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安全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83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安全护栏,包括立柱和槽板;所述立柱至少为两个,立柱的下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槽板包括与立柱下端固定的第一槽板和与立柱上端固定的第二槽板;所述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之间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百叶窗,百叶窗的下端与第一槽板固定,百叶窗的上端与第二槽板固定;所述的两组百叶窗之间设置有消音层,消音层由多个消音单体堆叠组成;所述消音单体采用消音材料,消音单体包括基部和对称地设置在基部两侧的劈部;所述立柱与百叶窗之间设置有侧封板,侧封板的下端与第一槽板固定,侧封板的上端与第二槽板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道路上的噪声,对治理城市噪声污染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安全护栏
本技术涉及道路安全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安全护栏。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较为普及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机动车辆数目的迅速增加,使得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源,其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造成干扰。交通噪声包括鸣笛声、发动机的运行声、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噪声等,而其中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产生的噪声又是主要的噪声源,在雨天时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摩擦产生的噪声将更大。现有的市政道路中央使用的一般都是最普通的防护栏,只能起到隔离车辆的作用,并不能有效的吸收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发出的噪音。一些厂家也已经设计研发了具有降噪功能的安全护栏,但是当噪声声波传到此类护栏后反射现象较为严重,人们还是能够听到相当多的反射过来的噪音,由于降噪效果不明显,该类护栏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地吸收道路噪音的道路安全护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安全护栏,包括立柱和槽板;所述立柱至少为两个,立柱的下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槽板包括与立柱下端固定的第一槽板和与立柱上端固定的第二槽板;所述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之间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百叶窗,百叶窗的下端与第一槽板固定,百叶窗的上端与第二槽板固定;所述的两组百叶窗之间设置有消音层,消音层由多个消音单体堆叠组成;所述消音单体采用消音材料,消音单体包括基部和对称地设置在基部两侧的劈部;所述立柱与百叶窗之间设置有侧封板,侧封板的下端与第一槽板固定,侧封板的上端与第二槽板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槽板的一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卡槽;所述百叶窗包括边框和设置在边框内的多个叶板,所述边框卡设在卡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叶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20度,小于45度;每个叶板32下端的厚度不大于1mm。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单体与百叶窗之间设置有采用多孔材料的防尘层。进一步的,所述的两组百叶窗之间设置有多根穿条,穿条的下端与第一槽板连接,穿条的上端与第二槽板连接;所述消音单体的基部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基部上下端面的穿孔,穿孔沿着消音单体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排布;所述穿条插入穿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消音材料为玻璃棉、岩棉、矿渣棉、合成树脂纤维、棉聚氨酯吸声泡沫塑料中的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声波入射到护栏后经叶板反射进入护栏内部,只有很少一部分声波会反射到护栏外侧,而声波穿过防尘层进入护栏内部后将会被消音层完全吸收,道路上的行人或者驾驶员几乎不会听到对向来车所产生的噪音,同时汽车驾驶员所听到的护栏反射过来的噪声也将大量减少,道路上的行人或者驾驶员所听到的噪声量将会减少近一半,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道路上的噪声,对治理城市噪声污染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将有利于本技术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视图;图5是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消音单体的结构图;图7是图6中沿C-C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图中:1、立柱;2、第一槽板;21、卡槽;3、百叶窗;31、边框;32、叶板;4、消音层;41、消音单体;411、基部;412、劈部;413、穿孔;5、防尘层;6、第二槽板;7、侧封板;8、穿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安全护栏,包括立柱1和槽板;所述立柱1至少为两个,立柱1的下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槽板包括与立柱1下端固定的第一槽板2和与立柱1上端固定的第二槽板6,槽板与立柱1之间可以利用螺栓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槽板2和第二槽板6之间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百叶窗3,百叶窗3的下端与第一槽板2固定,百叶窗3的上端与第二槽板6固定;所述的两组百叶窗3之间设置有消音层4,消音层4由多个消音单体41堆叠组成;所述消音单体41采用消音材料,消音单体41包括基部411和对称地设置在基部411两侧的劈部412,基部411和劈部412一体成型;所述立柱1与百叶窗3之间设置有侧封板7,侧封板7的下端与第一槽板2固定,侧封板7的上端与第二槽板6固定;参见图1所示,侧封板7与百叶窗3的左右两侧边框31密封连接,侧封板7用于防止杂物或者雨水进入护栏内部。本技术中,所述槽板的一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卡槽21;所述百叶窗3包括边框31和设置在边框31内的多个叶板32,所述边框31卡设在卡槽21内。在下雨时,百叶窗3上的叶板32可以防止雨水进入护栏内部,防止护栏内部的消音层4被雨水打湿;此外叶板32也可以使传播到护栏上的轮胎噪声声波反射进护栏的内部,随后由护栏内部的消音层4将噪声吸收。为了防止传播到护栏上的噪声声波向护栏的外部反射,确保传播到护栏上的噪声能够尽可能多地反射进护栏的内部,所述叶板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图5中的角a)小于45度,每个叶板32下端的厚度(图5中所示的b)不大于1mm;同时为了防止雨水流入护栏的内部,叶板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图5中的角a)还应大于20度。本技术中,所述消音单体41与百叶窗3之间设置有采用多孔材料的防尘层5,防尘层5可以是窗纱或者厚度为1~2mm的粗孔海绵。防尘层5可以防止杂物进入护栏内部,避免杂物附着在消音单体41的表面,从而延长消音单体41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所述的两组百叶窗3之间设置有多根穿条8,穿条8可以为不锈钢材质;穿条8的下端与第一槽板2连接,穿条8的上端与第二槽板6连接;所述消音单体41的基部411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基部411上下端面的穿孔413,穿孔413沿着消音单体41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排布;所述穿孔413和穿条8均可以为图6中所示的长条形,穿条8插入穿孔413内。设置的长条可以方便消音单体41的安装,同时确保消音单体41堆叠之后齐整。本技术中,所述消音材料可以为玻璃棉、岩棉、矿渣棉、合成树脂纤维、棉聚氨酯吸声泡沫塑料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可以取代城市道路中间传统的安全护栏,将其安装在道路双黄线内,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声波入射到护栏后经叶板32反射进入护栏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槽板;所述立柱至少为两个,立柱的下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槽板包括与立柱下端固定的第一槽板和与立柱上端固定的第二槽板;所述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之间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百叶窗,百叶窗的下端与第一槽板固定,百叶窗的上端与第二槽板固定;所述的两组百叶窗之间设置有消音层,消音层由多个消音单体堆叠组成;所述消音单体采用消音材料,消音单体包括基部和对称地设置在基部两侧的劈部;所述立柱与百叶窗之间设置有侧封板,侧封板的下端与第一槽板固定,侧封板的上端与第二槽板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槽板;所述立柱至少为两个,立柱的下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槽板包括与立柱下端固定的第一槽板和与立柱上端固定的第二槽板;所述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之间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百叶窗,百叶窗的下端与第一槽板固定,百叶窗的上端与第二槽板固定;所述的两组百叶窗之间设置有消音层,消音层由多个消音单体堆叠组成;所述消音单体采用消音材料,消音单体包括基部和对称地设置在基部两侧的劈部;所述立柱与百叶窗之间设置有侧封板,侧封板的下端与第一槽板固定,侧封板的上端与第二槽板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板的一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卡槽;所述百叶窗包括边框和设置在边框内的多个叶板,所述边框卡设在卡槽内。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红亮冯大帅李伟袁冬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兰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