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0176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卡车在载重完毕后,检测碎石场是否处于满负荷状态,若检测检测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2,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3;S2、空载卡车优先负载卡车行驶,将采石场与碎石场间的最短距离路径作为负载卡车的行驶路径;S3、负载卡车优先空载卡车行驶,将采石场与碎石场间的最短距离路径作为负载卡车的行驶路径。实现的GPS卡车的智能调度,优化采矿生产过程的效率;在采石场与碎石场之间设置站点,通过站点间的设定路径进行最短行驶路径的规划,基于设定的路径行驶,有利于卡车在采石场与碎石场间往返运行的安全性,此外,在多辆卡车同时作业时,基站点进行调度,有利于保证相会卡车间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矿山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露天矿是现代化露天开采的水泥矿生产企业。运输方式主要采用铲装作业、矿用卡车运输。采区作业范围广,地点移动变化大,设备状态变化快,采用传统的生产调度与生产组织方式不能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现场作业条件频繁变化的情况,调度员靠个人经验调整生产,无法保障采矿生产过程的优化与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旨在实现GPS卡车的智能调度。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卡车在载重完毕后,检测碎石场是否处于满负荷状态,若检测检测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2,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3;S2、空载卡车优先负载卡车行驶,将采石场与碎石场间的最短距离路径作为负载卡车的行驶路径;S3、负载卡车优先空载卡车行驶,将采石场与碎石场间的最短距离路径作为负载卡车的行驶路径。进一步的,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S4、在采石场向碎石场的延伸方向上设置若干站点,同时设定相邻站点之间的路径。进一步的,碎石场的负荷状态检测方法具体如下:检测碎石站对应停车区域内的排队待卸载的负载卡车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则认定该碎石站处于满负荷状态,碎石场内的所有碎石站均处于满负荷状态时,则认定碎石场处于满负荷状态,否则,处于非满负荷状态。进一步的,在检测到碎石场处于满负荷状态时,降低处于工作状态的铲车出矿速率,同时较少每辆铲车的服务卡车数,在检测到碎石场处于非满负荷状态时,提升处于工作状态的铲车出矿速率,同时增加每辆铲车的服务卡车数。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具体如下:S21、将负载卡车所在站点作为起始站点,检测起始站点是否为终止站点,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22;S22、确定下一站点,即距起始站点路径距离最短的站点;S23、检测起始站点与下一站点之间的路径上是是否已经存在空载卡车,若检测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24,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25;S24、控制负载卡的进行避让,在空载卡车通过后,执行步骤S23;S25、将起始站点与下一站点之间的路径作为当前行驶路径,并锁定该行驶路径,直至行驶至下一站点,对该行驶路径进行解锁,并执行步骤S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31、将负载卡车所在站点作为起始站点,检测起始站点是否为终止站点,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32;S32、确定下一个站点,即距起始站点路径距离最短的站点;S33、检测起始站点与下一站点之间的路径上是否已存在空载卡车,若检测结果为否,直接执行步骤S35,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34;S34、控制空载卡车进行避让,在负载卡车通过后,执行步骤S33S35、将起始站点与一下站点之间的路径作为当前行驶路径,同时锁定该行驶路径,直至行驶至下一站点后,对该行驶路径进行解锁,同时执行步骤S31。进一步的,若碎石场内存在若干个碎石站时,将终止站点设置为目标碎石站的停车区域,停车区域是用于碎石站的卡车排队等候区域,其中目标碎石站的确定方法具体如下:确定各碎石站的料仓是否已经满仓,将未满仓的碎石站作为候选碎石站,加入候选集中;若候选集为空,即各碎石站均已满仓,则统计停车区域内排队待卸载的负载卡车数及即将达到对应停车区域的负载卡车数,并计算两者之和,取数值最小的碎石站作为目标碎石站;若候选集为非空集,即存在碎石站未满仓,将料仓内矿石存储量最少的碎石站作为目标碎石站;即将达到对应停车区域的负载卡车数是指位于采石场与碎石场之间,且目标位置为对应停车区域的负载卡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GPS卡车调度发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实现的GPS卡车的智能调度,优化采矿生产过程的效率;2)在采石场与碎石场之间设置站点,通过站点间的设定路径进行最短行驶路径的规划,基于设定的路径行驶,有利于卡车在采石场与碎石场间往返运行的安全性,此外,在多辆卡车同时作业时,基站点进行调度,有利于保证相会卡车间的安全性。