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826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隔热层。通过启动水泵可将蓄水箱中的冷水进入到循环水管中,并最终再次进入到蓄水箱中,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冷水一直在循环水管中流动,可将散热箱中的热量吸收,在第一气泵的作用下将设备内部的热量吸走,在第二气泵的作用下,将散热箱内腔中的冷气吹入到设备中,通过一边为设备输入冷气,一边将其内部热量吸走,可及时快速地对其降温,通过循环水管在散热箱的内腔中呈多段叠加设计,可使更多的冷水在散热箱内腔中的流动,从而可增加吸收热量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具体为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
技术介绍
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设备內部的空气流通缓慢,不能及时将热量排出时,就会给设备带来损害,严重的会直接导致设备停止运行,耽误工作。现有的机电设备的散热方式,是在设备中安装风扇,将设备内部的热量排出,但是该方式散热效果缓慢,不能及时快速地进行降温,导致降温效率达不到要求,而使设备被烧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具备可及时快速地对设备进行降温,提高降温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散热方式的散热效果缓慢,不能及时快速地进行降温,导致降温效率达不到要求,而使设备被烧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隔热层,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进水端贯穿蓄水箱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内腔的底部,所述循环水管的出水端分别贯穿散热箱的顶部、散热箱的内腔和蓄水箱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内腔的顶部,所述循环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散热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隔热层,所述散热箱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气管和输冷管,所述排气管的出气端贯穿散热箱的右侧面和顶面并延伸至散热箱的外部,所述输冷管的进气端贯穿散热箱的右侧面并延伸至第二隔热层的内腔,所述排气管和输冷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层内腔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隔热层内腔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泵位于蓄水箱和散热箱的外部,所述蓄水箱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的底部贯穿蓄水箱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内腔的顶部,所述蓄水箱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右端贯穿蓄水箱的左侧面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的内腔,所述排水管的左端螺纹套接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二隔热层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循环水管固定贯穿固定座,所述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位于散热箱的外部,所述散热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部贯穿散热箱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二隔热层的内腔,所述进气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盖,所述散热箱的正面设有第一控制器,所述散热箱和蓄水箱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万向轮。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左侧面还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一拉杆,一对所述第一拉杆上均螺纹贯穿有螺栓,所述第一拉杆的顶部活动插接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呈U形,所述第二拉杆上设有两组分别与一对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每组所述螺纹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拉杆的横杆上固定套接有辅助套,所述辅助套为橡胶辅助套,所述辅助套的外表面设有突起纹路,所述突起纹路热压在辅助套的外表面。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二隔热层内腔中的循环水管为多段叠加,且每段所述循环水管均从上至下呈倾斜状,位于所述第二隔热层内腔中的循环水管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热层。优选的,位于所述散热箱和蓄水箱底部的万向轮的数量均为三个,位于所述散热箱底部的三个万向轮中的两个位于散热箱底部的右侧,另一个所述万向轮位于散热箱底部左侧的中间,位于所述蓄水箱底部的三个万向轮中的两个位于蓄水箱底部的左侧,另一个所述万向轮位于蓄水箱底部右侧的中间,位于所述散热箱底部右侧两个万向轮和位于蓄水箱底部左侧的两个万向轮均为可锁定式万向轮,每个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散热箱和蓄水箱的底部通过伸缩杆与万向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排气管和输冷管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固定板和磁铁,所述固定板和磁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位于磁铁的左侧,所述固定板和磁铁的纵截面均呈圆形。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层内腔的底部和排水管均呈倾斜状,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和第一隔热层内腔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按键和指示灯,所述第二气泵、第一气泵和水泵均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箱内还设置有加速冷却装置,所述加速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在所述输冷管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杆一端与所述散热箱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另一端设置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杆转动连接;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输冷管左侧;转盘,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转盘正面远离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柱;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所述第二固定杆一端与所述散热箱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下端设置有扇形齿轮,所述摆杆上端延伸至所述转盘处并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摆杆上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连接;支撑板,所述固定座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滑动式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扇形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滑杆正面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端,所述第二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设置若干叶片,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靠近所述叶片处设置有螺纹;导轨,所述散热箱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中心设置第一螺纹孔,所述移动板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转轴螺纹连接。