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42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3
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解决了现在骨折手术中使用复位钳会影响克氏针的问题。其包括相互铰接的主动钳和被动钳,主动钳包括主动钳口端和主动柄端;所述被动钳包括被动钳口端和被动柄端;所述主动柄端内侧铰接有第一连杆,被动柄端内侧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内端和第二连杆内端相互铰接且为单向转动结构;所述主动钳口端和被动钳口端均设有可滑动的定位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很好的完成骨折处的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
本技术涉及骨科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
技术介绍
骨伤科,主要是看骨科创伤性疾病,例如骨骼,关节,韧带,肌肉神经,肢体,脊柱的急慢性挫伤和创伤。骨折以后一般都需要使用复位钳将断骨进行复位,然后通过钢板、螺钉等进行固定,在骨折手术中经常使用到克氏针,但是普通的复位钳的操作会影响到克氏针的定位,需要重新对克氏针进行固定,从而增加患者的痛楚,增加手术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有效的解决了现在骨折手术中使用复位钳会影响克氏针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包括相互铰接的主动钳和被动钳,主动钳包括主动钳口端和主动柄端;所述被动钳包括被动钳口端和被动柄端;所述主动柄端内侧铰接有第一连杆,被动柄端内侧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内端和第二连杆内端相互铰接且为单向转动结构;所述主动钳口端和被动钳口端均设有可滑动的定位夹持装置。优选的,所述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弧形的滑动块;所述主动钳口端和被动钳口端均设有滑槽,滑动块可滑动的位于滑槽内,滑槽下端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的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端贯穿限位槽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内侧设有沿滑动块向主动钳口端内侧滑行的夹持块。优选的,所述夹持块内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外端与滑动块螺纹连接且置于滑动块外侧,夹持块内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外端可滑动的置于滑动块内。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和夹持块均设有贯穿孔,克氏针经贯穿孔植入患者体内。优选的,所述主动钳口端和被动钳口端均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可滑动的设有螺柱,螺柱下端贯穿滑动槽与滑动块固定连接,螺柱上端螺纹连接有螺帽,螺帽与主动钳口端、被动钳口端接触构成将滑动块固定的结构。优选的,所述单向转动结构包括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的棘轮,第二连杆上铰接固定有棘爪,棘爪内端固定连接有拉簧,拉簧内端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很好的完成骨折处的复位。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被动钳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主动钳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定位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定位夹持装置局部剖开后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7给出,本技术包括相互铰接的主动钳1和被动钳2,主动钳1包括主动钳口端3和主动柄端4;所述被动钳2包括被动钳口端5和被动柄端6;如图3所示为被动钳2,如图4所示为主动钳1,主动钳1与被动钳2为相互铰接的关系;通过操作主动柄端4从而去实现夹紧的效果;所述主动柄端4内侧铰接有第一连杆7,被动柄端6内侧铰接有第二连杆8,第一连杆7内端和第二连杆8内端相互铰接且为单向转动结构;在临床使用的时候,主动柄端4和被动柄端6相互分离,从而使得主动钳口端3和被动钳口端5相互靠近,第一连杆7内端和第二连杆8内端为单向转动连接,此时使得主动柄端4和被动柄端6无法再次主动靠近,也就是主动钳口端3和被动钳口端5无法回位,从而可以将医护人员的一个手给解放出来;所述主动钳口端3和被动钳口端5均设有可滑动的定位夹持装置9;定位夹持装置9共有两个,第一可以对克氏针起到定位的效果,第二还可以用于对骨头的夹持。