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秀玉专利>正文

一种腐竹起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124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腐竹起皮装置,包括盛料容腔,所述盛料容腔内盛满待加工的豆浆,且盛料容腔下方设有用于加热的外界加热设备;盛料容腔的两端内壁上沿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倒L型滑轨,每组倒L型滑轨之间均设置有起皮部件,所述起皮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每组的两个倒L型滑轨滑动连接,且起皮部件可在倒L型滑轨上相对其滑动。通过设置起皮部件配合倒L型滑轨使得使用者能够控制起皮部件在倒L型滑轨上滑动从而自下而上移动起皮部件将表面的腐竹向上挑起以替代手工起皮的操作,解决了手工起皮容易被烫伤和较不卫生的问题。通过设置两组起皮部件使得装置能够轮流循环进行多次腐竹起皮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腐竹起皮装置
本技术属于豆制品加工
,具体是一种腐竹起皮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腐竹的生产还是以手工作坊式生产为主,生产者要把大豆研磨,再分离豆浆与豆渣,然后,把豆浆放入桶煮熟,将煮熟的浆放入容腔进行持续加温。随着水份慢慢蒸发,在锅面结成一层薄薄的腐竹皮膜,再由人工用手挑起这层腐竹皮膜挂在长杆上进行定型、凉晒。现有的作坊式腐竹生产的起皮过程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由于起皮过程是由人工用手挑起这层腐竹皮膜挂在长杆上进行定型、凉晒,过程中操作者的手容易被高温的豆浆烫伤,且手工挑起腐竹皮不卫生的同时需要较为丰富的经验,否则操作过程容易造成腐竹皮的破损影响腐竹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腐竹起皮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腐竹起皮装置,包括盛料容腔,所述盛料容腔内盛满待加工的豆浆,且盛料容腔下方设有用于加热的外界加热设备;所述盛料容腔的两端内壁上沿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倒L型滑轨,所述倒L型滑轨竖直尾端延伸入盛料容腔内,每组倒L型滑轨之间均设置有起皮部件,所述起皮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每组的两个倒L型滑轨滑动连接,且起皮部件在倒L型滑轨上相对滑动。进一步的,所述起皮部件包括起皮杆,起皮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倒L型滑轨滑动连接并可在其上相对移动,所述起皮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竖杆,且操作竖杆位于L型滑轨外侧,操作竖杆带动起皮杆两端的滑轮在倒L型滑轨上滑动。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竖杆一端设置有手持部。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竖杆手持部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起皮部件配合倒L型滑轨使得使用者能够控制起皮部件在倒L型滑轨上滑动从而自下而上移动起皮部件将表面的腐竹向上挑起以替代手工起皮的操作,解决了手工起皮容易被烫伤和较不卫生的问题。通过设置两组起皮部件使得装置能够轮流循环进行多次腐竹起皮操作;2.通过设置起皮杆配合操作竖杆,使用者能够通过操作竖杆对起皮杆进行控制,控制起皮杆挑起腐竹进行起皮操作,同时可通过操作竖杆对起皮杆进行控制将其移动至倒L型滑轨的横轨外端进行腐竹皮的凉晒操作,解决了人工用手挑起腐竹皮膜后还需要挂在长杆上进行晾晒过程较为繁琐且容易造成腐竹破损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起皮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滑轮与倒L型滑轨滑动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腐竹起皮过程起皮部件向上拉动起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腐竹起皮过程起皮部件横向拉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腐竹起皮过程一侧起皮部件进行晾晒另一侧起皮部件再次起皮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腐竹起皮装置,包括盛料容腔1,盛料容腔1内盛满已煮熟的待加工的豆浆2,且盛料容腔1下方设有用于加热的外界加热设备(图中未示出),外界加热设备为现有设备,对盛料容腔1内已煮熟的待加工的豆浆2进行持续加热;盛料容腔1的两端内壁上沿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倒L型滑轨3,L型滑轨3竖直尾端延伸入盛料容腔1内,每组相对设置的倒L型滑轨3之间均设置有起皮部件4,起皮部件4的两端分别与每组的两个倒L型滑轨3滑动连接,且起皮部件4可在倒L型滑轨3上相对其滑动,在腐竹起皮工作开始前起皮部件4位于倒L型滑轨3的最低点。起皮部件4包括起皮杆41,起皮杆41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42,滑轮42与倒L型滑轨3滑动连接并可在其上相对移动,起皮杆41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竖杆43,且操作竖杆43位于L型滑轨3外侧,操作竖杆43带动起皮杆41两端的滑轮42在倒L型滑轨3上滑动。起皮杆41为长条状竹片或长条状竹竿。倒L型滑轨3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倚靠操作竖杆43的凸块5,在未使用起皮部件4时,操作竖杆43倚靠在凸块5上从而合理放置操作竖杆43使其不使用时上端也位于盛料容腔1外。盛料容腔1内的豆浆2经过加热后冷却表面会形成腐竹皮201。所述操作竖杆43一端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操作竖杆43手持部表面设置有隔热层。豆浆2表面形成腐竹皮201时,使用者需要进行腐竹起皮操作,握住操作竖杆43向上拉动,使得位于盛料容腔1底部的起皮杆41向上移动,过程中起皮杆41两侧的滑轮42在倒L型滑轨3内向上滑动从而带动起皮杆41上移,起皮杆41与腐竹皮201下表面接触,此后起皮杆41继续向上移动从而将腐竹皮201向上拉离豆浆2表面(如图5)完成起皮操作,当起皮杆41移动至倒L型滑轨3内的最高点时,使用者拉动操作竖杆43使得起皮杆41在倒L型滑轨3内横向移动,带动起皮杆41上的腐竹皮201向外侧移动(如图6),当起皮杆41移动至倒L型滑轨3的最外侧时,使用者缓慢将操作竖杆43向下转动并放离,使得操作竖杆43向下垂直悬挂放置,此时的腐竹皮201悬挂于起皮杆41上进行晾晒操作(如图7),此时盛料容腔1内的豆浆2被继续加热表面又生成腐竹皮201,此时使用者操作另一个起皮部件4对腐竹皮201再次进行起皮操作(如图7),当第二次起皮操作完成后,使用者将第一次进行晾晒的腐竹皮201从起皮杆41上取下,此时该腐竹皮201已完成预脱水晾晒不易破损,使用者将其取下悬挂于外界长杆上进行晒干操作,以此不断重复操作对腐竹皮201进行不断的循环起皮操作。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腐竹起皮装置,包括盛料容腔(1),所述盛料容腔(1)内盛满待加工的豆浆(2),且盛料容腔(1)下方设有用于加热的外界加热设备;/n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容腔(1)的两端内壁上沿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倒L型滑轨(3),所述倒L型滑轨(3)竖直尾端延伸入盛料容腔(1)内,每组倒L型滑轨(3)之间均设置有起皮部件(4),所述起皮部件(4)的两端分别与每组的两个倒L型滑轨(3)滑动连接,且起皮部件(4)在倒L型滑轨(3)上相对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腐竹起皮装置,包括盛料容腔(1),所述盛料容腔(1)内盛满待加工的豆浆(2),且盛料容腔(1)下方设有用于加热的外界加热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容腔(1)的两端内壁上沿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倒L型滑轨(3),所述倒L型滑轨(3)竖直尾端延伸入盛料容腔(1)内,每组倒L型滑轨(3)之间均设置有起皮部件(4),所述起皮部件(4)的两端分别与每组的两个倒L型滑轨(3)滑动连接,且起皮部件(4)在倒L型滑轨(3)上相对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腐竹起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皮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秀玉
申请(专利权)人:蒋秀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