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或卧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59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或卧式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连接的塑件和胶壳,所述的塑件远离胶壳的一端插入有接触针,胶壳远离塑件的一端插入有与接触针配合的端子线束,接触针的外端设置为立式安装的齐头结构,齐头结构沿接触针插入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出一个齐头焊接部、或设置为卧式安装的延伸焊接部结构,延伸焊接部结构沿接触针插入的反方向延伸出,接触针的内端设置为U型开口结构,端子线束内端的端子卡入在该U型开口结构内,胶壳的外端开设有插入端子用的端子导向槽,端子向一侧开设有端子支撑槽,端子导向槽内设置有插入到该端子支撑槽内用的支撑块;效果:结构新颖,牢固,接触针与端子接触紧密,稳定性好,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或卧式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立式或卧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同类连接器,其接触针的插接端插入在端子的端子孔内,容易松动,稳定性差。另外,结构简单,安装的时候,容易受到空间环境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式或卧式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措施:一种立式或卧式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连接的塑件和胶壳,所述的塑件远离胶壳的一端插入有接触针,胶壳远离塑件的一端插入有与接触针配合的端子线束,接触针的外端设置为立式安装的齐头结构,齐头结构沿接触针插入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出一个齐头焊接部、或设置为卧式安装的延伸焊接部结构,延伸焊接部结构沿接触针插入的反方向延伸出,接触针的内端设置为U型开口结构,端子线束内端的端子卡入在该U型开口结构内,胶壳的外端开设有插入端子用的端子导向槽,端子向一侧开设有端子支撑槽,端子导向槽内设置有插入到该端子支撑槽内用的支撑块;所述的塑件远离接触针的一端插入有两片定位作用的定位片,定位片和接触针的插接端均设置有过盈配合连接用的凸起泡点,定位片和接触针与塑件之间均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的端子的外壁上向外翻起一个卡钩,端子导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卡钩配合的卡扣;所述的塑件上开设有卡孔,胶壳上设置有一块弹性压板,弹性压板的上部设置有卡入到卡孔内用的卡块;所述的塑件的内端开设有胶壳导向槽,胶壳的内端设置有与胶壳导向槽配合的导向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用,生产成本低,结构新颖,牢固,不易松动,接触针与端子接触紧密,稳定性好,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根据安装环境,可以选择立式安装结构或卧式安装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卧式塑件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A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B-B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卧式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卧式端子插入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卧式塑件与胶壳插接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卧式插接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卧式塑件与胶壳插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立式塑件外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图9的A-A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图9的B-B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立式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立式塑件与胶壳插接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立式塑件与胶壳插接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立式插接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立式或卧式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连接的塑件1和胶壳2,所述的塑件1远离胶壳2的一端插入有接触针3,胶壳2远离塑件1的一端插入有与接触针3配合的端子线束4,接触针3的外端设置为立式安装的齐头结构3-2,齐头结构3-2沿接触针3插入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出一个齐头焊接部、或设置为卧式安装的延伸焊接部结构3-1,延伸焊接部结构3-1沿接触针3插入的反方向延伸出,接触针3的内端设置为U型开口结构3-3,端子线束4内端的端子4-1卡入在该U型开口结构3-3内,胶壳2的外端开设有插入端子4-1用的端子导向槽2-1,端子4-1向一侧开设有端子支撑槽4-2,端子导向槽2-1内设置有插入到该端子支撑槽4-2内用的支撑块2-2。如图1-8所示,该结构适宜于卧式安装。如图4和图5所示,装配的时候,接触针3插入到塑件1内,端子线束4的端子4-1插入到胶壳2内,胶壳2内的支撑块2-2滑入到端子4-1的端子支撑槽4-2内,可以将端子4-1支撑开一个距离。塑件1和胶壳2相互插接的时候,被撑开一个距离的端子4-1插入到接触针3的U型开口结构3-3内,接触更加的紧密,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同时卡钩4-3钩持到卡扣2-3上,可以防止端子4-1脱落。塑件1和胶壳2相互插接的时候,按压下弹性压板2-4,插接好后,松开弹性压板2-4,弹性压板2-4上的卡块2-5即可卡入到塑件1的卡孔1-2内,防止塑件1与胶壳2之间的脱落。如图9-15所示,该结构适宜于立式安装。所述的塑件1远离接触针3的一端插入有两片定位作用的定位片5,定位片5和接触针3的插接端均设置有过盈配合连接用的凸起泡点,定位片5和接触针3与塑件1之间均采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的端子4-1的外壁上向外翻起一个卡钩4-3,端子导向槽2-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卡钩4-3配合的卡扣2-3。所述的塑件1上开设有卡孔1-2,胶壳2上设置有一块弹性压板2-4,弹性压板2-4的上部设置有卡入到卡孔1-2内用的卡块2-5。所述的塑件1的内端开设有胶壳导向槽1-1,胶壳2的内端设置有与胶壳导向槽1-1配合的导向板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或卧式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连接的塑件(1)和胶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件(1)远离胶壳(2)的一端插入有接触针(3),胶壳(2)远离塑件(1)的一端插入有与接触针(3)配合的端子线束(4),接触针(3)的外端设置为立式安装的齐头结构(3-2),齐头结构(3-2)沿接触针(3)插入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出一个齐头焊接部、或设置为卧式安装的延伸焊接部结构(3-1),延伸焊接部结构(3-1)沿接触针(3)插入的反方向延伸出,接触针(3)的内端设置为U型开口结构(3-3),端子线束(4)内端的端子(4-1)卡入在该U型开口结构(3-3)内,胶壳(2)的外端开设有插入端子(4-1)用的端子导向槽(2-1),端子(4-1)向一侧开设有端子支撑槽(4-2),端子导向槽(2-1)内设置有插入到该端子支撑槽(4-2)内用的支撑块(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或卧式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连接的塑件(1)和胶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件(1)远离胶壳(2)的一端插入有接触针(3),胶壳(2)远离塑件(1)的一端插入有与接触针(3)配合的端子线束(4),接触针(3)的外端设置为立式安装的齐头结构(3-2),齐头结构(3-2)沿接触针(3)插入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出一个齐头焊接部、或设置为卧式安装的延伸焊接部结构(3-1),延伸焊接部结构(3-1)沿接触针(3)插入的反方向延伸出,接触针(3)的内端设置为U型开口结构(3-3),端子线束(4)内端的端子(4-1)卡入在该U型开口结构(3-3)内,胶壳(2)的外端开设有插入端子(4-1)用的端子导向槽(2-1),端子(4-1)向一侧开设有端子支撑槽(4-2),端子导向槽(2-1)内设置有插入到该端子支撑槽(4-2)内用的支撑块(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或卧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锡新林锡旭刘祚杰李浩魏西朋林旭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仕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