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73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包括:底座、磁芯保护壳、磁芯、隔板部、和线圈,所述磁芯保护壳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磁芯保护壳内部的环形槽中,所述磁芯保护壳的顶部突出地形成有多个径向突棱,所述隔板部包括中心柱以及沿所述中心柱周向均匀布置的径向隔板,所述径向隔板与所述径向突棱一一对应的设置并卡接,所述磁芯保护壳的外部缠绕有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卡扣方式实现了个产品的完全结构固定,磁芯保护壳采用可插拔方式隔离实现绕组间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结构保证,对多绕组产品可实现电气间隙距离及爬电距离的标准控制,可有效增大护壳抗变形力度及护壳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如共模电感、差共模一体电感、三相电感等)制作时以底板、隔板、通过点胶的方式固定制作而成,胶容易脱落、破裂,及胶固化后因拉力容易造成底板翘起(不平)造成产品装配、电性接触不良等;产品绕制铜线时因电气间隙距离及爬电距离标准,需要在磁环上增加隔离措施(如扎扎带等)后才能绕线。此外,产品如涉及多绕组(如共模电感、差共模一体电感、三相电感)制作无法有效的达到正确的电气间隙距离及爬电距离。此外,护壳与底座结构零散,无法有效定位;磁芯护壳容易破裂、变形,造成产品不良;产品加工工时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包括:底座、磁芯保护壳、磁芯、隔板部、和线圈,所述磁芯保护壳与所述底座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磁芯保护壳内部的环形槽中,所述磁芯保护壳的顶部突出地形成有多个径向突棱,所述隔板部包括中心柱以及沿所述中心柱周向均匀布置的径向隔板,所述径向隔板与所述径向突棱一一对应的设置并卡接,所述磁芯保护壳的外部缠绕有线圈。优选地,所述径向突棱的朝向所述隔板部的一侧形成有突棱卡槽,所述径向隔板卡在所述突棱卡槽中。优选地,所述磁芯保护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配合的卡臂。优选地,所述磁芯保护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径向隔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卡块配合的隔板卡块。优选地,所述磁芯保护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护壳卡槽,所述卡臂卡在所述保护壳卡槽中。优选地,所述卡臂包括用于与所述保护壳卡槽配合的卡板。优选地,所述径向隔板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卡臂的缺口。优选地,所述磁芯保护壳包括上环状壳体和下环状壳体,所述上环状壳体和下环状壳体的结合位置形成有台阶状卡合结构。优选地,所述径向突棱的个数为2-4个。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通过卡扣方式,使磁芯保护壳、隔板部、底座紧密的扣在一起,实现了整个产品的完全结构固定;磁芯保护壳采用可插拔方式隔离,实现绕组间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结构保证,对多绕组产品可实现电气间隙距离及爬电距离的标准控制,有利产品一致性的稳定,同时达到产品漏感一致性,使产品批量化有保障,且有利于产品实现自动化设备加工;此外,还可实现XYZ轴三方向结构固定,不再依靠沾接胶固定,可利用线圈弧形结构设计护壳侧面为弧形,有效增大护壳抗变形力度及护壳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未安装线圈时的示意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的剖视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底座;2、磁芯保护壳;3、磁芯;4、隔板部;5、线圈;6、环形槽;7、径向突棱;8、中心柱;9、径向隔板;10、突棱卡槽;11、第一卡块;12、卡臂;13、第二卡块;14、隔板卡块;15、保护壳卡槽;16、上环状壳体;17、下环状壳体;18、台阶状卡合结构;19、卡板;20、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特别适用于针对非晶、纳米晶磁芯易变形、易破裂而设计护壳保护,主要用于纳米晶、非晶磁环及空心线圈滤波电感。将广泛应用于车载滤波电感、光伏滤波电感、等离子技术设备、雷击设备等高要求特种设备上。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磁芯保护壳2、磁芯3、隔板部4、和线圈5,所述磁芯保护壳2与所述底座1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磁芯3设置在所述磁芯保护壳2内部的环形槽6中,所述磁芯保护壳2的顶部突出地形成有多个径向突棱7,所述隔板部4包括中心柱8以及沿所述中心柱8周向均匀布置的径向隔板9,所述径向隔板9与所述径向突棱7一一对应的设置并卡接,所述磁芯保护壳2的外部缠绕有线圈5。