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箱内壁,用于检测所述散热箱内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箱外壁,用于检测所述散热箱外部的环境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内,用于检测所述排气管内的温度;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输冷管内,用于检测所述输冷管内的温度;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蓄水箱内,用于检测所述蓄水箱内的温度;流速调节装置,所述流速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水泵上,用于调节所述水泵输出端的流速;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箱外壁,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速调节装置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五温度传感器控制所述流速调节装置工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散热箱内的温度大于预设最高温度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工作,基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水泵启动时,所述散热箱内产生的总热量:QC=C1·ρ1·V1·(TY-T2)(1)其中,QC为所述水泵启动时,所述散热箱内产生的总热量,C1为所述散热箱内空气的比热容,ρ1为所述散热箱内空气的密度,V1为所述散热箱的体积,T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包括散热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蓄水箱(23),所述蓄水箱(2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隔热层(20),所述蓄水箱(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管(10),所述循环水管(10)的进水端贯穿蓄水箱(23)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底部,所述循环水管(10)的出水端分别贯穿散热箱(1)的顶部、散热箱(1)的内腔和蓄水箱(23)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顶部,所述循环水管(10)上设有水泵(11),所述散热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隔热层(2),所述散热箱(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气管(7)和输冷管(28),所述排气管(7)的出气端贯穿散热箱(1)的右侧面和顶面并延伸至散热箱(1)的外部,所述输冷管(28)的进气端贯穿散热箱(1)的右侧面并延伸至第二隔热层(2)的内腔,所述排气管(7)和输冷管(28)上分别设有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包括散热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蓄水箱(23),所述蓄水箱(2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隔热层(20),所述蓄水箱(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管(10),所述循环水管(10)的进水端贯穿蓄水箱(23)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底部,所述循环水管(10)的出水端分别贯穿散热箱(1)的顶部、散热箱(1)的内腔和蓄水箱(23)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顶部,所述循环水管(10)上设有水泵(11),所述散热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隔热层(2),所述散热箱(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气管(7)和输冷管(28),所述排气管(7)的出气端贯穿散热箱(1)的右侧面和顶面并延伸至散热箱(1)的外部,所述输冷管(28)的进气端贯穿散热箱(1)的右侧面并延伸至第二隔热层(2)的内腔,所述排气管(7)和输冷管(28)上分别设有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8),所述水泵(11)位于蓄水箱(23)和散热箱(1)的外部,所述蓄水箱(23)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加注管(17),所述加注管(17)的底部贯穿蓄水箱(23)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顶部,所述蓄水箱(23)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的右端贯穿蓄水箱(23)的左侧面并延伸至第一隔热层(20)的内腔,所述排水管(21)的左端螺纹套接有第一密封盖(22),所述第二隔热层(2)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5),所述循环水管(10)固定贯穿固定座(25),所述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3)位于散热箱(1)的外部,所述散热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的底部贯穿散热箱(1)的顶部并延伸至第二隔热层(2)的内腔,所述进气管(9)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盖(8),所述散热箱(1)的正面设有第一控制器(27),所述散热箱(1)和蓄水箱(23)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一组万向轮(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3)的左侧面还固定安装有一对第一拉杆(19),一对所述第一拉杆(19)上均螺纹贯穿有螺栓(16),所述第一拉杆(19)的顶部活动插接有第二拉杆(14),所述第二拉杆(14)呈U形,所述第二拉杆(14)上设有两组分别与一对螺栓(16)相适配的螺纹孔(15),每组所述螺纹孔(1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拉杆(14)的横杆上固定套接有辅助套(13),所述辅助套(13)为橡胶辅助套,所述辅助套(13)的外表面设有突起纹路,所述突起纹路热压在辅助套(13)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隔热层(2)内腔中的循环水管(10)为多段叠加,且每段所述循环水管(10)均从上至下呈倾斜状,位于所述第二隔热层(2)内腔中的循环水管(10)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热层(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散热箱(1)和蓄水箱(23)底部的万向轮(24)的数量均为三个,位于所述散热箱(1)底部的三个万向轮(24)中的两个位于散热箱(1)底部的右侧,另一个所述万向轮(24)位于散热箱(1)底部左侧的中间,位于所述蓄水箱(23)底部的三个万向轮(24)中的两个位于蓄水箱(23)底部的左侧,另一个所述万向轮(24)位于蓄水箱(23)底部右侧的中间,位于所述散热箱(1)底部右侧两个万向轮(24)和位于蓄水箱(23)底部左侧的两个万向轮(24)均为可锁定式万向轮,每个所述万向轮(2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散热箱(1)和蓄水箱(23)的底部通过伸缩杆与万向轮(2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7)和输冷管(28)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固定板(5)和磁铁(4),所述固定板(5)和磁铁(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位于磁铁(4)的左侧,所述固定板(5)和磁铁(4)的纵截面均呈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底部和排水管(21)均呈倾斜状,所述排水管(21)的底部和第一隔热层(20)内腔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第一控制器(27)上设有显示屏、按键和指示灯,所述第二气泵(3)、第一气泵(6)和水泵(11)均与第一控制器(27)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1)内还设置有加速冷却装置,所述加速冷却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杆(29),所述第一固定杆(29)设置在所述输冷管(28)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杆(29)一端与所述散热箱(1)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9)另一端设置第一转轴(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康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埃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