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的配电柜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88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的配电柜散热结构,包括配电柜体,所述配电柜体前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门板,所述操作门板前端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显示屏,所述配电柜体顶面的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配电柜体内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气孔,所述配电柜体内位于所述分隔板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内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扇放置框,所述移动支架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网,所述配电柜体内底面位于所述移动支架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该装置方便搬运,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后续方便检修和维护,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的配电柜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的配电柜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配电柜内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基本需要装配众多元器件,而这些元器件在工作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热气,如果这些热气不能及时的排到配电柜外侧,则会导致配电柜内的元器件过热,从而导致元器件停止工作,严重则会导致元器件的损坏,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问题的配电柜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的配电柜散热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的配电柜散热结构,包括配电柜体,所述配电柜体前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门板,所述操作门板前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门板前端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显示屏,所述配电柜体顶面的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配电柜体内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气孔,所述配电柜体内位于所述分隔板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内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扇放置框,所述移动支架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网,所述配电柜体内底面位于所述移动支架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优选地,所述配电柜体底面靠近四个顶角的位置处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外圈的位置处设置有静音层;使得配电柜体移动更加方便。优选地,所述配电柜体顶面位于所述出风口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配电柜体顶面位于所述过滤网左、右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配电柜体之间焊接固定;能防止灰尘从顶部掉落。优选地,位于两侧的所述通气孔为斜孔,位于两侧的所述通气孔向所述配电柜体的内壁倾斜;能更好的对配电柜体内侧的各个位置进行通风。优选地,所述移动支架顶面向两侧倾斜设置,所述挡板顶面与所述移动支架的顶面齐平设置;在散热扇不运行的情况下,当有灰尘掉落到移动支架上,则灰尘会通过顶面滑落到堆积槽内。优选地,所述移动支架顶面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分隔板底面贴合设置;增加了移动支架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挡板与所述配电柜体之间形成了堆积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运行的情况下,将带有散热扇的移动支架放入配电柜体,在运行的情况下,散热扇的的风力将积存在配电柜体内侧的热气由顶部的出风口排出,实现内部的降温,设置在顶部的过滤网能防止外界的灰尘进行配电柜体,同时该装置的移动支架可以取出,然后对内部和移动支架进行清理或者更换,该装置方便搬运,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后续方便检修和维护,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移动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的配电柜散热结构,包括配电柜体1,所述配电柜体1前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门板101,所述操作门板101前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手柄102,所述操作门板101前端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显示屏103,所述配电柜体1顶面的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口104,所述配电柜体1内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板105,所述分隔板105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气孔106,所述配电柜体1内位于所述分隔板105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移动支架2,所述移动支架2内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扇放置框201,所述移动支架2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网202,所述配电柜体1内底面位于所述移动支架2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203。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配电柜体1底面靠近四个顶角的位置处设置有滚轮107,所述滚轮107外圈的位置处设置有静音层;使得配电柜体移动更加方便。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配电柜体1顶面位于所述出风口104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过滤网108,所述配电柜体1顶面位于所述过滤网108左、右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卡块109,所述卡块109与所述配电柜体1之间焊接固定;能防止灰尘从顶部掉落。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位于两侧的所述通气孔106为斜孔,位于两侧的所述通气孔106向所述配电柜体1的内壁倾斜;能更好的对配电柜体内侧的各个位置进行通风。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移动支架2顶面向两侧倾斜设置,所述挡板203顶面与所述移动支架2的顶面齐平设置;在散热扇不运行的情况下,当有灰尘掉落到移动支架上,则灰尘会通过顶面滑落到堆积槽内。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移动支架2顶面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分隔板105底面贴合设置;增加了移动支架的稳定性。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挡板203与所述配电柜体1之间形成了堆积槽20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运行的情况下,将带有散热扇的移动支架放入配电柜体,在运行的情况下,散热扇的的风力将积存在配电柜体内侧的热气由顶部的出风口排出,实现内部的降温,设置在顶部的过滤网能防止外界的灰尘进行配电柜体,同时该装置的移动支架可以取出,然后对内部和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用的配电柜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体,所述配电柜体前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门板,所述操作门板前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门板前端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显示屏,所述配电柜体顶面的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配电柜体内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气孔,所述配电柜体内位于所述分隔板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内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扇放置框,所述移动支架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网,所述配电柜体内底面位于所述移动支架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的配电柜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柜体,所述配电柜体前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门板,所述操作门板前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门板前端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显示屏,所述配电柜体顶面的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配电柜体内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气孔,所述配电柜体内位于所述分隔板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内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散热扇放置框,所述移动支架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分隔网,所述配电柜体内底面位于所述移动支架两侧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用的配电柜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体底面靠近四个顶角的位置处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外圈的位置处设置有静音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用的配电柜散热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斌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益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