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钢、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507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9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钢、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该磁钢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磁极表面,至少一个磁极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槽(4)和第二槽(5),第一槽(4)和第二槽(5)相互交叉。根据本申请的磁钢,能够减小永磁体的涡流损耗,提升永磁电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钢、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
本申请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磁钢、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永磁电机具有转矩转速特性好、效率相对于其它种类电机较高和控制方便等优点,使得许多传统的电励磁电机纷纷被永磁电机所取代,从而可以实现传统的电励磁电机所难以达到的高性能。永磁电机根据磁极位置的不同分为表贴式永磁电机和内置式永磁电机。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转矩密度大、高效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然而永磁电机在运行时由于受到电枢绕组的磁场作用,使得永磁体产生大量的涡流损耗,而转子散热情况较差,永磁体产生的涡流损耗不能有效散发出去,造成转子热量高、温升大,会使永磁体发生不可逆退磁,这将严重影响永磁电机的运行可靠性。永磁电机转子散热较差而导致电机效率降低,以及永磁体发生不可逆退磁制约了永磁电机的近一步发展。现有的永磁电机磁极通常采用轴向分段、径向分块的方式来阻断涡流路径,从而减小涡流损耗,然而分块后的单块磁极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涡流损耗,且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磁极的表面集聚着较大的涡流,容易使磁极发生不可逆退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钢,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磁极表面,至少一个所述磁极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槽(4)和第二槽(5),所述第一槽(4)和所述第二槽(5)相互交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钢,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磁极表面,至少一个所述磁极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槽(4)和第二槽(5),所述第一槽(4)和所述第二槽(5)相互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4)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本体(1);和/或,所述第二槽(5)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本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4)和所述第二槽(5)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4)和所述第二槽(5)的深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4)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槽(5)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4)和所述第二槽(5)的宽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4)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槽(5)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4)和/或所述第二槽(5)内填充有导热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通风孔(6),所述通风孔(6)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本体(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4)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槽(4)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槽(5)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槽(5)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为内置式磁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4)的宽度L1满足L1≤0.6mm;和/或,所述第一槽(4)的深度H1满足H1≤20%H,其中H为磁钢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5)的宽度L2满足L2≤0.6mm;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林张芳张前亮李广海梁建东张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