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14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塘机;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和打塘机构;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机架,所述机架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作业方向前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曲柄、连杆和摇杆;通过驱动结构带动曲柄轴转动,从而带动曲柄转动,使连杆和摇杆的铰接点发生上下往复运动,使连杆和摇杆的铰接点处连接的打塘铲上下往复运动,使打塘铲有规律地座上下打塘运动,使机架在朝作业方向前进过程中,地垄上的中部被打塘铲连续不断地挖出大小和距离都相等的塘穴,实现了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作业质量好的打塘作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塘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打塘机。
技术介绍
在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很多作物在小苗移栽前,需要在垄畦上打一个直径20-40厘米,深度18-35厘米的深穴,这到工序叫打塘(也叫打穴),然后在将肥料拌入穴底土壤后,再将小苗栽到穴中,浇上定根水,最后再表面盖上地膜,这样的栽种农艺,是为了在作物小苗移栽后的一段时间内,能够营造一个有利于小苗生长相对稳定的保温、保湿、保肥小环境,因此穴的大小、深度都是比较有讲究的;手工打塘一般都是通过人工采用锄头或铁锹挖出固定大小间距的塘穴,不但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且塘穴大小、间距还不标准。目前,也有微型打塘机产品出现,基本上都是在普通微耕机后部挂接一个打塘机具,这样的布局就决定了机具作业时机手必须全程操控,不但机手的劳动强度高,而且塘穴很难确保一定是打在地垄中部。因此,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作业质量好的新型地垄打塘机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作业质量好的打塘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打塘机,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和打塘机构;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机架,所述机架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作业方向前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曲柄、连杆和摇杆;所述曲柄的一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曲柄的另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摇杆的一端,所述摇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机架;所述打塘结构连接于连杆与摇杆的铰接处;所述打塘机构包括打塘铲,所述打塘铲的尖头端朝下。其中,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为2个,2个传动组件对称分布于机架两侧,所述打塘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打塘铲上部的横梁,所述横梁的端部连接于连杆与摇杆的铰接处。其中,所述机架上连接有2个导向机构,2个导向机构对称分布于机架两侧,所述导向机构位于打塘铲相对于作业方向的前方,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万向轮和连接于万向轮前部的竖直设置的导向推板。其中,所述导向推板的前端向外侧张开。其中,所述机架还设有用于调节打塘深度的丝杆,所述丝杆位于打塘铲的正上方,所述机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后支架铰接于前支架,所述丝杆竖直地从上而下依次螺纹连接于后支架和前支架,所述丝杆位于后支架和前支架的铰接点的相对于作业方向的前方。其中,所述机架上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位于打塘铲相对于作业方向的后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打塘机结构中,通过驱动结构带动曲柄轴转动,从而带动曲柄转动,使连杆和摇杆的铰接点发生上下往复运动,使连杆和摇杆的铰接点处连接的打塘铲上下往复运动,使打塘铲有规律地座上下打塘运动,使机架在朝作业方向前进过程中,地垄上的中部被打塘铲连续不断地挖出大小和距离都相等的塘穴,实现了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作业质量好的打塘作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打塘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打塘机的的局部结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打塘机的的局部结构俯视图;标号说明:1、机架;11、前支架;12、后支架;2、驱动装置;3、传动组件;31、曲柄;32、连杆;33、摇杆;4、打塘机构;41、打塘铲;42、横梁;5、导向机构;51、万向轮;52、导向推板;6、丝杆;7、驱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驱动结构带动曲柄轴转动,从而带动曲柄转动,使连杆和摇杆的铰接点发生上下往复运动,使连杆和摇杆的铰接点处连接的打塘铲上下往复运动,使打塘铲有规律地座上下打塘运动。