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辐射风扇加热元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红外加热应用
,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辐射风扇加热元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但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步消耗,能源的成本越来越高,为此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对能源的更高效利用迫在眉睫。同时,人们对生产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相同能源条件下,舒适性成为了首选。目前,生活中电加热设备主要是电热风扇是纯粹的电阻丝加热,耗电量巨大,加热范围小;同时其红外辐射波长较短,对人体损伤性大,人体舒适性差。界面加热主要是高辐射材料表面加热,例如纯碳化硅、碳管等。但是其辐射率已经达到了常规加热极限(红外辐射率95%)。为了进一步增强加热,热传导热对流等加热原理必须引入并良好的应用。但是碳材料红外辐射有着本身的优势,可以辐射8-16μm的红外波,人体舒适感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红外辐射风扇加热元件,该红外辐射加热元件,通过合理设计红外散热涂层的材料堆叠结构实现了热量的多级传递,为界面长程传热提供了可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辐射风扇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由加热灯丝、惰性气体、密封玻璃管以及红外辐射涂层构成。所述加热丝密封在玻璃管内部,由惰性气体保护,所述加热涂层紧密结合在玻璃管外表面。所述红外辐射涂层以聚铝硅盐层作为底层界面融合层,碳化硅层作为中间层兼红外辐射层,可石墨化高分子层作为上层兼铆钉固定层,球形石墨烯贯穿三层结构并作为红外辐射和对流层。所述球形石墨烯尺寸为1~3μm,由底层、中间层和上层组成的三层结构的总厚度不超过球形石墨烯尺寸的1/4;上层的厚度小于三层结构总厚度的1/10。所述红外辐射涂层利用离心喷涂的方式形成层层组装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红外辐射风扇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辐射加热元件由加热灯丝、惰性气体、密封玻璃管以及红外辐射涂层构成。所述加热丝密封在玻璃管内部,由惰性气体保护,所述加热涂层紧密结合在玻璃管外表面。所述红外辐射涂层以聚铝硅盐层作为底层界面融合层,碳化硅层作为中间层兼红外辐射层,可石墨化高分子层作为上层兼铆钉固定层,球形石墨烯贯穿三层结构并作为红外辐射和对流层。所述球形石墨烯尺寸为1~3μm,由底层、中间层和上层组成的三层结构的总厚度不超过球形石墨烯尺寸的1/4;上层的厚度小于三层结构总厚度的1/10。所述红外辐射涂层利用离心喷涂的方式形成层层组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外辐射风扇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石墨化高分子层由可石墨化高分子构成,所述可石墨化高分子选自分子量为3000-30000的聚酰亚胺、沥青、或聚丙烯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外辐射风扇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铝硅盐层为长石(K2O·Al2O3·6SiO2)层、云母(K2O·2Al2O3·6SiO2·2H2O)层、高岭土(Al2O3·2SiO2·22H2O)层、沸石(Na2O·Al2O3·3SiO2·22H2O)层或石榴石(3CaO·Al2O3·3SiO2)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外辐射风扇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层为超支化碳硅烷,其分子量为2000-10000,支化度为1.1-2,所述超支化碳硅烷选自聚酰亚胺、沥青、聚丙烯腈等。
技术研发人员:韩金,仇涛磊,马佳奇,冯祎平,钟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