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压力传递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43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的是一种与地层测试器配套使用的机械式压力传递装置——井下压力传递对接装置。它主要有复位机构、换位机构、导压接头、导压体、支承座等组成。在测试过程中将井底获取的压力、温度资料通过对接装置在井下实行对接能够达到地面直读、记录、储存、分析处理。它可以和三种类型(MFE、HST、PCT)六种规格[3___″,5″MFE,3___″,5″HST、3___″、5″PCT]的地层测试器配套使用。适用于裸眼井和套管井两种不同井眼条件下十种规格井径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与地层测试器配套使用的机械式压力传递对接装置——井底压力传递对接装置。目前,国外有一种电传导型的对接装置,它是将电子压力计置于整个测试管柱的下方,并随工具管柱同时下井,而对接装置的对接是接收井下压力计传输的电脉冲信号,电讯号接口是一个加长的橡胶皮筒对接,摩阻大、易摩损,制造工艺要求高,解脱困难。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压力传递对接装置,它通过压力传递可达到在井下测试的同时,将井底压力、温度从井底传输给地面,直接读出井下压力、温度变化情况以便进行技术处理。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它由四个部分组成。(1)换位机构,它有换位套、滑套、换位凸耳,换位套被安装在公插头的心轴上,而由公插头、换位套、加重杆、电子压力计又组成了对接装置公插头体。在换位套的外表面被加工成二组对称的特殊形状的导向槽,换位凸耳被嵌在滑套上,而滑套是设在对接总成母体上,对接时只需靠加重杆的自身重量,换位套就能沿斜面K便可达到对接,上提或下放加重杆,换位套便自动旋转进行换接。(2)滑套式导压、开启复位机构,主要有滑套、压缩弹簧、弹簧外套10以及支承座组成。滑套装在支承座内,弹簧外套与支承座相接,弹簧外套内有压缩弹簧。当换位机构公插头体插入对接装置的母体内,换位凸耳滑入换位套的a点位置(见图2A),上提加重杆,换位凸耳由a点移至b点,达到自锁,继续上提加重杆,滑套就克服压缩弹簧的压缩力向上运动导通地层压力,测试完毕释放对公插头体的拉力,压缩弹簧的张力自动关闭滑套与支承座之间的导压孔,换位套与换位凸耳由b点移动至c点,上提加重杆完成一次作业。(3)导压通路结构,有密封总成、导压体、支承座。地层压力沿导压管传输给导压体时,地层压力通过导压体的内孔便在下接头、导压体、支承座中的夹腔内传输,到达支承座的导压孔内,传输给滑套,当公插头体未进行对接并上提加重杆时,地层压力是无法泄漏。(4)导压接头,呈圆管状,其外部密封(与地层测试器间),内部与导压管间密封(采用橡胶柱上开有孔并与地层测试器相接,采用卡套密封接头并与导压体相接其材料是金属材料)。导压接头的内部可做成开孔,或在导压接头的端面开槽。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中的A是换位套的结构示意图、B是支承座剖面图。图中的K是指滑套斜面。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换位机构由电子压力计21、加重杆30、过渡接头33、密封圈23、换位套25、公插头31组成对接装置公插头体。地层测试器和对接装置母体一同下井达到设计深度后由地面电缆绞车将公插头体通过井口防喷装置下入井内,和母体实施对接,换位套25安装在公插头心轴31上(心轴与加重杆间有一个“O”型橡胶圈24),并可灵活旋转,换位套25外表面加工成特殊形状的导向槽子,当公插头体沿母体中导向体19,导向体内有垫圈18,内弹簧座22插入时,其自身重量已克服“O”型橡胶圈26在滑套9内腔的摩阻,并密封其内腔上的导压孔。换位凸耳13便沿换位套25外表面的导向槽子进入换位套25上a点位置换位套25逆时针旋转45°度;向上拉动公插头体换位套25又偏转45°度,换位凸耳13由a点移动至b点位置,继续上拉公插头体拉力直到1300牛顿,支承座8内导压孔孔道便打开,同时公插头体已在对接装置母体内被锁定,测试完毕,只需释放上提拉力,完全靠公插头体自身重量,换位套25再次偏转45°度,换位凸耳13由b点移动至C点,公插头体由锁定位置变为开启位置,上提电缆公插头体脱开换位凸耳13完成一次作业。上接头20、“O”型圈7、筒体11、下接头1组成密封外筒阻止井内液体窜入对接装置内。下接头1内装导压体3,导压体呈圆柱型,中间带孔,并在孔的一侧有一个凸起部位,密封总成装在该凸起部位。