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型低频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72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灌注型低频变压器,其包括骨架、绕制于该骨架上的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及安装于该骨架外围的硅钢片模组,骨架安装于胶壳内,且该胶壳内灌注有可固化的环氧树脂绝缘胶,该环氧树脂绝缘胶包裹着该骨架、初级铜线、次级铜线以及硅钢片模组,以形成一个整体,且环氧树脂绝缘胶将硅钢片模组与骨架、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分隔开,以此不需要在骨架的骨墙上贴绝缘胶纸,也能够满足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之间的安全爬电距离,省掉了贴绝缘胶纸的步骤,简化生产工艺,提高效率;由于环氧树脂绝缘胶还包裹着该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避免该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外露,以此不需要在该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外围包绝缘胶纸,简化生产工艺,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型低频变压器
:本技术涉变压器产品
,特指一种灌注型低频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铜线、次级铜线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随着人工成本的增高,智能制造呼之欲出!而传统的变压器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实现自动化生产存在以下障碍:一是需在骨架的骨墙上贴绝缘胶纸才能滿足初级铜线同次级铜线之间的安全爬电距离,导致产品生产繁琐,效率低下;二是传统变压器的铜线绕组必须包绝缘胶纸的,否则铜线会裸露在外面,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三是传统变压器的防潮效果差,防振动效果也不够理想。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灌注型低频变压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灌注型低频变压器,其包括骨架、绕制于该骨架上的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以及安装于该骨架外围的硅钢片模组,所述骨架安装于胶壳内,且该胶壳内灌注有可固化的环氧树脂绝缘胶,该环氧树脂绝缘胶包裹着该骨架、初级铜线、次级铜线以及硅钢片模组,以形成一个整体,且环氧树脂绝缘胶将硅钢片模组与骨架、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分隔开。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胶壳四周内壁均成型有用于对硅钢片模组进行限位的凸筋,该凸筋上端具有引导斜面;所述硅钢片模组与该凸筋接触,并与胶壳四周内壁形成有间隔,该环氧树脂绝缘胶通过该间隔延伸至该胶壳内腔底部。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化后的环氧树脂绝缘胶上端面与所述胶壳上端面齐平。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骨架上成型有骨墙及位于该骨墙两侧的第一凸墙和第二凸墙,该第一凸墙与骨墙之间形成第一绕线槽,该第二凸墙与骨墙之间形成第二绕线槽,所述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分别绕制于该第一绕线槽和第二绕线槽中;所述第一凸墙和第二凸墙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供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的线头穿过的第一出线槽和第二出线槽,该第一出线槽和第二出线槽的底部分别延伸到第一绕线槽和第二绕线槽的底部,所述第一凸墙和第二凸墙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该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上端分别穿过该环氧树脂绝缘胶伸出于该环氧树脂绝缘胶上端外。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线槽和第二出线槽的底部均设置成斜面。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胶壳内腔底部还成型有一槽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胶壳内灌注有可固化的环氧树脂绝缘胶,该环氧树脂绝缘胶包裹着该骨架、初级铜线、次级铜线以及硅钢片模组,以形成一个整体,不仅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环氧树脂绝缘胶将硅钢片模组与骨架、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分隔开,以此不需要在骨架的骨墙上贴绝缘胶纸,也能够滿足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之间的安全爬电距离,省掉了贴绝缘胶纸的步骤,简化生产工艺,提高效率,便于自动化生产;由于环氧树脂绝缘胶还包裹着该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避免该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外露,以此不需要在该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外围包绝缘胶纸,简化生产工艺,提高效率,便于自动化生产;另外,环氧树脂绝缘胶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能够将变压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更快地散发出去,使得同等规格尺寸可以做更大的功率;再者,由于环氧树脂绝缘胶包裹着该骨架、初级铜线、次级铜线以及硅钢片模组,以形成一个整体,以此还能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对于防振动也有很好的效果,从而也能增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未灌注环氧树脂绝缘胶);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胶壳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4所示,为一种灌注型低频变压器,其包括骨架1、绕制于该骨架1上的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以及安装于该骨架1外围的硅钢片模组2,所述骨架1安装于胶壳4内,且该胶壳4内灌注有可固化的环氧树脂绝缘胶3,该环氧树脂绝缘胶3包裹着该骨架1、初级铜线、次级铜线以及硅钢片模组2,以形成一个整体,且环氧树脂绝缘胶3将硅钢片模组2与骨架1、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分隔开。