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88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结构包括螺栓孔、冷凝板、下连接件、连接基座、防尘网格、固定螺钉轴孔、上连接件、高效散热结构、驱动机体,螺栓孔与连接基座为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结构上通过驱动机体进行驱动带动着内连接的冷凝板进行同步的运行,且在带动着连接轴进行高效的转动并且连接着驱动散热叶同步的运行,从而将内部的热气通过机体壳上设置的出气槽向外界排出,进一步的后端设置有的冷凝管产生的冷气能够保障内部的避免产生较高的温度保护了在运行的元器件,进而在嵌入轴槽外环加装有保持架能够保障驱动散热叶在进行高效运行时候能保持稳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属于除湿散热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的小型箱体,比如开关柜、端子箱等,传统加热除湿装置不能简单有效地除湿,其散热效果差,容易导致内部的电子元件因温度过高损坏,现有的散热结构,只具有散热效果,不能与除湿装置相配合提高除湿装置的除湿效率。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20890909.2的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包括智能除湿装置本体,所述智能除湿装置本体左端壁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器,所述智能除湿装置本体左端壁中部开有进气区,所述智能除湿装置本体内腔右端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器,所述智能除湿装置本体右端壁设有出气区,所述出气区内腔开有出气孔,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除湿内散热防护措施较差,导致长时间运行机体内部高温,使得内部元器件收到高温损坏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除湿内散热防护措施较差,导致长时间运行机体内部高温,使得内部元器件收到高温损坏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结构包括螺栓孔、冷凝板、下连接件、连接基座、防尘网格、固定螺钉轴孔、上连接件、高效散热结构、驱动机体,所述螺栓孔与连接基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驱动机体下端与连接基座上端相焊接,所述高效散热结构后端嵌入安装于冷凝板前端内,所述高效散热结构后端与驱动机体前端内相连接,所述冷凝板四个角外侧设置有固定螺钉轴孔。进一步地,所述高效散热结构由连接轴、驱动散热叶、稳定杆、冷凝出气槽、衔接孔、嵌入轴槽、冷凝管、保持架、机体壳组成,所述连接轴外环与嵌入轴槽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连接轴外环与驱动散热叶内侧相连接,所述稳定杆与衔接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冷凝出气槽后端与机体壳前端相连接,所述嵌入轴槽外环与保持架内侧相粘合,所述冷凝管与保持架相连接,所述冷凝管后端与机体壳前端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件下端与驱动机体上端相连接,所述防尘网格外环与高效散热结构内环相粘合。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杆通过衔接孔与冷凝板前端相连接,所述机体壳前端内环与防尘网格外环相粘合。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件上端与驱动机体下端相连接,所述固定螺钉轴孔后端与驱动机体前端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件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基座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结构上通过驱动机体进行驱动带动着内连接的冷凝板进行同步的运行,且在带动着连接轴进行高效的转动并且连接着驱动散热叶同步的运行,从而将内部的热气通过机体壳上设置的出气槽向外界排出,进一步的后端设置有的冷凝管产生的冷气能够保障内部的避免产生较高的温度保护了在运行的元器件,进而在嵌入轴槽外环加装有保持架能够保障驱动散热叶在进行高效运行时候能保持稳定状态,机体壳通过稳定杆再配合上衔接孔能够使得整体的机体在冷凝板连接一起进行同步的高效散热,提高了对装置的高效散热也避免内部的产生高温保护了元器件设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效散热结构分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螺栓孔-1、冷凝板-2、下连接件-3、连接基座-4、防尘网格-5、固定螺钉轴孔-6、上连接件-7、高效散热结构-8、驱动机体-9、连接轴-81、驱动散热叶-82、稳定杆-83、冷凝出气槽-84、衔接孔-85、嵌入轴槽-86、冷凝管-87、保持架-88、机体壳-8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