其中,径向突棱7及隔板部4使电气间隙距离及爬电距离的到保证。优选地,所述径向突棱7的个数为2-4个。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通过卡扣方式,使磁芯保护壳2、隔板部4、底座1紧密的扣在一起,实现了整个产品的完全结构固定,避免了护壳与底座结构零散,无法有效定位的问题;磁芯保护壳2采用可插拔方式隔离,实现绕组间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结构保证,对多绕组产品可实现电气间隙距离及爬电距离的标准控制,有利产品一致性的稳定,同时达到产品漏感一致性,使产品批量化有保障,且有利于产品实现自动化设备加工;此外,还可实现XYZ轴三方向结构固定,不再依靠贴接,避免了采用胶固定胶容易脱落、破裂,及胶固化后因拉力容易造成底板翘起(不平)造成产品装配、电性接触不良等问题;可利用线圈弧形结构设计护壳侧面为弧形,有效增大护壳抗变形力度及护壳结构强度,避免了磁芯护壳容易破裂、变形,造成产品不良的问题。优选地,所述径向突棱7的朝向所述隔板部4的一侧形成有突棱卡槽10,所述径向隔板9卡在所述突棱卡槽10中。优选地,所述磁芯保护壳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块1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11配合的卡臂12,用于将磁芯保护壳2与底座1卡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磁芯保护壳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块13,所述径向隔板9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卡块13配合的隔板卡块14,以实现对隔板部4的轴向固定。优选地,所述磁芯保护壳2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护壳卡槽15,所述卡臂12卡在所述保护壳卡槽15中,用于实现对磁芯保护壳2的周向定位。优选地,所述卡臂12包括用于与所述保护壳卡槽15配合的卡板19,这样可更好地实现周向定位效果。优选地,所述径向隔板9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卡臂12的缺口20,这样,可避让卡臂12。优选地,所述磁芯保护壳2包括上环状壳体16和下环状壳体17,所述上环状壳体16和下环状壳体17的结合位置形成有台阶状卡合结构18,以增加爬电距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磁芯保护壳(2)、磁芯(3)、隔板部(4)、和线圈(5),所述磁芯保护壳(2)与所述底座(1)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磁芯(3)设置在所述磁芯保护壳(2)内部的环形槽(6)中,所述磁芯保护壳(2)的顶部突出地形成有多个径向突棱(7),所述隔板部(4)包括中心柱(8)以及沿所述中心柱(8)周向均匀布置的径向隔板(9),所述径向隔板(9)与所述径向突棱(7)一一对应的设置并卡接,所述磁芯保护壳(2)的外部缠绕有线圈(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磁芯保护壳(2)、磁芯(3)、隔板部(4)、和线圈(5),所述磁芯保护壳(2)与所述底座(1)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磁芯(3)设置在所述磁芯保护壳(2)内部的环形槽(6)中,所述磁芯保护壳(2)的顶部突出地形成有多个径向突棱(7),所述隔板部(4)包括中心柱(8)以及沿所述中心柱(8)周向均匀布置的径向隔板(9),所述径向隔板(9)与所述径向突棱(7)一一对应的设置并卡接,所述磁芯保护壳(2)的外部缠绕有线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突棱(7)的朝向所述隔板部(4)的一侧形成有突棱卡槽(10),所述径向隔板(9)卡在所述突棱卡槽(1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保护壳(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块(1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11)配合的卡臂(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电气防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雄吴雁行朱卫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平远雅玛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