本技术在胶壳4内灌注有可固化的环氧树脂绝缘胶3,该环氧树脂绝缘胶3包裹着该骨架1、初级铜线、次级铜线以及硅钢片模组2,以形成一个整体,不仅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环氧树脂绝缘胶3将硅钢片模组2与骨架1、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分隔开,以此不需要在骨架1的骨墙上贴绝缘胶纸,也能够滿足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之间的安全爬电距离,省掉了贴绝缘胶纸的步骤,简化生产工艺,提高效率,便于自动化生产;由于环氧树脂绝缘胶3还包裹着该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避免该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外露,以此不需要在该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外围包绝缘胶纸,简化生产工艺,提高效率,便于自动化生产;另外,环氧树脂绝缘胶3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能够将变压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更快地散发出去,使得同等规格尺寸可以做更大的功率;再者,由于环氧树脂绝缘胶3包裹着该骨架1、初级铜线、次级铜线以及硅钢片模组2,以形成一个整体,以此还能起到很好的防潮作用,对于防振动也有很好的效果,从而也能增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所述胶壳4四周内壁均成型有用于对硅钢片模组2进行限位的凸筋41,该凸筋41上端具有引导斜面,该硅钢片模组2可沿该凸筋41上端的引导斜面压入胶壳内,装配更加方便;所述硅钢片模组2与该凸筋41接触,并与胶壳4四周内壁形成有间隔,该环氧树脂绝缘胶3通过该间隔延伸至该胶壳4内腔底部,该该凸筋41与硅钢片模组2抵压,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固化后的环氧树脂绝缘胶3上端面与所述胶壳4上端面齐平,保证产品更加美观。所述骨架1上成型有骨墙11及位于该骨墙11两侧的第一凸墙12和第二凸墙13,该第一凸墙12与骨墙11之间形成第一绕线槽14,该第二凸墙13与骨墙11之间形成第二绕线槽15,所述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分别绕制于该第一绕线槽14和第二绕线槽15中;所述第一凸墙12和第二凸墙13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供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的线头穿过的第一出线槽121和第二出线槽131,该第一出线槽121和第二出线槽131的底部分别延伸到第一绕线槽14和第二绕线槽15的底部,所述第一凸墙12和第二凸墙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引脚120和第二引脚130,该第一引脚120和第二引脚130上端分别穿过该环氧树脂绝缘胶3伸出于该环氧树脂绝缘胶3上端外。传统变压器中骨架的出线槽的深度没有开到骨架的绕线槽底部,这样就会导致同一个绕组的起始铜线同绕组铜线的交叉,故必须在起始铜线处贴绝缘胶纸才能解决同绕组铜线的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型低频变压器,其包括骨架(1)、绕制于该骨架(1)上的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以及安装于该骨架(1)外围的硅钢片模组(2),其特征在于:/n所述骨架(1)安装于胶壳(4)内,且该胶壳(4)内灌注有可固化的环氧树脂绝缘胶(3),该环氧树脂绝缘胶(3)包裹着该骨架(1)、初级铜线、次级铜线以及硅钢片模组(2),以形成一个整体,且环氧树脂绝缘胶(3)将硅钢片模组(2)与骨架(1)、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分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型低频变压器,其包括骨架(1)、绕制于该骨架(1)上的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以及安装于该骨架(1)外围的硅钢片模组(2),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1)安装于胶壳(4)内,且该胶壳(4)内灌注有可固化的环氧树脂绝缘胶(3),该环氧树脂绝缘胶(3)包裹着该骨架(1)、初级铜线、次级铜线以及硅钢片模组(2),以形成一个整体,且环氧树脂绝缘胶(3)将硅钢片模组(2)与骨架(1)、初级铜线和次级铜线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型低频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壳(4)四周内壁均成型有用于对硅钢片模组(2)进行限位的凸筋(41),该凸筋(41)上端具有引导斜面;所述硅钢片模组(2)与该凸筋(41)接触,并与胶壳(4)四周内壁形成有间隔,该环氧树脂绝缘胶(3)通过该间隔延伸至该胶壳(4)内腔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灌注型低频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固化后的环氧树脂绝缘胶(3)上端面与所述胶壳(4)上端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灌注型低频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承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兴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