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涂布机的预热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759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卷材生产领域的用于涂布机的预热辊,其结构包括加热装置和若干平行错落设置的预热辊,加热装置用于实现对预热辊的加热温控操作,则预热辊组合形成异形结构的膜通路,所述膜通路的两端分别朝向涂布机和烘箱,加工膜通过膜通路实现与预热辊的圆周表面的接触,所述预热辊随加工膜的移动进行旋转操作。该预热辊设置,在利用预热辊对加工膜传送操作的同时可利用加热装置实现对加工膜的操作,从而降低了加工膜与烘箱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进而减少了加工膜在由冷热收缩引起的表面褶皱。此外通过预热辊进行预热操作可提升膜面温度,使其硅油反应固化提高,产品残余黏着力指标提升,进而减少了硅转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涂布机的预热辊
本技术涉及卷材生产领域应用的用于涂布机的预热辊。
技术介绍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物的地下室、墙地面、墙身、屋顶、公路、隧道等诸多部位,为一种用于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可收纳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该防水卷材可以保障建筑物结构不受水的侵袭、内部空间不受水的危害,在防水工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PE防粘膜是运用在防水卷材上的一种离型材料,起到隔离保护自粘改性沥青的作用。PE防粘膜工艺先用三层共挤吹膜机生产出PE片状原膜,然后PE原膜通过涂布机涂布硅油,烘干反应后生产成PE防粘膜。但PE原膜当在涂布机进行硅油涂布时,由于汽油的挥发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加工膜的膜面温度下降。当通过烘箱时,烘箱温度比较高,从而导致加工膜的膜面温度迅速上升,从而造成膜面温差大,容易使其产生表面皱褶,使其表面外观不平整,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此外,硅油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但膜面温差大不能迅速达到硅油需要的固化温度,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容易造成硅油不能完全反应,从而降低产品的残余粘着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膜面加工质量的用于涂布机的预热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涂布机的预热辊,包括加热装置和若干平行错落设置的预热辊,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实现对预热辊的加热温控操作,所述预热辊组合形成S型用于加工膜通过的膜通路,所述膜通路的两端分别朝向涂布机和烘箱,所述加工膜通过膜通路实现与预热辊的圆周表面的接触,所述预热辊随加工膜的移动进行旋转操作。该预热辊装置设置于涂布机和烘箱之间,从而利用预热辊组合形成的膜通路实现对加工膜的传送操作。在应用过程中预热辊通过加热装置实现预热辊的表面升温操作,然后对于其表面接触的加工膜进行热传递即对其讲过膜进行升温操作,从而减少与加工膜与烘箱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提升产品加工质量,保证加工质量。进一步的是,所述预热辊实现相邻错落设置并形成“S”通路结构,所述膜通路斜设于相邻预热辊并实现对预热辊的外绕接触。进一步的是,所述预热辊为导热油加热。进一步的是,所述预热辊的外径范围为60~90厘米。进一步的是,所述预热辊的硬度为54~59HRC。进一步的是,所述预热辊的表面粗擦度为Ra≤0.01μm。进一步的是,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范围为50~8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预热辊装置设置,在利用预热辊对加工膜传送操作的同时,可利用加热装置实现对加工膜的操作,从而降低了加工膜与烘箱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进而减少了加工膜在由冷热收缩引起的表面褶皱;此外通过预热辊进行预热操作进而提升了膜面温度,使其硅油反应固化提高,产品残余黏着力指标提升,减少了硅转移现象;2、当加工膜的表面产生荡边现象时,预热辊装置加热膜面使其温度升高,并可利用预热辊给予加工膜一定的张力,拉平膜面,进而避免了加工膜过涂布头时打皱涂布上硅油的问题,进而为膜面外观和硅油固化操作提供了保障,继而提升了涂布生产速度;3、导热油加热装置的应用提升了温控效果,易于使预热辊的温差≤±1℃,从而使其预热辊升温平稳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预热辊和加工膜的相对连接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预热辊;11、安装端;2、加工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该预热辊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若干轴向平行且分设于加工膜2两侧的预热辊1。