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包括具有用于卷帘幅的支承单元的卷帘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93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顶,其包括至少一个透明车顶区段、附接于车顶的支撑区段和用于选择性地遮蔽或至少部分地露出透明车顶区段的卷帘组件(15),卷帘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卷帘单元(16、17)和分别位于车顶的竖直纵向中心平面任一侧上的侧向支承单元(30),卷帘单元包括能够卷绕成卷帘卷轴(20、21)的卷帘幅(18、19)。卷帘卷轴(20、21)设置在两个侧向支承单元(30)之间,卷帘组件(15)包括支承壳(24),所述至少一个卷帘单元(16、17)经由侧向支承单元(30)固定在支承壳上,且支承壳从下方固定到至少一个支撑区段。每个支承单元(30)均包括固定到支承壳(24)的支承基座(301)和一卷帘引导元件,卷帘引导元件在预安装位置能够相对于支承基座移位,且在安装位置固定到附接于车顶的支撑区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顶,包括具有用于卷帘幅的支承单元的卷帘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车顶。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车顶从文件DE102014005476A1获知。该车顶包括用于遮蔽透明车顶区段的卷帘组件,该卷帘组件在其两侧的每一侧上均包括支承单元,该支承单元从上方固定到车顶框架,该车顶框架形成用于卷帘单元的支承壳。车顶框架进而固定到相关车辆的附接于车顶的支撑区段上。车顶框架与卷帘组件一起安装在相关车辆处或相关车顶处。因此,卷帘组件必须在车顶框架连接到车辆的车身外壳之前整体上预先安装。由于安装空间然后将无法再接近,因此无法在将车顶安装在车身外壳上之后安装卷帘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车顶,其中,卷帘组件也可随后、即在支撑区段连接到车身外壳之后从下方安装,其中,支承单元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相对于附接于车顶的支撑区段来定位。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车顶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顶包括用于卷帘组件或卷帘卷轴的侧向支承单元,该侧向支承单元被分成两部分,且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顶,其包括至少一个透明车顶区段(11、12)、附接于车顶的支撑区段和用于选择性地遮蔽或至少部分地露出透明车顶区段(11、12)的卷帘组件(15),所述卷帘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卷帘单元(16、17)和分别位于车顶的竖直纵向中心平面的任一侧上的侧向支承单元(30),所述至少一个卷帘单元(16、17)包括能够卷绕成卷帘卷轴(20、21)的卷帘幅(18、19),所述卷帘卷轴(20、21)设置在两个侧向支承单元(30)之间,且所述卷帘组件(15)包括支承壳(24),所述至少一个卷帘单元(16、17)经由侧向支承单元(30)固定在所述支承壳(24)上,且所述支承壳(24)从下方固定到至少一个支撑区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09 DE 102018108354.81.一种车顶,其包括至少一个透明车顶区段(11、12)、附接于车顶的支撑区段和用于选择性地遮蔽或至少部分地露出透明车顶区段(11、12)的卷帘组件(15),所述卷帘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卷帘单元(16、17)和分别位于车顶的竖直纵向中心平面的任一侧上的侧向支承单元(30),所述至少一个卷帘单元(16、17)包括能够卷绕成卷帘卷轴(20、21)的卷帘幅(18、19),所述卷帘卷轴(20、21)设置在两个侧向支承单元(30)之间,且所述卷帘组件(15)包括支承壳(24),所述至少一个卷帘单元(16、17)经由侧向支承单元(30)固定在所述支承壳(24)上,且所述支承壳(24)从下方固定到至少一个支撑区段,其特征在于,支承单元(30)中的每个分别包括固定到支承壳(24)的支承基座(301)和一卷帘引导元件(302),所述卷帘引导元件(302)在预安装位置能够相对于支承基座(301)移位,且在安装位置固定到附接于车顶的支撑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引导元件(302)分别相应地在卷帘幅(18、19)延伸方向上突出超过支承壳(24)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引导元件(302)中的每个分别包括螺孔(318),所述螺孔(318)在设于卷帘幅(18、19))延伸方向上的一侧处开口,且相应的卷帘引导元件(302)经由所述螺孔(318)拧到附接于车顶的支撑区段。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卷帘引导元件(302)中的每个分别在其底侧处包括抓持凹部(319)。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卷帘引导元件(302)中的每个分别包括对中道(313),卷帘幅(18、19)的侧引导带在所述对中道(313)中被引导,且所述对中道(313)与作为支撑区段的一部分的导轨型材(25A、25B、26A、26B)的通道对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卷帘引导元件(302)中的每个分别具有用于拉杆滑动件(33)的引导道(34),所述引导道(34)与作为支撑区段的一部分的导轨型材(25A、25B、26A、26B)的引导通道(35)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引导元件(302)中的每个分别包括卡抓件(316),所述卡抓件(316)在预安装状态将相应的拉杆滑动件(33)保持在相应的卷帘引导元件(302)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卷帘引导元件(302)中的每个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支承基座(301)中,且在至少两个空间方向上具有游隙。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在预安装状态,所述卷帘引导元件(302)借助于卡抓器件(304、305)固定在相应的支承基座(30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卷帘引导元件(302)中的每个分别包括定位突起,所述定位突起从下方接合到支撑区段的相应的保持结构中,且尤其实现为在卷帘幅(18、19)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对中肋(309)。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卷帘引导元件(302)中的每个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对中销(312),所述对中销(312)设置在端侧处且接合到附接于车顶的对中间隙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间隙由导轨型材(25A、25B、26A、26B)形成,相应的卷帘引导元件(302)的端面(311)在处于安装位置时与所述导轨型材(25A、25B、26A、26B)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其特征在于,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米勒G·蒂尔皮茨
申请(专利权)人: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