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66167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包括罐体,罐体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进料口,罐体的上表面内凹有一个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内壁内凹有一个圆环槽圆环槽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圆块一,圆块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根竖杆,竖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圆块二,圆块二的大小与进料口的大小相符合,该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将聚氨酯发泡剂从两个进料口内放入顺着管道流入到圆环上,再通过竖管一流入到每个楔形块一及楔形块二内,通过将楔形块一及楔形块二的形状设计成楔形,再通过中间有一根竖管二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使聚氨酯发泡剂混合的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但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在搅拌和混合时都不充分,因此亟需一种具备混合充分及搅拌均匀的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具备混合充分及搅拌均匀等优点。(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进料口,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内凹有一个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壁内凹有一个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圆块一,所述圆块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根竖杆,所述竖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圆块二,所述圆块二的大小与进料口的大小相符合,所述罐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电机,所述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所述罐体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所述转轴从圆形通孔穿过,所述电机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与罐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圆环,所述圆环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楔形块一及楔形块二,所述楔形块一与楔形块二之间通过竖管二连接在一起,每块所述楔形块一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根竖管一,每根所述竖管一的上表面均与圆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每块所述楔形块二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根竖管三,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圆盘,每根所述竖管三的下表面均与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圆盘的侧表面等距均匀开设有漏料孔,所述圆盘的内壁等距开设有三条环形凹槽,所述圆盘的内部设置有一根转杆一。优选的,所述转杆一的侧表面上中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一组转杆二,每组所述转杆二的数量为三根。(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将聚氨酯发泡剂从两个进料口内放入顺着管道流入到圆环上,再通过竖管一流入到每个楔形块一及楔形块二内,通过将楔形块一及楔形块二的形状设计成楔形,再通过中间有一根竖管二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使聚氨酯发泡剂混合的更加充分。2、该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圆盘的侧表面等距均匀开设有漏料孔,圆盘的内壁等距开设有三条环形凹槽,圆盘的内部设置有一根转杆一,转杆一的侧表面上中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一组转杆二,每组转杆二的数量为三根,通过这样的方式,当电机旋转时带动转轴的旋转,转轴的旋转带动连接杆的旋转,连接杆的旋转带动圆盘的旋转,圆盘的旋转通过离心力使每根转杆二进行旋转,从而使搅拌更加充分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圆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11进料口、12圆形凹槽、13竖杆、14电机、2连接杆、21圆环、22短杆、23竖管一、24楔形块一、25竖管二、26楔形块二、3圆盘、31漏料孔、32环形凹槽、33转杆一、34转杆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进料口11,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内凹有一个圆形凹槽12,所述圆形凹槽12的内壁内凹有一个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圆块一,所述圆块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根竖杆13,所述竖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圆块二,所述圆块二的大小与进料口11的大小相符合,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所述转轴从圆形通孔穿过,所述电机14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与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圆环21,所述圆环21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侧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楔形块一24及楔形块二26,所述楔形块一24与楔形块二26之间通过竖管二25连接在一起,每块所述楔形块一2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根竖管一23,每根所述竖管一23的上表面均与圆环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每块所述楔形块二26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根竖管三27,所述连接杆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圆盘3,每根所述竖管三27的下表面均与圆盘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圆盘3的侧表面等距均匀开设有漏料孔31,所述圆盘3的内壁等距开设有三条环形凹槽32,所述圆盘3的内部设置有一根转杆一33,所述转杆一33的侧表面上中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一组转杆二34,每组所述转杆二34的数量为三根。在使用时,第一步:将聚氨酯发泡剂从两个进料口11内放入顺着管道流入到圆环21上,再通过竖管一23流入到每个楔形块一24及楔形块二26内,通过将楔形块一24及楔形块二26的形状设计成楔形,再通过中间有一根竖管二25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使聚氨酯发泡剂混合的更加充分。第二步:圆盘3的侧表面等距均匀开设有漏料孔31,圆盘3的内壁等距开设有三条环形凹槽32,圆盘3的内部设置有一根转杆一33,转杆一33的侧表面上中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一组转杆二34,每组转杆二34的数量为三根,通过这样的方式,当电机旋转时带动转轴的旋转,转轴的旋转带动连接杆2的旋转,连接杆2的旋转带动圆盘3的旋转,圆盘3的旋转通过离心力使每根转杆二34进行旋转,从而使搅拌更加充分均匀。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进料口(11),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内凹有一个圆形凹槽(12),所述圆形凹槽(12)的内壁内凹有一个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圆块一,所述圆块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根竖杆(13),所述竖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圆块二,所述圆块二的大小与进料口(11)的大小相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所述转轴从圆形通孔穿过,所述电机(14)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与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圆环(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进料口(11),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内凹有一个圆形凹槽(12),所述圆形凹槽(12)的内壁内凹有一个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圆块一,所述圆块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根竖杆(13),所述竖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圆块二,所述圆块二的大小与进料口(11)的大小相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根转轴,所述罐体(1)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所述转轴从圆形通孔穿过,所述电机(14)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与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圆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剂配方调试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21)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侧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楔形块一(24)及楔形块二(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再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升祥盈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