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永临结合的砼支撑与结构顶板合建体系
本技术属于地下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永临结合的砼支撑与结构顶板合建体系。
技术介绍
对于目前广泛建设的地下工程,基坑工程是各类大埋深、大空间、异型结构等地下建筑首选的空间构筑方式,为了有效应对基坑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周边构筑物安全,内支撑被广泛采用,主要是考虑到内支撑具有刚度大、抗变形能力强、工艺成熟等特点。当深大或异型基坑紧邻重要构筑物时,砼内支撑通常为首选方案。常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无论是砼支撑还是钢支撑,都作为临时结构考虑,待基坑开挖至坑底,主体结构回筑阶段,被陆续拆除,但砼支撑由于体量大,被切割的砼块质量大,在切割与吊运过程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现场施工费时费力。在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砼支撑的拆除与吊运已经成为制约工期、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砼支撑破除、切割与外运一般发生在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并达到养护龄期后进行,一般是基坑工程即将完工阶段,此时基坑内工序转换与步序衔接要求高,工期压力大,常规砼支撑仅作为临时构件考虑,已经严重制约了绿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永临结合的砼支撑与结构顶板合建体系,其特征在于:/n所述体系包括地下结构(4)、围护桩(1)、腰梁(12)和砼支撑(3);/n围护桩(1)位于地下结构(4)外侧,桩顶高于地下结构(4)顶板,桩底在地下结构(4)底板以下;/n围护桩(1)内侧设置有腰梁(12),桩顶设置冠梁(2),砼支撑(3)与腰梁(12)刚性连接、有效传力,砼支撑(3)位于地下结构(4)顶部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永临结合的砼支撑与结构顶板合建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系包括地下结构(4)、围护桩(1)、腰梁(12)和砼支撑(3);
围护桩(1)位于地下结构(4)外侧,桩顶高于地下结构(4)顶板,桩底在地下结构(4)底板以下;
围护桩(1)内侧设置有腰梁(12),桩顶设置冠梁(2),砼支撑(3)与腰梁(12)刚性连接、有效传力,砼支撑(3)位于地下结构(4)顶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临结合的砼支撑与结构顶板合建体系,其特征在于:
地下结构(4)包括结构顶板(5)、结构中板、结构底板、结构侧墙和结构中立柱,围护桩(1)位于地下结构(4)外侧四周,腰梁(12)和砼支撑(3)位于结构顶板(5)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永临结合的砼支撑与结构顶板合建体系,其特征在于:
围护桩(1)顶部设置有桩顶冠梁(2),围护桩(1)与冠梁(2)之间通过植筋或预留筋有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永临结合的砼支撑与结构顶板合建体系,其特征在于:
腰梁(12)位于围护桩(1)内侧,通过植筋连接;腰梁(12)内侧预留受力钢筋或预埋钢筋接驳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永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仁,廖晖,张庆闯,李谈,喻忠,吕海军,赵亚军,段建锋,许红春,刘彤,张毓斌,查家宏,王维,马琳琳,王文彬,王耀辉,陈新平,孟宪全,黄彦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