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盖搭接结构改进的D-sub高密度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83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3
后盖搭接结构改进的D‑sub高密度连接器,端子(1)包括折弯成直角结构的下段(11)和上段(12);塑胶主体(2)顶部的结合面上均布有下插孔(23),并且在结合面边缘设置有定位槽(21),而且在塑胶主体(2)顶部的结合面边缘凹入有卡扣槽(22);对应的,塑胶后盖(3)内侧结合面上均布有上插孔(33),在结合面边缘固定有与定位槽(21)对应配合的定位柱(31),同时,在塑胶后盖(3)内侧结合面底侧边缘突出固定有与卡扣槽(22)对应配合的卡扣边(32)。改变塑胶主体与后盖的搭配方式,为实现整个产品自动化组装创造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装配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盖搭接结构改进的D-sub高密度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d-sub连接器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后盖搭接结构改进的D-sub高密度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d-sub连接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连接器产品。d-sub连接器生产设计的d-sub连接器具有多种型号、选项及附件,是一类非常经济的互连解决方案。包括高低频混装、大电流和高密度的d-sub连接器,d-sub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鱼叉形板锁、后盖和多个导电端子;装配后鱼叉形板锁被限定在限位机构内,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d-sub连接器因为鱼叉形板锁定位不可靠、容易转动而带来的脚部高低不一的问题。D-Sub接口典型应用的是VGA(DA15母头)、并口(DB25母头)、COM串口(DE9公头、RS232)。d-sub连接器作为工业标准型连接器,应用于ni的多款c系列模块。在很大程度上,d-sub附件的差异仅仅在于连接器的针数。d-sub系列中扩展增加了新的经济型连接器产品。现有技术中,这种新系列面向日益增长的仅需较少拔插次数应用,如机顶盒、控制装置和电表设备中,对于d-sub系列连接器的应用要求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后盖搭接结构改进的D-sub高密度连接器,包括端子(1)、塑胶主体(2)和塑胶后盖(3);其特征在于,端子(1)包括折弯成直角结构的下段(11)和上段(12);塑胶主体(2)顶部的结合面上均布有下插孔(23),并且在结合面边缘设置有定位槽(21),而且在塑胶主体(2)顶部的结合面边缘凹入有卡扣槽(22);对应的,塑胶后盖(3)内侧结合面上均布有上插孔(33),在结合面边缘固定有与定位槽(21)对应配合的定位柱(31),同时,在塑胶后盖(3)内侧结合面底侧边缘突出固定有与卡扣槽(22)对应配合的卡扣边(32)。/n

【技术特征摘要】
1.后盖搭接结构改进的D-sub高密度连接器,包括端子(1)、塑胶主体(2)和塑胶后盖(3);其特征在于,端子(1)包括折弯成直角结构的下段(11)和上段(12);塑胶主体(2)顶部的结合面上均布有下插孔(23),并且在结合面边缘设置有定位槽(21),而且在塑胶主体(2)顶部的结合面边缘凹入有卡扣槽(22);对应的,塑胶后盖(3)内侧结合面上均布有上插孔(33),在结合面边缘固定有与定位槽(21)对应配合的定位柱(31),同时,在塑胶后盖(3)内侧结合面底侧边缘突出固定有与卡扣槽(22)对应配合的卡扣边(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搭接结构改进的D-sub高密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1)的下段(11)的长度不小于塑胶主体(2)的高度,端子(1)的上段(12)的长度不小于塑胶后盖(3)顶部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搭接结构改进的D-sub高密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塑胶主体(2)与塑胶后盖(3)的结合面为相互配合的阶梯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搭接结构改进的D-sub高密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下插孔(23)和上插孔(33)口沿呈锥形导向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搭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盛刘包根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维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