-5、套筒;3-6、弹簧销;3-7、限位环;4、支撑管;4-a、中部支撑管;4-b、端部支撑管;5、强力吸铁石;5-a、顶部强力吸铁石;5-b、翼部强力吸铁石。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是:一种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充气骨架(1),设置在若干个所述充气骨架(1)之间的挡雨篷(2),以及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挡雨篷(2)内侧的若干个支撑管(4);/n所述充所骨架(1)包括相互平行,相对应设置在所述挡雨篷(2)两端的两个纵向充气骨架(1-b),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纵向充气骨架(1-b)之间,与两个所述纵向充气骨架(1-b)相互垂直的若干个横向充气骨架(1-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充气骨架(1),设置在若干个所述充气骨架(1)之间的挡雨篷(2),以及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挡雨篷(2)内侧的若干个支撑管(4);
所述充所骨架(1)包括相互平行,相对应设置在所述挡雨篷(2)两端的两个纵向充气骨架(1-b),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纵向充气骨架(1-b)之间,与两个所述纵向充气骨架(1-b)相互垂直的若干个横向充气骨架(1-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篷(2)内设有预留空洞,所述充气骨架(1)穿设于所述预留空洞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骨架(1)设置为三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设置为橡胶层(1-1)、缠纱层(1-2)和光滑层(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4)与所述纵向充气骨架(1-b)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4)包括分别靠近两个所述纵向充气骨架(1-b)的两个端部支撑管(4-b),以及设置在所述挡雨篷(2)中部的若干个中部支撑管(4-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基坑防雨用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4)的材质设置为纤维增强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基坑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清马运新张旭段计伟崔言继亓祥成杨守兴陈小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