所述定位夹持装置9包括弧形的滑动块10;所述主动钳口端3和被动钳口端5均设有滑槽,滑动块10可滑动的位于滑槽内,滑槽下端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的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端贯穿限位槽与滑动块10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10内侧设有沿滑动块10向主动钳口端3内侧滑行的夹持块11。定位夹持装置9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滑动块10沿着滑槽可以进行滑动,在限位槽和限位块的作用下,保证了滑动块10只能按照固定的轨道进行滑动,在临床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将滑动块10滑动至合适的位置以后,完成滑动块10的固定,然后使得夹持块11进行滑动,完成对骨头的夹持固定,对一个夹持块11可以增加对骨头的夹持力,方便使得骨头进行复位,同时如果需要采用钢板进行固定的时候,将骨头复位以后,使得夹持块11向外侧移动,将钢板放入即可,从而使得主动钳口端3和被动钳口端5不会对钢板产生影响。所述夹持块11内端可转动的连接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外端与滑动块10螺纹连接且置于滑动块10外侧,夹持块11内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3,导向杆13外端可滑动的置于滑动块10内。如图5和图6所示,导向杆13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从而使得螺纹杆12的转动可以带动夹持块11进行滑动,在螺纹杆12的外端设有操作柄,这样方便操作。所述螺纹杆12和夹持块11均设有贯穿孔,克氏针经贯穿孔植入患者体内。如图6所示,螺纹杆12和夹持块11设有贯穿孔,克氏针可以穿过贯穿孔,从而方便对克氏针进行定位和植入。所述主动钳口端3和被动钳口端5均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可滑动的设有螺柱14,螺柱14下端贯穿滑动槽与滑动块10固定连接,螺柱14上端螺纹连接有螺帽,螺帽与主动钳口端3、被动钳口端5接触构成将滑动块10固定的结构。通过将螺帽旋拧至与主动钳1端和被动钳2端相接触,从而产生一个摩擦力,将滑动块10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单向转动结构包括与第一连杆7固定连接的棘轮15,第二连杆8上铰接固定有棘爪16,棘爪16内端固定连接有拉簧,拉簧内端与第二连杆8固定连接。棘轮15棘爪16的结构现在已经是特别成熟的结构,在这里不进行过多的赘述,需要其反向转动的时候,使得棘爪16不再与棘轮15配合即可。本复位钳具有多个功能,当使用到克氏针的时候,调节好滑动块10的位置,然后使得主动钳口端3和被动钳口端5相互靠近,对骨折处进行夹紧,调节好夹持块11的位置,使得接触面增大,增加夹持的效果,然后将克氏针从贯穿孔内插入即可;当使用到钢板进行固定的时候,前面的操作步骤相同,复位完成以后,将夹持块11向外侧移动,此时主动钳口端3和被动钳口端5的头部起到主要的夹持作用,然后将钢板放入即可,避免了钢板与主动钳1和被动钳2之间的干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主动钳(1)和被动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钳(1)包括主动钳口端(3)和主动柄端(4);/n所述被动钳(2)包括被动钳口端(5)和被动柄端(6);/n所述主动柄端(4)内侧铰接有第一连杆(7),被动柄端(6)内侧铰接有第二连杆(8),第一连杆(7)内端和第二连杆(8)内端相互铰接且为单向转动结构;/n所述主动钳口端(3)和被动钳口端(5)均设有可滑动的定位夹持装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主动钳(1)和被动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钳(1)包括主动钳口端(3)和主动柄端(4);
所述被动钳(2)包括被动钳口端(5)和被动柄端(6);
所述主动柄端(4)内侧铰接有第一连杆(7),被动柄端(6)内侧铰接有第二连杆(8),第一连杆(7)内端和第二连杆(8)内端相互铰接且为单向转动结构;
所述主动钳口端(3)和被动钳口端(5)均设有可滑动的定位夹持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持装置(9)包括弧形的滑动块(10);
所述主动钳口端(3)和被动钳口端(5)均设有滑槽,滑动块(10)可滑动的位于滑槽内,滑槽下端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的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端贯穿限位槽与滑动块(10)固定连接;
所述滑动块(10)内侧设有沿滑动块(10)向主动钳口端(3)内侧滑行的夹持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强范学慧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