导压体尾部由密封座32,密封压帽28,密封卡套27组成密封总成,接受导压管29从地层测试器开关阀下部传输上来的压力、温度讯号,并予密封,“O”型橡胶圈2、6、5组成的密封内腔,将导压管29输入的压力传至支承座8,公插头体在对接装置母体中的位置是换位机构处于b点锁定状态,导压孔道处于开启状态。由于电缆上提1300牛顿,滑套9,内弹簧座22,便克服压缩弹簧15初始压缩力(由压帽17提供)458千牛顿和终始压缩力671千牛顿“O”型橡胶圈组5摩阻向上运动在限位螺母4a、4b控制下,支承座8,滑套9以及公插头31中压力传递孔道接通,此时地层测试下部传输的压力,温度讯号经导压管29,导压体3,支承座8,滑套9公插头31,以及加重杆30的内流通孔道传输至压力计。这里的支承座8的一端与弹簧外套相接,另一端的端部设在泄压孔,并压在导压体上,支承座呈圆柱状并从上至下开有三条流体通道,通道间隔120°,在通道的侧向开有导压孔;测试完毕,释放对公插头上的拉力,设在弹簧外套10内部的压缩弹簧15的张力自动关闭滑套9与支承座8之间的导压孔,换位套25与换位凸耳13由b点移至C点,上提电缆完成一次作业。压缩弹簧的上、下各有一个支承圈16、14,在测试过程中将井底获取的压力,温度资料通过对接装置在井下实行对接能够达到地面直读,记录,储存,分析处理。本对接装置可以和三种类型(MFE、HST、PCT)六种规格(3 3/4 ″,5″MFE,3 7/8 ″,5″HST,3 3/4 ″,5″PCT)的地层测试器配套使用。适用于裸眼井和套管井两种不同井眼条件下十种规格(裸眼井,6″,8″,13″,套管井,5″,5″,7″,9″,13″)井径使用,适用温度150℃,适用井深5000M,工具抗压70MPa,工作压力50MPa。权利要求1.井底压力传递对接装置,其特征是有换位机构,滑套式导压、开启复位机构、导压通路结构以及导压接头组成,其中换位机构主要有换位套、换位凸耳、滑套,换位套被安装在公插头的心轴上,换位凸耳被嵌在滑套上,而滑套是被设计在对接总成母体内;滑套式导压、开启复位机构主要有滑套、压缩弹簧、弹簧外套、支承座,滑套按装在支承内,弹簧外套与支承座相接,在弹簧外套内设有压缩弹簧;导压通路结构主要有设计在导压体下端的密封总成,导压体、支承座,密封总成由密封卡套、密封压帽、密封座组成,导压体按装下接头内,导压体呈圆柱型,中间带孔,并在其孔的一侧有一个凸起部位,密封总成按装在这个凸起部位,支承座的一端与弹簧外套相接,另一端的端部设有泄压孔,并压在导压体上,支承座呈圆状,并从上至下开有三条流体通道,通道间隔120°,在通道的侧向开有导压孔;导压接头做成圆状,内部可以做成开孔或在导压接头的端面开槽,整个导压接头的外部与地层测试器间密封,内部与导压管间密封。专利摘要本技术给出的是一种与地层测试器配套使用的机械式压力传递装置——井下压力传递对接装置。它主要有复位机构、换位机构、导压接头、导压体、支承座等组成。在测试过程中将井底获取的压力、温度资料通过对接装置在井下实行对接能够达到地面直读、记录、储存、分析处理。它可以和三种类型(MFE、HST、PCT)六种规格[文档编号G01V1/22GK2077552SQ90212390公开日1991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宗宝, 蒋志军, 张兴龙 申请人:地质矿产部华东石油地质局井下作业大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井底压力传递对接装置,其特征是有换位机构,滑套式导压、开启复位机构、导压通路结构以及导压接头组成,其中换位机构主要有换位套、换位凸耳、滑套,换位套被安装在公插头的心轴上,换位凸耳被嵌在滑套上,而滑套是被设计在对接总成母体内;滑套式导压、开启复位机构主要有滑套、压缩弹簧、弹簧外套、支承座,滑套按装在支承内,弹簧外套与支承座相接,在弹簧外套内设有压缩弹簧;导压通路结构主要有设计在导压体下端的密封总成,导压体、支承座,密封总成由密封卡套、密封压帽、密封座组成,导压体按装下接头内,导压体呈圆柱型,中间带孔,并在其孔的一侧有一个凸起部位,密封总成按装在这个凸起部位,支承座的一端与弹簧外套相接,另一端的端部设有泄压孔,并压在导压体上,支承座呈圆状,并从上至下开有三条流体通道,通道间隔120°,在通道的侧向开有导压孔;导压接头做成圆状,内部可以做成开孔或在导压接头的端面开槽,整个导压接头的外部与地层测试器间密封,内部与导压管间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宝蒋志军张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地质矿产部华东石油地质局井下作业大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