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及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特别适用于提升轴系运转稳定性,提高控制力矩陀螺抗力学能力和热稳定性,属于控制力矩陀螺
技术介绍
控制力矩陀螺是卫星实现姿态控制的关键执行机构。面向未来航天器快速机动、快速稳定、精确指向的需求,开展大力矩高精度控制力矩陀螺技术研究,突破高速轴承稳定运转和精密支撑关键技术,实现控制力矩陀螺的长寿命、高品质,提高卫星在轨运行的可靠性。框架转子组件是控制力矩陀螺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转子和框架。转子以额定转速高速旋转建立角动量;框架组件用于支撑转子,并为其提供密封、清洁的真空环境。设计具备精密支承功能的框架组件对控制力矩陀螺在轨稳定工作和长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抽真空变形会降低其支承精度,改变轴承的预载,导致轴承失稳、功耗大,影响整机寿命。同时,转子与框架的连接采用一端固紧、另一端滑动的方案,具有抗力学性能较弱及高速轴系稳定性较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密封罩(1)、抽气嘴(2)、右密封罩(3)、滑动端连接板(4)、框架(5)、转子(6)、电机(7)和固紧端连接板(8);其中:/n框架(5)为由八块幅板构成的一体式八边形结构,第一幅板至第八幅板依次首尾连接,其中第一幅板与第五幅板相互平行,且第一幅板与第五幅板中间位置均设有通孔,记为轴孔,用于通过轴承与转子(6)的两端连接,转子(6)位于框架(5)内,转子(6)的一端端面通过滑动端连接板(4)与框架(5)幅板的外端面相连,转子(6)的另一端端面通过固紧端连接板(8)与框架(5)幅板的外端面相连,固紧端连接板(8)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密封罩(1)、抽气嘴(2)、右密封罩(3)、滑动端连接板(4)、框架(5)、转子(6)、电机(7)和固紧端连接板(8);其中:
框架(5)为由八块幅板构成的一体式八边形结构,第一幅板至第八幅板依次首尾连接,其中第一幅板与第五幅板相互平行,且第一幅板与第五幅板中间位置均设有通孔,记为轴孔,用于通过轴承与转子(6)的两端连接,转子(6)位于框架(5)内,转子(6)的一端端面通过滑动端连接板(4)与框架(5)幅板的外端面相连,转子(6)的另一端端面通过固紧端连接板(8)与框架(5)幅板的外端面相连,固紧端连接板(8)的径向和轴向均为刚性连接,滑动端连接板(4)的径向为刚性连接,轴向为弹性连接;转子(6)在电机(7)的驱动下连续旋转;左密封罩(1)和右密封罩(3)组合装配成一个密封空间,将框架(5)固定在该密封空间内部;抽气嘴(2)固紧于左密封罩(1)上,用于将密封空间抽气成真空系统,当框架转子组件抽真空后,左密封罩(1)和右密封罩(3)承受大气压强,框架用于支承转子,密封罩抽真空变形不影响框架的支承精度,从而实现框架对转子的精密支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端连接板(4)由内环、外环和连接在内环和外环之间N个辐条组成,N大于等于6;
内环和外环同轴布置,两者错开一定的距离,内环与转子(6)的端面固连,外环与框架(5)的幅板固连;转子(6)的端面与框架(5)的幅板有一定的高度差H1,滑动端连接板(4)的内环高于外环,高度差为H2,H2=H1,保证滑动端连接板(4)与框架(5)、转子(6)装配完成后无残余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端连接板(4)径向和轴向刚度比大于等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支承的控制力矩陀螺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端连接板(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兴,周刚,李刚,张强,张激扬,王晓伟,薛冰,宋萌,李雪峰,张国林,刘景辉,李建普,郭腾飞,刘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