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015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用以在有效隔离多种形态的脏污的前提下,降低扬声器的生产成本与制作工艺难度。扬声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扬声器主体以及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组件,其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扬声器主体的腔体,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声通道,出声通道的第一端与扬声器外部连通,出声通道的第二端与腔体连通;扬声器主体设置于腔体内;第一防尘网设置于第一端;第二防尘网组件包括支架和第二防尘网,支架设置于出声通道上,第二防尘网设置于支架上,且第二防尘网位于第一防尘网靠近腔体的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扬声器可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用于支持电子设备实现音频输出功能。通常的,为了避免外界的灰尘、杂质等进入扬声器内部,扬声器的出声孔处往往会设置防尘结构,目前,扬声器的防尘结构一般包括单层防尘网和双层防尘网两种形式。其中,单层防尘网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主要可用于实现对固体杂质进行隔离防护,因此网孔直径较小,而较小的网孔又容易导致液体粘稠类脏污附着在防尘网上,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脏污堵孔现象,影响扬声器的音效;双层防尘网通过采用不同网孔直径的两层网结构,可以对固体和液体脏污都能进行有效地隔离防护,因此可以规避上述单层防尘网的缺点,但是双层防尘网的制作工艺难度以及生产成本又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用以在有效隔离多种形态的脏污的前提下,降低扬声器的生产成本与制作工艺难度。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扬声器,该扬声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扬声器主体、第一防尘网以及第二防尘网组件,其中,第一壳体可与第二壳体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扬声器主体的腔体;第二壳体包括侧壁,侧壁上开设有出声通道,该出声通道可包括与扬声器外部连通的第一端以及与腔体连通的第二端;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组件设置于出声通道上,具体实施时,第一防尘网可设置于出声通道的第一端,第二防尘网组件可包括支架以及第二防尘网,第二防尘网设置于支架上且位于第一防尘网靠近腔体的一侧。上述方案中,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的设置既不会增大扬声器的整体体积,也不会占用扬声器的腔体空间,从而可以在有效隔离多种形态的脏污的前提下,保证扬声器的声学性能;此外,第一防尘网与第二防尘网组件的安装方式也较为简单、便捷,且第一防尘网与第二防尘网可实现来料归一化,因此该方案还可以降低扬声器的生产成本与制作工艺难度。在将扬声器主体设置于腔体内时,第二壳体的底壁的边缘可设置有支撑结构,扬声器主体可设置于该支撑结构上,且扬声器主体的振膜面朝向第二壳体的底壁设置,从而在扬声器主体与第二壳体的底壁之间形成扬声器的前腔,出声通道的第二端具体可与前腔连通,以将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传至外部。具体设置时,支架可包括用于支撑第二防尘网的安装部,该安装部可以为框形结构,第二防尘网具体可设置于安装部背离腔体的第一侧。在将第二防尘网与安装部固定时,第二防尘网具体可通过背胶粘接于安装部上。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壳体的侧壁背离其底壁的一面对应出声通道的位置可开设有开口,安装部可通过该开口设置于出声通道上,且具体设置时,安装部可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将出声通道划分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靠近第一端设置,第二通道靠近第二端设置。在该方案中,通过设置开口,可以降低第二防尘网组件的安装难度。具体实施时,上述开口可对应第二通道设置并可将第二通道暴露,支架还可包括封挡部,该封挡部具体可连接于安装部上朝向腔体的第二侧,并且封挡部远离安装部的一端可延伸至出声通道的第二端,以将开口封闭,也即将第二通道的周侧封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二防尘网组件的安装便利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第二通道的密封性。此外,在设置封挡部时,还可以将封挡部远离安装部的一端与扬声器主体的外壁之间密封连接,以保证出声通道的第二端与前腔之间的密封性。上述方案中,第一壳体可包括第一金属板,该第一金属板具体可设置于第一壳体朝向或者背离腔体的一面。采用该方案,利用第一金属板的高强度优势,可以相对减小第一壳体的整体厚度,进而在扬声器的整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大腔体空间,有利于提高扬声器的音效。当然,在一些其它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壳体也可包括第二金属板,该第二金属板具体可设置于第二壳体的底壁上,以减小第二壳体的底壁的厚度。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安装部可设置于出声通道的第二端,此时安装部的第二侧可与扬声器主体的外壁密封连接,以保证出声通道的第二端与前腔之间的密封性。上述方案中,第一壳体可以为塑胶材质,并且第一壳体可通过一体注塑工艺制作成型,以简化扬声器的制作工艺;可以理解的,第二壳体也可以为塑胶材质,并且第二壳体也可通过一体注塑工艺制作成型。在设置安装部时,安装部具体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其中,第一边框与第三边框位置相对,第二边框与第四边框位置相对;支架还可以包括第一弯折结构,第一弯折结构可与第一边框连接且位于安装部的第一侧,这样,第二防尘网超出第一边框的部分就可与第一弯折结构连接,从而可以增加第二防尘网与支架的粘接面积。类似地,支架还可以包括第二弯折结构,第二弯折结构可与第三边框连接且位于安装部的第二侧,以使得第二防尘网超出第三边框的部分可与第二弯折结构连接,增加第二防尘网与支架的粘接面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当安装部设置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时,出声通道内可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弯折结构可装配于该第一凹槽内,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二弯折结构占用出声通道内的空间,另一方面还可将第二防尘网粘接于第二弯折结构的部分压接在第一凹槽内,从而可以提高第二防尘网与支架的粘接稳固性。