螺栓孔1、冷凝板2、下连接件3、连接基座4、防尘网格5、固定螺钉轴孔6、上连接件7、高效散热结构8、驱动机体9,所述螺栓孔1与连接基座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驱动机体9下端与连接基座4上端相焊接,所述高效散热结构8后端嵌入安装于冷凝板2前端内,所述高效散热结构8后端与驱动机体9前端内相连接,所述冷凝板2四个角外侧设置有固定螺钉轴孔6,所述高效散热结构8由连接轴81、驱动散热叶82、稳定杆83、冷凝出气槽84、衔接孔85、嵌入轴槽86、冷凝管87、保持架88、机体壳89组成,所述连接轴81外环与嵌入轴槽86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连接轴81外环与驱动散热叶82内侧相连接,所述稳定杆83与衔接孔8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冷凝出气槽84后端与机体壳89前端相连接,所述嵌入轴槽86外环与保持架88内侧相粘合,所述冷凝管87与保持架88相连接,所述冷凝管87后端与机体壳89前端相贴合,所述上连接件7下端与驱动机体9上端相连接,所述防尘网格5外环与高效散热结构8内环相粘合,所述稳定杆83通过衔接孔85与冷凝板2前端相连接,所述机体壳89前端内环与防尘网格5外环相粘合,所述下连接件3上端与驱动机体9下端相连接,所述固定螺钉轴孔6后端与驱动机体9前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下连接件3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较好的防腐性,所述连接基座4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本专利所说的防尘网格5又叫“防风抑尘网”、“挡风墙”,是一种治理露天料场扬尘污染治理的环保工程,广泛用于散料港口、火电厂的燃料堆场、钢铁企业的原料燃料堆场,所述冷凝管87用作促成冷凝作用的实验室设备,起冷凝或回流作用,常由一里一外两玻璃管组成,较小的玻璃管贯穿较大的玻璃管。在进行使用时通过驱动机体9进行驱动带动着内连接的冷凝板2进行同步的运行,且在带动着连接轴81进行高效的转动并且连接着驱动散热叶82同步的运行,从而将内部的热气通过机体壳89上设置的出气槽84向外界排出,进一步的后端设置有的冷凝管87产生的冷气能够保障内部的避免产生较高的温度保护了在运行的元器件,进而在嵌入轴槽86外环加装有保持架88能够保障驱动散热叶82在进行高效运行时候能保持稳定状态,机体壳89通过稳定杆83再配合上衔接孔85能够使得整体的机体在冷凝板2连接一起进行同步的高效散热。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对于除湿内散热防护措施较差,导致长时间运行机体内部高温,使得内部元器件收到高温损坏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通过驱动机体进行驱动带动着内连接的冷凝板进行同步的运行,且在带动着连接轴进行高效的转动并且连接着驱动散热叶同步的运行,从而将内部的热气通过机体壳上设置的出气槽向外界排出,进一步的后端设置有的冷凝管产生的冷气能够保障内部的避免产生较高的温度保护了在运行的元器件,进而在嵌入轴槽外环加装有保持架能够保障驱动散热叶在进行高效运行时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螺栓孔(1)、冷凝板(2)、下连接件(3)、连接基座(4)、防尘网格(5)、固定螺钉轴孔(6)、上连接件(7)、高效散热结构(8)、驱动机体(9),所述螺栓孔(1)与连接基座(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驱动机体(9)下端与连接基座(4)上端相焊接,所述高效散热结构(8)后端嵌入安装于冷凝板(2)前端内,所述高效散热结构(8)后端与驱动机体(9)前端内相连接,所述冷凝板(2)四个角外侧设置有固定螺钉轴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螺栓孔(1)、冷凝板(2)、下连接件(3)、连接基座(4)、防尘网格(5)、固定螺钉轴孔(6)、上连接件(7)、高效散热结构(8)、驱动机体(9),所述螺栓孔(1)与连接基座(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驱动机体(9)下端与连接基座(4)上端相焊接,所述高效散热结构(8)后端嵌入安装于冷凝板(2)前端内,所述高效散热结构(8)后端与驱动机体(9)前端内相连接,所述冷凝板(2)四个角外侧设置有固定螺钉轴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除湿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散热结构(8)由连接轴(81)、驱动散热叶(82)、稳定杆(83)、冷凝出气槽(84)、衔接孔(85)、嵌入轴槽(86)、冷凝管(87)、保持架(88)、机体壳(89)组成,所述连接轴(81)外环与嵌入轴槽(86)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连接轴(81)外环与驱动散热叶(82)内侧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先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森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