该预热辊1的数量可根据装置需求以及涂布机与烘箱之间的对应距离进行数量的设置以及相对位置的调整。该预热辊1应沿加工膜2对应的传送路径进行设置,则其预热辊1的轴线垂直于传送路径。预热辊1的轴线进行多平面的安装设置,则预热辊1的表面组合形成异形的膜通路,此时膜通路的两端分别朝向涂布机和烘箱。该预热辊1可如图1所示进行相邻错落设置,此时,该预热辊1可进行两个平行安装面的设置,则相邻预热辊1分设于两个安装面,并保证相邻预热辊1之间形成足够的膜通路,以保证加工膜2的传送质量,进而形成“S”型的膜通路结构。当膜通路斜设于相邻预热辊1之间并实现对预热辊的外绕操作,此时加工膜2绕过端部预热辊1的外表面,然后从与中间预热辊1的间隔通过并外绕至中间预热辊1的相对外表面,进而移动外绕于后一预热辊1,以此循环直至完成对应的传送操作。在传送过程中加工膜2与预热辊1的圆周表面相接触,为保证传送质量,该预热辊1可随加工膜2的传送操作实现同步转动。该预热辊1的相对距离可根据装置的应用需求进行设置,进而带动加工膜1进行分散操作,从而为其传送操作提供足够大的张力需求,进而提升了加工膜2分别与两端的涂布机和烘箱端部之间的张力,保证加工膜2的传送质量。为保证预热辊1与加工膜2的相对质量需求,该预热辊1的外径范围可设置为60~90厘米,硬度设置为54~59HRC。并将预热辊1的表面粗擦度为Ra小于或等于0.01μm,从而减少对加工膜2传送质量的影响。除上述设置方法,该预热辊1可进行相邻分组设置,如将预热辊1进行两两分组,则该组内的预热辊1为同平面的相邻设置,相邻组之间的进行错落分设。上述预热辊1两端的安装端11可统一安装于同一支架上,并于该支架上设置有对应的安装端位移限位件,从而保证预热辊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随安装端11与安装端位移限位件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调整,提升预热辊1的调整灵活性以及对应膜通路的结构稳定性。上述预热辊1的端部与加热装置相连接,进而通过加热装置对预热辊1进行表面升温操作以及温控操作。该加热装置与预热辊1可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也可通过导热油加热方式,工作人员可自行进行加热方式的调整应用。在工作过程中,该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范围可50~80℃,从而保证与烘箱配合关系有效实现。同时应保证预热辊1之间的温度均衡性,避免加工膜1的受热不均所造成的产品质量的下降。此外,该预热辊1的温度可沿涂布机朝向烘箱的方向进行温度递升设置。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涂布机的预热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和若干轴向平行且非同平面设置的预热辊(1),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实现对预热辊(1)的加热温控操作,所述预热辊(1)组合形成S型用于加工膜(2)通过的膜通路,所述膜通路的两端分别朝向涂布机和烘箱,所述加工膜(2)通过膜通路实现与预热辊(1)圆周表面的接触,所述预热辊(1)随加工卷材的移动进行旋转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涂布机的预热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和若干轴向平行且非同平面设置的预热辊(1),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实现对预热辊(1)的加热温控操作,所述预热辊(1)组合形成S型用于加工膜(2)通过的膜通路,所述膜通路的两端分别朝向涂布机和烘箱,所述加工膜(2)通过膜通路实现与预热辊(1)圆周表面的接触,所述预热辊(1)随加工卷材的移动进行旋转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涂布机的预热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辊(1)实现相邻错落设置并形成“S”通路结构,所述膜通路斜设于相邻预热辊(1)并实现对预热辊(1)的外绕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优珀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