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支付的方法、移动终端、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66003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码支付的方法、移动终端、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运行于已开通扫码支付功能的第一移动终端上,包括: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支付码的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根据所述请求生成支付码,并将所述支付码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展示,实现扫码支付。该方案在老年人或者儿童持有的第二移动终端无法支付或不具备扫码支付功能时,也可以实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移动终端的支付码进行扫码支付,可以有效避免老年人或者儿童直接操作支付功能出现误操作的现象,还大大提高了第二移动终端支付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码支付的方法、移动终端、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支付
,特别涉及一种扫码支付的方法、移动终端、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种高科技产品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和生活质量,尤其是手机扫码支付,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部分老年人和儿童对手机扫码支付还不太会操作,盲目为老人或者儿童开通手机银行支付功能,容易操作失误,也可能上当受骗;如果不开通手机银行,老年人或者儿童只能携带现金进行支付,享受不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码支付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老年人或者儿童不开通手机银行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扫码支付的技术问题。该方法运行于已开通扫码支付功能的第一移动终端上,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支付码的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根据所述请求生成支付码,并将所述支付码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展示,实现扫码支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码支付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老年人或者儿童不开通手机银行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扫码支付的技术问题。该方法运行于第二移动终端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已开通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该方法包括: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获取支付码的请求;接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返回的所述支付码,展示所述支付码进行扫码支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扫码支付的第一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老年人或者儿童不开通手机银行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扫码支付的技术问题。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已开通扫码支付功能,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支付码的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支付码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生成支付码,并将所述支付码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展示,实现扫码支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扫码支付的第二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老年人或者儿童不开通手机银行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扫码支付的技术问题。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已开通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包括: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获取支付码的请求;支付码展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返回的所述支付码,展示所述支付码进行扫码支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的扫码支付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老年人或者儿童不开通手机银行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扫码支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任意的扫码支付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老年人或者儿童不开通手机银行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扫码支付的技术问题。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了将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已开通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进而在第二移动终端需要进行扫码支付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获取支付码的请求,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支付码的请求后,生成支付码,并将支付码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展示,使得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移动终端的支付码实现扫码支付,在老年人或者儿童持有的第二移动终端无法支付或不具备扫码支付功能时,也可以实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移动终端的支付码进行扫码支付,可以有效避免老年人或者儿童直接操作支付功能出现误操作的现象,还大大提高了第二移动终端支付的便捷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码支付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扫码支付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上述扫码支付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码支付的第一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码支付的第二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扫码支付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运行于已开通扫码支付功能的第一移动终端上,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102: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支付码的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步骤104:根据所述请求生成支付码,并将所述支付码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展示,实现扫码支付。由图1所示的流程可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了将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已开通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进而在第二移动终端需要进行扫码支付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获取支付码的请求,第一移动终端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支付码的请求后,生成支付码,并将支付码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展示,使得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移动终端的支付码实现扫码支付,在老年人或者儿童持有的第二移动终端无法支付或不具备扫码支付功能时,也可以实现第二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移动终端的支付码进行扫码支付,可以有效避免老年人或者儿童直接操作支付功能出现误操作的现象,还大大提高了第二移动终端支付的便捷性。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一移动终端可以是任意可以实现扫码支付的终端,例如,可以是手机、PAD等。具体实施时,扫码支付功能可以是通过APP形式实现的各种支付应用,例如,手机银行、微信、支付宝等。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二移动终端可以是未开通扫码支付功能或不具备扫码支付功能的终端,例如,可以是手机、pad、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等,此时第二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可以是老年人或儿童等不能直接操作支付的这类人员,这类人员使用的第二移动终端可以作为亲情设备与其亲属使用的第一移动终端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实现了第二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终端的支付码实现扫码支付,避免这类人员直接进行操作支付,避免使用现金支付,实现了便捷的扫码支付。具体实施时,上述第二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开通了扫码支付功能或具备扫码支付功能的终端,例如,可以是手机、pad等,此时第二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可以是任意能直接操作支付的人员,这类人员使用的第二移动终端可以作为亲情设备与其亲属或朋友使用的第一移动终端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当第二移动终端因为余额不足等因素无法通过自身的扫码支付功能实现扫码支付时,第二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第一移动终端的支付码实现扫码支付,进一步实现了便捷的扫码支付。具体实施时,一个第一移动终端的扫码支付功能可以绑定一个或多个第二移动终端。具体实施时,上述扫码支付既可以实现付款也可以实现收款,即上述支付码可以包括收款码和/或付款码,支付码的形式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码支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运行于已开通扫码支付功能的第一移动终端上,该方法包括:/n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支付码的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n根据所述请求生成支付码,并将所述支付码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展示,实现扫码支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码支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运行于已开通扫码支付功能的第一移动终端上,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支付码的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
根据所述请求生成支付码,并将所述支付码发送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展示,实现扫码支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码支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未开通扫码支付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码支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支付码为付款码时,判断支付金额是否大于预设额度,若是,提示支付金额大于预设额度;
在接收到确认支付的消息时,通过所述付款码进行付款;在接收到拒绝支付的消息时,拒绝通过所述付款码进行付款。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扫码支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包括穿戴设备或手机。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扫码支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付后接收支付交易的结果信息。


6.一种扫码支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运行于第二移动终端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已开通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该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获取支付码的请求;
接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返回的所述支付码,展示所述支付码进行扫码支付。


7.一种扫码支付的第一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已开通扫码支付功能,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的获取支付码的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扫码支付功能绑定;
支付码反馈模块,用于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