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强度外墙保温玻璃纤维机织布的拉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71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强度外墙保温玻璃纤维机织布的拉丝设备,包括炉腔、加热电极、倒锥腔体、二次加热组件、漏板、保温隔热组件、通管,加热电极安装在炉腔内部两侧,加热电极外接有导电棒,加热电极下方安装有陶瓷网体,二次加热组件安装在陶瓷网体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陶瓷网体下方设置二次加热组件,二次加热组件内部设置有锥台型加热腔,对物料进行二次加热,防止物料未充分加热,导致物料未完全溶解,积聚在漏板处,使得玻璃丝拉丝受阻,并且在通管内部设置有扇叶,在液体自流的情况下,带动扇叶转动,使得加热后的液体充分混和,保证液体各部分温度均匀,同时外部设置有保温隔热组件,防止热量的散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强度外墙保温玻璃纤维机织布的拉丝设备
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生产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强度外墙保温玻璃纤维机织布的拉丝设备。
技术介绍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由于玻璃的熔点高,而现有的玻璃纤维拉丝设备加热过程中,易导致玻璃原材料未完全融化,通过流道汇集在漏板处,导致漏板上开设的用于拉丝的孔堵塞,从而导致拉丝工序受阻,并且由于玻璃原材料溶解的温度需要很高,而炉体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热交换,易导致外界环境急剧升温,使得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并且热量的散失导致能源的白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高强度外墙保温玻璃纤维机织布的拉丝设备,通过二次加热组件内部设置的加热腔,加热腔底部直径小于流液槽直径,保证原材料的加热完全,同时通过液体自流带动扇叶旋转,使得液体各部分温度均匀混合,保证拉丝质量,并且外侧设置保温隔热组件,防止热量的流失。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高强度外墙保温玻璃纤维机织布的拉丝设备,包括炉腔、加热电极、倒锥腔体、二次加热组件、漏板、保温隔热组件、通管,所述加热电极安装在所述炉腔内部两侧,所述加热电极外接有导电棒,所述加热电极下方安装有陶瓷网体,所述二次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陶瓷网体下方,所述通管安装在所述炉腔下端,所述倒锥腔体安装在所述通管下端,所述漏板安装在所述倒锥腔体下端,所述漏板内部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流液槽,所述炉腔、通管、倒锥腔体外侧均安装所述保温隔热组件,所述炉腔上端还开设有用于加料的漏斗。优选的,所述二次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块,所述电加热块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上下贯穿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呈上宽下窄的锥台型,所述加热腔底部直径小于流液槽的直径。优选的,所述保温隔热组件包括第一隔热保温材料、真空层、第二隔热保温材料,所述第一隔热保温材料、真空层、第二隔热保温材料由外向内依次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保温材料与第二隔热保温材料均采用纳米微孔隔热材料。优选的,所述通管内部可转动安装有扇叶。本技术中,通过在陶瓷网体下方设置二次加热组件,二次加热组件内部设置有锥台型加热腔,对物料进行二次加热,防止物料未充分加热,导致物料未完全溶解,积聚在漏板处,使得玻璃丝拉丝受阻,并且在通管内部设置有扇叶,在液体自流的情况下,带动扇叶转动,使得加热后的液体充分混和,保证液体各部分温度均匀,提升拉丝质量,同时外部设置有保温隔热组件,防止热量的散失,节省能源,并且防止炉体频繁与外界产生热交换,导致操作人员工作环境温度过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强度外墙保温玻璃纤维机织布的拉丝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二次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保温隔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腔、2-漏斗、3-加热电极、4-二次加热组件、5-扇叶、6-倒锥腔体、7-玻璃丝、8-流液槽、9-漏板、10-保温隔热组件、11-通管、12-陶瓷网体、13-导电棒、41-加热腔、42-电加热块、101-第一隔热保温材料、102-真空层、103-第二隔热保温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一种用于高强度外墙保温玻璃纤维机织布的拉丝设备,包括炉腔1、加热电极3、倒锥腔体6、二次加热组件4、漏板9、保温隔热组件10、通管11,加热电极3安装在炉腔1内部两侧,加热电极3外接有导电棒13,加热电极3下方安装有陶瓷网体12,二次加热组件4安装在陶瓷网体12下方,通管11安装在炉腔1下端,倒锥腔体6安装在通管11下端,漏板9安装在倒锥腔体6下端,漏板9内部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流液槽8,炉腔1、通管11、倒锥腔体6外侧均安装保温隔热组件10,炉腔1上端还开设有用于加料的漏斗2;二次加热组件4包括电加热块42,电加热块42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上下贯穿的加热腔41,加热腔41呈上宽下窄的锥台型,加热腔41底部直径小于流液槽8的直径;保温隔热组件10包括第一隔热保温材料101、真空层102、第二隔热保温材料103,第一隔热保温材料101、真空层102、第二隔热保温材料103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第一隔热保温材料101与第二隔热保温材料103均采用纳米微孔隔热材料;通管11内部可转动安装有扇叶5。工作时,将原材料由漏斗2中加入到炉腔1中,打开加热电极3、电加热块42电源,加热电极3对原材料进行加热,溶解后的原材料由液体流道流入到加热腔41内部进行持续加热,溶解后进入到通管11内部,通管11内部的扇叶5在流体的作用下旋转,带动液体充分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强度外墙保温玻璃纤维机织布的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腔、加热电极、倒锥腔体、二次加热组件、漏板、保温隔热组件、通管,所述加热电极安装在所述炉腔内部两侧,所述加热电极外接有导电棒,所述加热电极下方安装有陶瓷网体,所述二次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陶瓷网体下方,所述通管安装在所述炉腔下端,所述倒锥腔体安装在所述通管下端,所述漏板安装在所述倒锥腔体下端,所述漏板内部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流液槽,所述炉腔、通管、倒锥腔体外侧均安装所述保温隔热组件,所述炉腔上端还开设有用于加料的漏斗;所述二次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块,所述电加热块内部均匀开设有多组上下贯穿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呈上宽下窄的锥台型,所述加热腔底部直径小于流液槽的直径;所述通管内部可转动安装有扇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强度外墙保温玻璃纤维机织布的拉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腔、加热电极、倒锥腔体、二次加热组件、漏板、保温隔热组件、通管,所述加热电极安装在所述炉腔内部两侧,所述加热电极外接有导电棒,所述加热电极下方安装有陶瓷网体,所述二次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陶瓷网体下方,所述通管安装在所述炉腔下端,所述倒锥腔体安装在所述通管下端,所述漏板安装在所述倒锥腔体下端,所述漏板内部开设有上下贯穿的流液槽,所述炉腔、通管、倒锥腔体外侧均安装所述保温隔热组件,所述炉腔上端还开设有用于加料的漏斗;所述二次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块,所述电加热块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黄良谢钧任吴燕钱银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燕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