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减少试压用水的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33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试压用水控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试压用水的自动控制装置,解决了目前人工替换水源,打开水阀后忘记关闭导致水源浪费的问题,其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下端四角均连接有支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打开排出管道,使得底部混浊水源排出,在浮球液位开关的液位高度检测下,当达到设定排出液面高度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向水槽内注入新的水源,直至达到注入水源的设定液位高度时关闭第二电磁阀,有效的避免了人工启闭水阀忘记关闭,导致水源浪费的现象;通过在进水管下方交错设置的缓流板结构,水源注入时,能够避免水源直接冲击,造成底部混浊水源翻滚,达到缓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减少试压用水的自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试压用水控制
,具体为一种用于减少试压用水的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散热器在试压检测疲劳度时需要将其置于试压水源内,从而查看散热器在试压过程中是否泄气形成气泡,由于散热器表面粘附杂质污物,在试压水源试压一段时间后,水源变得混浊,不易看清水源内是否产生气泡,影响试压效果,这时需要更换部分新水,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工作人员打开水阀导入新的水源,将混浊的水源注满溢出进行替换,由于工作人员往往是边打开水阀边工作,经常忘记关水阀,使得水源替换达到要求后继续注水,导致水源巨大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减少试压用水的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减少试压用水的自动控制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人工替换水源,打开水阀后忘记关闭导致水源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减少试压用水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下端四角均连接有支脚,水槽内部下侧连接有格栅架,格栅架上侧开设有试压腔,格栅架下侧开设有沉淀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减少试压用水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下端四角均连接有支脚(2),水槽(1)内部下侧连接有格栅架(3),格栅架(3)上侧开设有试压腔(4),格栅架(3)下侧开设有沉淀腔(5),沉淀腔(5)下端一侧连接有排出管道(6),排出管道(6)一端连接有第一电磁阀(7),试压腔(4)一侧相对于水槽(1)上端连接有L型板(8),L型板(8)上端安装有浮球液位开关(9),L型板(8)一侧端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10),水槽(1)上端一侧连接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上部贯穿连接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一端连接有快接接头(13),进水管(12)另一端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减少试压用水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水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下端四角均连接有支脚(2),水槽(1)内部下侧连接有格栅架(3),格栅架(3)上侧开设有试压腔(4),格栅架(3)下侧开设有沉淀腔(5),沉淀腔(5)下端一侧连接有排出管道(6),排出管道(6)一端连接有第一电磁阀(7),试压腔(4)一侧相对于水槽(1)上端连接有L型板(8),L型板(8)上端安装有浮球液位开关(9),L型板(8)一侧端均匀开设有第一通孔(10),水槽(1)上端一侧连接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上部贯穿连接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一端连接有快接接头(13),进水管(12)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磁阀(14),进水管(12)下方相对于水槽(1)内部连接有隔板(15),隔板(15)侧端均匀开设有第二通孔(16),隔板(15)和L型板(8)之间交错连接有缓流板(17),缓流板(17)上端均匀开设有缓流孔(18),水槽(1)一端安装有控制器(19),控制器(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杰明散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