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用酸液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64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用酸液搅拌器,包括注液搅拌装置和震动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震动排气处理装置的顶部,且所述注液搅拌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用于将经过搅拌的酸液漏入到所述震动排气处理装置内;在所述震动排气处理装置内经过震动进一步排出酸性气体,所有的酸性气体均经过所述震动排气处理装置进行吸附后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田用酸液搅拌器能够使得搅拌更加均匀,且对排出的酸性气体能够进行合理收集处理,保护操作人员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田用酸液搅拌器
本技术涉及油田酸化压裂液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油田用酸液搅拌器。
技术介绍
酸化压裂是解除水锁的有效方法,主要是酸化压裂后增大了孔喉通道,也就降低了毛细管力作用;从而解放原油流动的通道,将更多储油通道的原油汇流到石油井筒的底部,进而提高采收率,减少钻井量,属于增产的措施。现有压裂酸化液在混合搅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气体,不单单污染周围空气,并且会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田用酸液搅拌器,以使得搅拌更加均匀,且对排出的酸性气体能够进行合理收集处理,保护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一种油田用酸液搅拌器,包括注液搅拌装置和震动排气处理装置;所述注液搅拌装置,包括漏斗容器、第一搅拌叶组件、第二搅拌叶组件、旋转电机和注液口;所述漏斗容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设置的大筒体、锥形体和小筒体,其中所述第一搅拌叶组件位于所述大筒体内,所述第二搅拌叶组件位于所述小筒体内;所述第一搅拌叶组件、第二搅拌叶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驱动;所述注液口设置在所述大筒体的顶部;所述震动排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震动模块和气体吸附模块;所述震动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对所述外壳内的酸液进行震动以排出酸性气体;所述气体吸附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且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用于对酸性气体进行吸附处理;所述注液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且所述注液搅拌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用于将经过搅拌的酸液漏入到所述外壳内。上述的油田用酸液搅拌器,所述震动模块包括震动机和震动棒,所述震动机设置在外壳外部,所述震动机与所述震动棒通过橡胶管连接,所述震动棒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上述的油田用酸液搅拌器,所述气体吸附模块包括排风扇、吸附壳体和吸附板;所述排风扇设置在所述吸附壳体的顶部,所述吸附板的数量为多个,间隔且均匀设置在所述吸附壳体内。上述的油田用酸液搅拌器,所述吸附板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内包覆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蘸取有碱液。上述的油田用酸液搅拌器,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漏斗容器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气体吸附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可以采用将酸液通过注液口注入漏斗容器内,在漏斗容器内,先后经过第一搅拌叶组件、第二搅拌叶组件的搅拌,酸性气体少量排出,经过在漏斗容器顶部设置的气体吸附模块进行出来后排出;余下的酸液通过漏液孔进入外壳内,在外壳内的酸液经过震动棒的震动,排出余下酸性气体,并经过气体吸附模块吸附后排出;经过搅拌和震动两次处理流程,酸性气体几乎排尽,降低了酸性气体危害操作人员的弊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油田用酸液搅拌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漏斗容器;2、第一搅拌叶组件;3、第二搅拌叶组件;4、旋转电机;5、注液口;6、大筒体;7、锥形体;8、小筒体;9、外壳;10、漏液孔;11、震动机;12、震动棒;13、排风扇;14、吸附壳体;15、吸附板;16、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所示,一种油田用酸液搅拌器,包括注液搅拌装置和震动排气处理装置;所述注液搅拌装置,包括漏斗容器1、第一搅拌叶组件2、第二搅拌叶组件3、旋转电机4和注液口5;所述漏斗容器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设置的大筒体6、锥形体7和小筒体8,其中所述第一搅拌叶组件2位于所述大筒体6内,所述第二搅拌叶组件3位于所述小筒体8内;所述第一搅拌叶组件2、第二搅拌叶组件3均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4的输出轴上、同步驱动;所述注液口5设置在所述大筒体6的顶部;所述震动排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9、震动模块和气体吸附模块;所述震动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9内,用于对所述外壳9内的酸液进行震动以排出酸性气体;所述气体吸附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9的顶部且与所述外壳9内部连通,用于对酸性气体进行吸附处理;所述注液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9的顶部,且所述注液搅拌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漏液孔10,所述漏液孔10用于将经过搅拌的酸液漏入到所述外壳9内。以上实施例中的酸液搅拌器,还可以是,所述震动模块包括震动机11和震动棒12,所述震动机11设置在外壳9外部,所述震动机11与所述震动棒12通过橡胶管连接,所述震动棒12设置在所述外壳9的内部。以上实施例中的酸液搅拌器,还可以是,所述气体吸附模块包括排风扇13、吸附壳体14和吸附板15;所述排风扇13设置在所述吸附壳体14的顶部,所述吸附板15的数量为多个,间隔且均匀设置在所述吸附壳体14内。以上实施例中的酸液搅拌器,还可以是,所述吸附板15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内包覆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蘸取有碱液。以上实施例中的酸液搅拌器,还可以是,所述外壳9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6。优选的,所述漏斗容器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气体吸附模块。本技术可以采用将酸液通过注液口注入漏斗容器内,在漏斗容器内,先后经过第一搅拌叶组件、第二搅拌叶组件的搅拌,酸性气体少量排出,经过在漏斗容器顶部设置的气体吸附模块进行出来后排出;余下的酸液通过漏液孔进入外壳内,在外壳内的酸液经过震动棒的震动,排出余下酸性气体,并经过气体吸附模块吸附后排出;经过搅拌和震动两次处理流程,酸性气体几乎排尽,降低了酸性气体危害操作人员的弊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用酸液搅拌器,包括注液搅拌装置和震动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注液搅拌装置,包括漏斗容器、第一搅拌叶组件、第二搅拌叶组件、旋转电机和注液口;所述漏斗容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设置的大筒体、锥形体和小筒体,其中所述第一搅拌叶组件位于所述大筒体内,所述第二搅拌叶组件位于所述小筒体内;所述第一搅拌叶组件、第二搅拌叶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驱动;所述注液口设置在所述大筒体的顶部;/n所述震动排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震动模块和气体吸附模块;所述震动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对所述外壳内的酸液进行震动以排出酸性气体;所述气体吸附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且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用于对酸性气体进行吸附处理;/n所述注液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且所述注液搅拌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用于将经过搅拌的酸液漏入到所述外壳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用酸液搅拌器,包括注液搅拌装置和震动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液搅拌装置,包括漏斗容器、第一搅拌叶组件、第二搅拌叶组件、旋转电机和注液口;所述漏斗容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设置的大筒体、锥形体和小筒体,其中所述第一搅拌叶组件位于所述大筒体内,所述第二搅拌叶组件位于所述小筒体内;所述第一搅拌叶组件、第二搅拌叶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驱动;所述注液口设置在所述大筒体的顶部;
所述震动排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震动模块和气体吸附模块;所述震动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用于对所述外壳内的酸液进行震动以排出酸性气体;所述气体吸附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且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用于对酸性气体进行吸附处理;
所述注液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且所述注液搅拌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漏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马腾张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鸿翔腾宇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