3)在进行卡车调度时,基于碎石站的破碎能力进行负载卡车与空载卡车的优先行驶设置,在破碎能力过剩时,负载卡车优先行驶,提升碎石站料仓的进料速度,在破碎能力不足是,空载卡车优先行驶,降低碎石站料仓的进料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铲车在采石场内进行采矿作业,铲车采集到的矿石经卡车装载,运输至碎石场内,碎石场内设置有若干碎石站,碎石站配置有用于存储矿料的料仓,碎石站对料仓内的矿石(矿料)内进行破碎,卡车在采石场和碎石场内做往返运动,在碎石场已完成卸载的卡车称为空载卡车,在采石场完成装载的卡车称为负载卡车,空载卡车与负载卡车的行驶方向相反,卡车上携带有GPS,实现卡车的定位,铲车上携带有GPS,实现铲车采矿位置的定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卡车在载重完毕后,检测碎石场是否处于满负荷状态,若检测检测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2,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碎石场的负荷状态包括两种,一种是满负荷状态,另一种是非满负荷状态,非满负荷状态是指碎石场内的碎石机的破碎能力存在剩余,满负荷状态是指碎石场内的碎石机的破碎能力已饱和,碎石场的负荷状态检测方法具体如下:检测碎石站对应停车区域内的排队待卸载的负载卡车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则认定该碎石站处于满负荷状态,碎石场内的所有碎石站均处于满负荷状态时,则认定碎石场处于满负荷状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碎石场处于满负荷状态时,降低处于工作状态的铲车出矿速率,同时较少每辆铲车的服务卡车数,在检测到碎石场处于非满负荷状态时,提升处于工作状态的铲车出矿速率,同时增加每辆铲车的服务卡车数,尽量实现铲车的出矿能力-卡车运载能力-碎石站破碎能力三者的平衡,避免某方能力过剩或能力不足。S2、空载卡车优先负载卡车行驶,将采石场与碎石场间的最短距离路径作为负载卡车的行驶路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具体如下:S21、将负载卡车所在站点作为起始站点,检测起始站点是否为终止站点,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22;S22、确定下一站点,即距起始站点路径距离最短的站点;S23、检测起始站点与下一站点之间的路径上是是否已经存在空载卡车,若检测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24,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2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S1、卡车在载重完毕后,检测碎石场是否处于满负荷状态,若检测检测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2,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3;/nS2、空载卡车优先负载卡车行驶,将采石场与碎石场间的最短距离路径作为负载卡车的行驶路径;/nS3、负载卡车优先空载卡车行驶,将采石场与碎石场间的最短距离路径作为负载卡车的行驶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卡车在载重完毕后,检测碎石场是否处于满负荷状态,若检测检测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2,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3;
S2、空载卡车优先负载卡车行驶,将采石场与碎石场间的最短距离路径作为负载卡车的行驶路径;
S3、负载卡车优先空载卡车行驶,将采石场与碎石场间的最短距离路径作为负载卡车的行驶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4、在采石场向碎石场的延伸方向上设置若干站点,同时设定相邻站点之间的路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GPS卡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碎石场的负荷状态检测方法具体如下:
检测碎石站对应停车区域内的排队待卸载的负载卡车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则认定该碎石站处于满负荷状态,碎石场内的所有碎石站均处于满负荷状态时,则认定碎石场处于满负荷状态,否则,处于非满负荷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碎石场处于满负荷状态时,降低处于工作状态的铲车出矿速率,同时较少每辆铲车的服务卡车数,在检测到碎石场处于非满负荷状态时,提升处于工作状态的铲车出矿速率,同时增加每辆铲车的服务卡车数。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应用于智能水泥工厂的GPS卡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具体如下:
S21、将负载卡车所在站点作为起始站点,检测起始站点是否为终止站点,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22;
S22、确定下一站点,即距起始站点路径距离最短的站点;
S23、检测起始站点与下一站点之间的路径上是是否已经存在空载卡车,若检测结果为是,执行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家干王恒兵王留俊王超华邵明军钱继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信息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