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39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电池组(10)具有保持多个单电池(30)的第1芯组(14)和第2芯组(16)。距连接器(20)最近的第1电池群或者第2电池群的单电池(30)通过第3母线(48)电连接于连接器(20)。另一方面,距连接器(20)最远的第1电池群或者第2电池群的单电池(30)通过第4母线(46)电连接于连接器(20)。据此,即使在水浸入电池组内等情况下也能尽可能减小母线彼此之间的短路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batterypack),该电池组通过在壳体中收装多个芯组(corepack)而构成。
技术介绍
在各种设备中,电池组作为电源以可拆装的方式设置。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216366号所记载的那样,这种电池组通过将具有多个单电池(singlecell)的芯组收装在壳体的中空内部而构成。单电池例如被排列成多列,并且任意的电池列(任意列)的单电池被设为各个正极指向同一方向的姿势。另外,与该任意列相邻的电池列(相邻列)的单电池被设为各个正极指向与所述任意列的单电池的正极相反的方向的姿势。因此,任意列的单电池的正极和相邻列的单电池的负极指向同一方向。并且,正极和负极通过母线(busbar)电连接。即,任意列的单电池和相邻列的单电池处于串联电连接(串联连接)的状态。在壳体的例如底面上设置有连接器(connector),该连接器与设置于电动车辆等的外部设备上的连接器卡合。即,连接器彼此电连接。并且,来自电池组的电功率通过所述2个连接器被向外部设备供给。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假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10),该电池组(10)具有壳体(12)和连接器(20),其中,所述壳体(12)收装多个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单电池(30);所述连接器(20)被设置于所述壳体,/n所述电池组的特征在于,/n具有第1芯组(14)和第2芯组(16),所述第1芯组(14)和所述第2芯组(16)保持多个所述单电池,并且在所述壳体内被以彼此相向的方式收装,/n在所述第1芯组内和所述第2芯组内,由处于第1电极指向同一方向的姿势的多个所述单电池形成第1电池群(40a~40h),且由处于第1电极指向与所述第1电池群的所述单电池的第1电极相反的方向的姿势的多个所述单电池形成第2电池群(42a~42f),并且...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4 JP 2019-1041411.一种电池组(10),该电池组(10)具有壳体(12)和连接器(20),其中,所述壳体(12)收装多个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的单电池(30);所述连接器(20)被设置于所述壳体,
所述电池组的特征在于,
具有第1芯组(14)和第2芯组(16),所述第1芯组(14)和所述第2芯组(16)保持多个所述单电池,并且在所述壳体内被以彼此相向的方式收装,
在所述第1芯组内和所述第2芯组内,由处于第1电极指向同一方向的姿势的多个所述单电池形成第1电池群(40a~40h),且由处于第1电极指向与所述第1电池群的所述单电池的第1电极相反的方向的姿势的多个所述单电池形成第2电池群(42a~42f),并且所述第1电池群和所述第2电池群交替配置,
所述电池组(10)还具有第1母线(44)、第2母线(50)、第3母线(48)和第4母线(46),其中,
所述第1母线(44)在所述第1芯组内或者所述第2芯组内将所述第1电池群的所述单电池和所述第2电池群的所述单电池电连接;
所述第2母线(50)将所述第1芯组的所述第1电池群或者所述第2电池群的所述单电池、和所述第2芯组的所述第1电池群或者所述第2电池群的所述单电池电连接;
所述第3母线(48)将所述第1芯组或者所述第2芯组的距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沼卓也小林启人下舞明誉伊藤庆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