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塘机,包括机架1、驱动装置2、传动组件3和打塘机构4;所述驱动装置2连接于机架1,所述机架1在驱动装置2的带动下沿作业方向前进;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曲柄31、连杆32和摇杆33;所述曲柄31的一端与驱动装置2传动连接,所述连杆32的一端铰接于曲柄31的另一端,所述连杆32的另一端铰接于摇杆33的一端,所述摇杆33的另一端铰接于机架1;所述打塘结构连接于连杆32与摇杆33的铰接处;所述打塘机构4包括打塘铲41,所述打塘铲41的尖头端朝下。上述驱动装置2包括发动机和连接于发动机的减速箱,减速箱通过链条带动曲柄31轴转动,从而带动曲柄31转动,使连杆32和摇杆33的铰接点发生上下往复运动,使连杆32和摇杆33的铰接点处连接的打塘铲41上下往复运动,使打塘铲41有规律地座上下打塘运动,使机架1在朝作业方向前进过程中,地垄上的中部被打塘铲41连续不断地挖出大小和距离都相等的塘穴。进一步的,上述打塘机结构中,所述传动组件3的数量为2个,2个传动组件3对称分布于机架1两侧,所述打塘机构4还包括连接于打塘铲41上部的横梁42,所述横梁42的端部连接于连杆32与摇杆33的铰接处。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机架1两侧对称分布两个传动组件3,即对称分布的两套曲柄31摇杆33机构,打塘铲41的上部通过横梁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传动组件3连接,有效提高打塘机的结构稳定性,确保打塘的大小、间距保持一致。进一步的,上述打塘机结构中,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2个导向机构5,2个导向机构5对称分布于机架1两侧,所述导向机构5位于打塘铲41相对于作业方向的前方,所述导向机构5包括万向轮51和连接于万向轮51前部的竖直设置的导向推板52。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机架1前进作业过程中,导向机构5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具体为2个导向轮的内侧贴于地垄的两侧向前滚动,当地垄向左或向右弯曲时,地垄左侧或右侧的万向轮51连接的导向推板52在地垄侧部土壤的引导推动下带动万向轮51向左或向右转动,从而引导打塘机始终保持与地垄的相对位置不变,自动适应各种不规则的地垄的打塘作业。进一步的,上述打塘机结构中,所述导向推板52的前端向外侧张开。由上述描述可知,导向推板52的前端向外侧张开,可避免导向推板52前端直接插入地垄而形成较大的阻力,始终保持机架1平稳匀速地前进,从而进一步保证打塘的间距和深度的一致性。进一步的,上述打塘机结构中,所述机架1还设有用于调节打塘深度的丝杆6,所述丝杆6位于打塘铲41的正上方,所述机架1包括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所述后支架12铰接于前支架11,所述丝杆6竖直地从上而下依次螺纹连接于后支架12和前支架11,所述丝杆6位于后支架12和前支架11的铰接点的相对于作业方向的前方。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计由丝杆6、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形成的三角连接的调节结构,在保证机架1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直接通过转动丝杆6来调节其正下方的打塘铲41的高度,从而达到快速调节打塘深度的目的。进一步的,上述打塘机结构中,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驱动轮7,所述驱动轮7位于打塘铲41相对于作业方向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打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和打塘机构;/n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机架,所述机架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作业方向前进;/n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曲柄、连杆和摇杆;所述曲柄的一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曲柄的另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摇杆的一端,所述摇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机架;所述打塘结构连接于连杆与摇杆的铰接处;/n所述打塘机构包括打塘铲,所述打塘铲的尖头端朝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打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传动组件和打塘机构;
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机架,所述机架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沿作业方向前进;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曲柄、连杆和摇杆;所述曲柄的一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曲柄的另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摇杆的一端,所述摇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机架;所述打塘结构连接于连杆与摇杆的铰接处;
所述打塘机构包括打塘铲,所述打塘铲的尖头端朝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为2个,2个传动组件对称分布于机架两侧,所述打塘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打塘铲上部的横梁,所述横梁的端部连接于连杆与摇杆的铰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坤王又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永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