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当安装部设置于出声通道的第二端时,第二壳体的底壁可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弯折结构可装配于该第二凹槽内,以避免第二弯折结构占用前腔空间,另外还可以提高第二防尘网与支架的粘接稳固性。具体设置时,第二壳体的侧壁背离底壁的一面可具有第一压接区,该第一压接区可用于与第一弯折结构配合压接,这样不仅可以使得第二防尘网与支架的粘接更加牢固,还可以提高支架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密封性。此外,支架还可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可分别连接于第一弯折结构的两端,且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朝向第二端延伸;第二壳体的侧壁背离底壁的一面还可具有第二压接区和第三压接区,第二压接区可用于第一延伸部配合压接,第三压接区可用于与第二延伸部配合压接,配合前述第一压接区与第一弯折结构的压接作用,在侧壁背离底壁的一面,侧壁上围绕于开口周侧的区域与支架完全接触,从而可以将第二通道的周侧完全密封。在前述方案中,第二壳体的侧壁背离底壁的一面还可具有凸台结构,该凸台结构可围绕第一弯折结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设置。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该凸台结构与第一弯折结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的装配间隙内可设置有填充胶,以提高第二防尘网组件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强度,另外还可以提高出声通道的气密性。为了保证填充胶的填充效果,第一弯折结构的两个边角可分别为圆角结构,以减小点胶过程中出现气泡的风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安装部还可包括设置于第二边框与第四边框之间的连接臂,该连接臂的两端可分别连接于第一边框和第三边框的中心位置,在将第二防尘网设置于安装部上时,第二防尘网还可与该连接臂粘接,从而实现对第二防尘网的中心区域的支撑,进而可以提高第二防尘网与安装部的粘接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防尘网的网孔直径可大于第二防尘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扬声器主体(30)以及第一防尘网(40)和第二防尘网组件(50),其中:/n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扬声器主体(30)的腔体(60),所述第二壳体(20)的侧壁(22)上开设有出声通道(24),所述出声通道(24)的第一端(241)与所述扬声器(100)外部连通,所述出声通道(24)的第二端(242)与所述腔体(60)连通;/n所述扬声器主体(30)设置于所述腔体(60)内;/n所述第一防尘网(4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241);/n所述第二防尘网组件(50)包括支架(51)和第二防尘网(52),所述支架(51)设置于所述出声通道(24)上,所述第二防尘网(52)设置于所述支架(51)上,且所述第二防尘网(52)位于所述第一防尘网(40)靠近所述腔体(60)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扬声器主体(30)以及第一防尘网(40)和第二防尘网组件(50),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扬声器主体(30)的腔体(60),所述第二壳体(20)的侧壁(22)上开设有出声通道(24),所述出声通道(24)的第一端(241)与所述扬声器(100)外部连通,所述出声通道(24)的第二端(242)与所述腔体(60)连通;
所述扬声器主体(30)设置于所述腔体(60)内;
所述第一防尘网(4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241);
所述第二防尘网组件(50)包括支架(51)和第二防尘网(52),所述支架(51)设置于所述出声通道(24)上,所述第二防尘网(52)设置于所述支架(51)上,且所述第二防尘网(52)位于所述第一防尘网(40)靠近所述腔体(60)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0)的底壁(21)的边缘设置有支撑结构(23),所述扬声器主体(30)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23)上并与所述底壁(21)之间形成前腔(25),所述出声通道(24)的第二端(242)与所述前腔(25)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1)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防尘网(52)的安装部(53),所述安装部(53)为框形结构,所述第二防尘网(52)设置于所述安装部(53)上背离所述腔体(60)的第一侧(53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0)的侧壁(22)背离底壁(21)的一面对应所述出声通道(24)的位置开设有开口(221);
所述安装部(53)通过所述开口(221)设置于所述第一端(241)与所述第二端(242)之间,并将所述出声通道(24)划分为第一通道(243)和第二通道(244),所述第一通道(243)靠近所述第一端(241)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21)对应所述第二通道(244)设置并将所述第二通道(244)暴露;
所述支架(5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部(53)的第二侧(536)的封挡部(54),所述封挡部(54)远离所述安装部(5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242),用于将所述开口(221)封闭;
其中,所述第二侧(536)为所述安装部(53)上朝向所述腔体(60)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挡部(54)远离所述安装部(53)的一端与所述扬声器主体(30)的外壁之间密封连接。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包括第一金属板(12),所述第一金属板(12)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朝向或者背离所述腔体(60)的一面;和/或,
所述第二壳体(20)包括第二金属板(27),所述第二金属板(27)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0)的底壁(21)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53)设置于所述第二端(242),所述安装部(53)的第二侧(536)与所述扬声器主体(30)的外壁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侧(536)为所述安装部(53)上朝向所述腔体(60)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麦楷闫涛徐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