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330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驱动电路层,位于衬底基板上;平坦化层,位于驱动电路层背离衬底基板一侧;平坦化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第一电极层,位于平坦化层背离衬底基板一侧,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口内;像素限定层,位于第一电极层背离衬底基板一侧,像素限定层具有多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露出部分第一电极;公共发光功能层,位于像素限定层背离平坦化层的一侧,且覆盖第二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子像素偷亮,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度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因其具有自发光、节能、视角宽、对比度较大、轻薄以及可制成柔性显示装置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OLED器件主要包括阳极、空穴导电层、发光层、电子导电层以及阴极等结构,通过分别向阳极和阴极施加不同的电信号,使空穴和电子分别通过空穴导电层和电子导电层移动至发光层,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中复合以实现发光。在OLED显示面板中,由于与各个子像素对应的各OLED器件的空穴导电层、电子导电层以及阴极等膜层结构为公共的膜层,且该公共膜层为具有一定载流子迁移的材料,因此,公共膜层的横向漏流将导致子像素偷亮,影响显示面板的色度均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以防止子像素偷亮,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度均一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驱动电路层,位于衬底基板上;平坦化层,位于驱动电路层背离衬底基板一侧;平坦化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第一电极层,位于平坦化层背离衬底基板一侧,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口内;像素限定层,位于第一电极层背离衬底基板一侧,像素限定层具有多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露出部分第一电极;公共发光功能层,位于像素限定层背离平坦化层的一侧,且覆盖第二开口。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一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驱动电路层;在驱动电路层背离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平坦化层,并在平坦化层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在平坦化层背离衬底基板一侧形成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口内;在第一电极层背离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像素限定层,并在像素限定层上形成多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露出部分第一电极;在像素限定层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公共发光功能层;且公共发光功能层覆盖像素限定层以及第二开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平坦化层上设置第一开口,使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口内,并且使像素限定层的第二开口露出部分第一电极,可使相邻第二开口之间公共发光功能层的载流子迁移路径增加,因而能够削弱横向漏流,防止子像素偷亮,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度均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椭圆标识区域的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8中椭圆标识区域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4-图18是与图13所示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此外,附图中各结构的尺寸并不表示实际尺寸。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各种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实施。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位于衬底基板10上的驱动电路层20、位于驱动电路层20背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平坦化层30、位于平坦化层30背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第一电极层、位于第一电极层背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像素限定层50以及位于像素限定层50背离平坦化层30的一侧的公共发光功能层60。平坦化层3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310;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一电极410;第一电极41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口310内;像素限定层50具有多个第二开口510;第二开口510露出部分第一电极410;公共发光功能层60且覆盖第二开口510。现有技术中,平坦化层上没有开口,阳极(第一电极)形成于平坦化层背离衬底基板一侧表面,像素限定层具有露出部分阳极的开口,公共发光功能层覆盖开口以及像素限定层,因此,公共发光功能层与像素限定层背离衬底基板一侧表面的垂直近距离约等于像素限定层的厚度(忽略阳极的厚度)。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平坦化层3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310,且第一电极41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开口310内,因此,第一电极410与像素限定层50背离衬底基板10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开口310的深度与像素限定层50的厚度之和,进一步的,由于像素限定层50的第二开口510露出部分第一电极410,而公共发光功能层60覆盖第二开口510,因此,公共发光功能层60与像素限定层50背离衬底基板10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约等于第一开口310的深度与像素限定层50的厚度之和(忽略第一电极410的厚度),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增大了公共发光功能层60与像素限定层50背离衬底基板10一侧表面的垂直距离,使得相邻第二开口510内公共发光功能层60的载流子迁移路径增加,因而能够消弱横向漏流,防止子像素偷亮。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平坦化层30中第一开口310的数量不作限定。第一开口310可以与各个子像素对应设置,也可以仅与部分子像素对应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定。示例性的,驱动电路层20中的驱动电路可以为主动驱动电路,主要由薄膜晶体管和电容构成诸如“2T1C”(2个薄膜晶体管和1个电容)或“7T1C”式的主动驱动电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设定驱动电路层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平坦化层30起到平坦化的作用,使第一电极410及其上方的膜层能够在平坦的膜层上形成,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第一电极层中的多个第一电极410分立设置,以为各个发光元件提供不同的驱动信号。示例性的,第一电极410可以为阳极。其中,像素限定层50用于限定各个子像素的设置区域。具体的,位于第二开口510内的第一电极410、公共发光功能层60以及发光层构成一个发光元件,一个发光元件与一个子像素对应。对于各个子像素而言,第一电极410为分立的,公共发光功能层60为公共的,且覆盖像素限定层50以及第二开口510。示例性的,公共发光功能层60可以包括空穴导电层、电子导电层以及第二电极层(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底基板;/n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n平坦化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平坦化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n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n像素限定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像素限定层具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露出部分所述第一电极;/n公共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像素限定层背离所述平坦化层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第二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
平坦化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平坦化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
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平坦化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分立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像素限定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像素限定层具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露出部分所述第一电极;
公共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像素限定层背离所述平坦化层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的深度H等于所述平坦化层的厚度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的深度H小于所述平坦化层的厚度D;
所述平坦化层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连通,以贯穿所述平坦化层;
所述驱动电路层与所述平坦化层之间设置有钝化层;
所述钝化层包括多个通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的深度H与所述平坦化层的厚度D满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内;
所述平坦化层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围成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像素限定层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成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形成台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包括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多个依次连通的第二子开口,且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各所述第二子开口的孔径逐渐增加,以使所述像素限定层围成的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台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包括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方向上多个依次连通的第一子开口,且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各所述第一子开口的孔径逐渐增加,以使所述平坦化层围成的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台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均为中心对称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导电层、电子导电层以及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
其中,所述空穴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电子导电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发光功能层包括空穴导电层、发光层、电子导电层以及第二电极层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空穴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电子导电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色阻层;位于所述公共发光功能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多种不同颜色的色阻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