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302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上部设置有信号指示灯,所述显示屏的下部设置有磁卡感应器和若干个按键,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遮雨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防雷装置,所述避雷针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灭火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方便使用的优点,延长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能够自动防雷断电,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缺乏防雷保护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充电桩具有防雷保护的技术效果,有利于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
技术介绍
伴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充电桩行业迎来了史上最大的风口,被众多投资者追捧着,加码跃入充电行业大潮,充电桩行业潜力无限,就犹如站在风口上一样,机遇与挑战并存。每年全球会发生数十亿次的雷击。如果雷击邻近发生,就会频繁地造成建筑物及基础设施被破坏。如果当邻近雷击发生时,电动汽车正在充电,极有可能造成电动车损坏。这是因为电动车的常规介电强度仅达到2500V,但当雷击发生时,会产生20倍于此的高电压。电动汽车产业需要相应的保护措施来确保基础设施不受损坏。若要电动汽车停放一段时间的充电桩尤其需要保护措施,例如在家或工作场所。电动车越来越多地获得人们的认可。但由于投资费用依然居高不下,使人们无法进行消费。然而,这种情况也会随着原油短缺的增加及自动化技术的成熟而改变。在现有技术中,充电桩设置在露天场所,没有足够的防雷措施在雷暴天气中会导致充电桩的损坏,且损坏后拆卸维修困难,户外供电线路是很容易遭受感应雷浪涌的冲击。如果当邻近雷击发生时,正在使用充电桩,极有可能造成电动车损坏,甚至发生火灾,降低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者的经济成本,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上部设置有信号指示灯3,所述显示屏2的下部设置有磁卡感应器4和若干个按键5,所述磁卡感应器4的下部设置有散热孔18,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遮雨装置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枪8,所述充电枪8通过充电线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一侧设置有柜门9,所述柜门9通过合页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10,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报警装置11,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遮雨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防雷装置13,所述防雷装置13包括避雷针14和绝缘装置15,所述避雷针14设置在绝缘装置15的内部,所述避雷针14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灭火装置17。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枪8的下部设置有电枪挂扣,所述充电枪8上包裹有电枪保护套。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2、信号指示灯3、磁卡感应器4、按键5、充电枪8、报警装置11、温度传感器12、灭火装置17和防雷装置13分别与控制装置10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17为CO2灭火气瓶。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线上包裹有保护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具有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方便使用的优点,通过设置防雷装置,提高充电桩本体的防雷效果和安全性,能够保护充电桩本体,通过在避雷针的底部设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避雷针升降移动,结构简单,避雷针易收纳伸出,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缺乏防雷保护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充电桩具有防雷保护的技术效果,避免被雷击中,导致充电桩的损坏,更会连着充电线对充电汽车造成破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的防雷装置结构示意图;1、充电桩本体;2、显示屏;3、信号指示灯;4、磁卡感应器;5、按键;6、遮雨装置;7、底座;8、充电枪;9、柜门;10、控制装置;11、报警装置;12、温度传感器;13、防雷装置;14、避雷针;15、绝缘装置;16、驱动装置;17、灭火装置;18、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上部设置有信号指示灯3,所述显示屏2的下部设置有磁卡感应器4和若干个按键5,所述磁卡感应器4的下部设置有散热孔18,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遮雨装置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枪8,所述充电枪8通过充电线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一侧设置有柜门9,所述柜门9通过合页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10,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报警装置11,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遮雨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防雷装置13,所述防雷装置13包括避雷针14和绝缘装置15,所述避雷针14设置在绝缘装置15的内部,所述避雷针14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灭火装置17,所述充电枪8的下部设置有电枪挂扣,所述充电枪8上包裹有电枪保护套,所述显示屏2、信号指示灯3、磁卡感应器4、按键5、充电枪8、报警装置11、温度传感器12、灭火装置17和防雷装置13分别与控制装置10连接,所述灭火装置17为CO2灭火气瓶,所述充电线上包裹有保护套。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上部设置有信号指示灯3,所述显示屏2的下部设置有磁卡感应器4和若干个按键5,所述磁卡感应器4的下部设置有散热孔18,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遮雨装置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枪8,所述充电枪8通过充电线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一侧设置有柜门9,所述柜门9通过合页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10,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报警装置11,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遮雨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防雷装置13,所述防雷装置13包括避雷针14和绝缘装置15,所述避雷针14设置在绝缘装置15的内部,所述避雷针14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灭火装置17,所述充电枪8的下部设置有电枪挂扣,所述充电枪8上包裹有电枪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上部设置有信号指示灯(3),所述显示屏(2)的下部设置有磁卡感应器(4)和若干个按键(5),所述磁卡感应器(4)的下部设置有散热孔(18),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遮雨装置(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枪(8),所述充电枪(8)通过充电线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一侧设置有柜门(9),所述柜门(9)通过合页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10),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报警装置(11),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遮雨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防雷装置(13),所述防雷装置(13)包括避雷针(14)和绝缘装置(15),所述避雷针(14)设置在绝缘装置(15)的内部,所述避雷针(14)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灭火装置(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升降避雷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2),所述显示屏(2)的上部设置有信号指示灯(3),所述显示屏(2)的下部设置有磁卡感应器(4)和若干个按键(5),所述磁卡感应器(4)的下部设置有散热孔(18),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遮雨装置(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枪(8),所述充电枪(8)通过充电线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一侧设置有柜门(9),所述柜门(9)通过合页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10),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报警装置(11),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遮雨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防雷装置(13),所述防雷装置(13)包括避雷针(14)和绝缘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祝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