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31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池罩盖、电池槽、手握柄、操作机体、显示器、红外感应机构、镜头盖、激光测温头、接口插座、开关按钮,电池罩盖与电池槽为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结构上通过按压开关按钮从而触发启动,再者通过引脚将电力进行传输到前端的热敏元件上进一步的通过红外线管将红外激光对准测温体上,且通过激光滤片将传输出去的激光灯源进行过滤保障了整体光源的高清效果,从而通过激光收回的数据通过场效应管进行同步的效应的处理紧接着外侧两端的温度感应件进行温度数据的处理且配合着热敏元件同步的对激光回收的温度数值进行数据的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属于配网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物联网无线测温装置是一款用于电力系统和对温度有较高要求的无线测温装置,产品主要由温度采集终端、状态监测代理中继器组成,它是集在线温度测量、数据采集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产品,其各项技术指标均能到达国标要求,该装置通过GPRS将数据上传到管理系统或显示管理终端。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920607436.5的一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包括温度采集终端,中继器,还包括与温度采集终端连接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下固定卡座和上固定卡座;下固定卡座为长条框结构,下固定卡座的中间设有条形的导向孔,条形导向孔的上设有条形滑动槽;下固定卡座的两个框上设置有导向槽,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隔空测温过程传输数据效果较差,导致测温过程感应灵敏度,使得最后数值存在着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隔空测温过程传输数据效果较差,导致测温过程感应灵敏度,使得最后数值存在着误差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电池罩盖(1)、电池槽(2)、手握柄(3)、操作机体(4)、显示器(5)、红外感应机构(6)、镜头盖(7)、激光测温头(8)、接口插座(9)、开关按钮(10),所述电池罩盖(1)与电池槽(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手握柄(3)上端与红外感应机构(6)下端相连接,所述显示器(5)后端嵌入安装于红外感应机构(6)前端内,所述操作机体(4)后端与红外感应机构(6)内PCB板相连接,所述镜头盖(7)下端与红外感应机构(6)后上端相连接,所述红外感应机构(6)后端与激光测温头(8)前端相粘合,所述接口插座(9)上端与红外感应机构(6)下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电池罩盖(1)、电池槽(2)、手握柄(3)、操作机体(4)、显示器(5)、红外感应机构(6)、镜头盖(7)、激光测温头(8)、接口插座(9)、开关按钮(10),所述电池罩盖(1)与电池槽(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手握柄(3)上端与红外感应机构(6)下端相连接,所述显示器(5)后端嵌入安装于红外感应机构(6)前端内,所述操作机体(4)后端与红外感应机构(6)内PCB板相连接,所述镜头盖(7)下端与红外感应机构(6)后上端相连接,所述红外感应机构(6)后端与激光测温头(8)前端相粘合,所述接口插座(9)上端与红外感应机构(6)下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感应机构(6)由固定卡扣(61)、温度感应件(62)、高阻值电阻(63)、引脚(64)、热敏元件(65)、机体壳(66)、场效应管(67)、红外线管(68)、激光滤片(6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先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森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