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管散热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导体温差复合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0393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热管散热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导体温差复合发电系统,该系统的重整器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联通,热管一端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热端连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出口与阳极尾气管道入口连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出口与二号换热器尾气入口连接,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入口连接,换热器的尾气出口与一号换热器的尾气入口连接,阳极尾气管道与二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热端连接,二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冷端与二号冷却燃油管道连接。解决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管理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热管散热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导体温差复合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热管散热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导体温差复合发电系统,属于燃料电池能量管理

技术介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效率高(一般大于50%)、可直接使用碳氢燃料、不需要贵金属催化剂、没有液态电解质、污染物排放少、噪音低等优点,是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研究热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时,有大量废热产生,为了不使产生的废热造成电池过热而影响电池性能及各个电池部件的安全运行寿命,必须采用有效的冷却方式及时排除这些热量。常规冷却方式,如强制风冷却、液体冷却等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开发。然而,该类系统由于需要风机、泵、换热器、加热器、管线,以及其它附件而使结构过于庞大复杂。热管是一种高效独特的传热元件,它由管壳、吸液芯和工质组成,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适应性广等特点。在航天航空、电子领域、余热回收等领域均有应用,且效果良好,其工作原理为蒸发段吸热,吸液芯中的工质受热蒸发,蒸汽在微小压差下向另一端流动并凝结成液体放出热量,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管散热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导体温差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热管(2)、一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二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9)、一号冷却燃油管道(4)、二号冷却燃油管道(8)、重整器(5)、一号换热器(6)、二号换热器(7)、阳极尾气管道(10)、燃油泵(11)和储油箱(12),所述一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和二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9)均设置有热端和冷端,所述重整器(5)设置有燃油入口、空气入口和重整气体出口,所述重整器(5)重整气体出口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阳极进口联通,/n所述热管(2)的一端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固定连接,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管散热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导体温差复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热管(2)、一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二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9)、一号冷却燃油管道(4)、二号冷却燃油管道(8)、重整器(5)、一号换热器(6)、二号换热器(7)、阳极尾气管道(10)、燃油泵(11)和储油箱(12),所述一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和二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9)均设置有热端和冷端,所述重整器(5)设置有燃油入口、空气入口和重整气体出口,所述重整器(5)重整气体出口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阳极进口联通,
所述热管(2)的一端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的热端连接,所述一号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的冷端与一号冷却燃油管道(4)连接,通过热管(2)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进行散热,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阳极出口与阳极尾气管道(10)入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江李成杰程昆林姬志行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