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75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具有通风、排烟或防烟功能,包括底座、风筒和风叶,风叶枢接在风筒内,由电机驱动,风筒安装在底座上,底座设有一对支撑风筒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边缘向内侧翻折,设置在底座上的加强结构连接在向内侧翻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处。加强结构对所述顶部边缘进行支撑,底座的强度得到提高,所述顶部边缘再去支撑风筒,如此,风筒的稳定性得到提高。风筒的前后两端翻边,筒身上设有若干环形加强肋,风筒内设有若干径向加强板块,以提高风筒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
本技术涉及通风设备、排烟设备,具体涉及风机。
技术介绍
大型风机,包括底座、风筒和风叶,风叶枢接在风筒内,由电机驱动,风筒安装在底座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高风机底座的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包括底座、风筒和风叶,风叶枢接在风筒内,由电机驱动,风筒安装在底座上,底座设有一对支撑风筒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边缘向内侧翻折,设置在底座上的加强结构连接在向内侧翻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处。本技术所述风机,不仅能够用于通风,也能够排烟或防烟。一对支撑板的顶部边缘向内侧翻折,呈水平状,横卧的风筒外侧壁与向内侧翻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面接触,避免风筒局部集中受力而变形,同时,提高风筒的稳定性。加强结构连接在支撑板向内侧翻折的顶部边缘处,能够提高所述顶部边缘处支撑风筒的能力,使所述顶部边缘处的位置和结构保持稳定,进而,风筒得到稳定支撑。本技术所述的底座,加强结构对支撑板向内侧翻折的顶部边缘进行支撑,底座的强度得到提高;支撑板向内侧翻折的顶部边缘再去支撑风筒,如此,风筒的稳定性得到提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风机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0、底座;11、支撑板;12、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3、加强结构;14、横板;15、支撑板的倾斜边缘;20、风筒;21、环形加强肋;22、加强板块;23、翻边;30、风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种风机,可用于通风,也可用于排烟或防烟,如消防用的风机,所述风机包括底座10、风筒20和风叶30,风叶枢接在风筒内,由电机驱动,风筒安装在底座上。其中,风筒内设有与风筒内侧壁连接的支架,风叶轴枢接在支架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架上,与风叶轴连接,电机通过电缆线与安装在风筒上的电源适配器连接,电源适配器与交流电连接。底座10设有一对支撑风筒的支撑板11,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2向内侧翻折,设置在底座上的加强结构13连接在向内侧翻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2处。加强结构13对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2进行加强,辅助其支撑风筒20。一对支撑板11之间横亘有一对横板14,扶立一对支撑板。加强结构13的一端连接在向内侧翻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2处,另一端连接在横板上。所述加强结构倾斜设置,在对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2进行加强的同时,还起到了稳定支撑板和横板连接的作用。一对支撑板11前后设置,一对横板设置在一对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每一支撑板的左右两侧设有上下衔接的倾斜边缘15和竖直边缘,倾斜边缘位于竖直边缘的上方。设,一对支撑板11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一对横板14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第一横板的前端与第一支撑板左端的竖直边缘连接,第一横板的后端与第二支撑板左端的竖直边缘连接,第二横板的前端与第一支撑板右端的竖直边缘连接,第二横板的后端与第二支撑板右端的竖直边缘连接。第一横板的高度等于第二横板的高度等于第一支撑板竖直边缘的高度等于第二支撑板竖直边缘的高度。连接在向内侧翻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2处的加强结构13的一端连接在倾斜边缘15的顶部,连接在横板14上的加强结构的另一端位于该横板的中心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加强结构13采用圆钢,数量为四根,设为第一圆钢、第二圆钢、第三圆钢、第四圆钢。第一圆钢的顶端焊接在第一支撑板左侧的倾斜边缘的顶部,第一圆钢的底端焊接在第一横板的中心处;第二圆钢的顶端焊接在第二支撑板左侧的倾斜边缘的顶部,第二圆钢的底端焊接在第一横板的中心处;第三圆钢的顶端焊接在第一支撑板右侧的倾斜边缘的顶部,第三圆钢的底端焊接在第二横板的中心处;第四圆钢的顶端焊接在第二支撑板右侧的倾斜边缘的顶部,第四圆钢的底端焊接在第二横板的中心处。上述第一圆钢、第二圆钢、第三圆钢、第四圆钢空间倾斜,在承受来自风筒20铅垂向的压力的同时,还承受来自风筒向左右两侧滚动的压力,如此,底座10能够有效地支撑住风筒20,使其处于稳定状态。一对支撑板11与风筒20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连接,一对横板14与一对支撑板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连接,方便安装的同时也方便拆卸。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支撑板11与风筒20焊接,横板14与支撑板焊接的结构,本技术在支撑板11与风筒20连接完成,以及横板14与支撑板连接完成后,再将上述加强结构13,即第一圆钢、第二圆钢、第三圆钢、第四圆钢焊接在底座10上,底座具有较小的内应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风筒20的前后两端向外翻边,形成风筒的翻边23,该翻边相当于风筒的加强结构,风筒的强度得到提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风筒20的筒身上设有若干环形加强肋21。风筒20经过滚压处理,所述环形加强肋在滚压中形成,滚压和环形加强肋,有助于风筒强度的提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风筒20内设有若干径向加强板块22,若干径向加强板块沿风筒的圆周向分布,可以是均匀分布,提高风筒的径向承受力。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包括底座(10)、风筒(20)和风叶(30),风叶枢接在风筒内,由电机驱动,风筒安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底座设有一对支撑风筒的支撑板(11),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2)向内侧翻折,设置在底座上的加强结构(13)连接在向内侧翻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2)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包括底座(10)、风筒(20)和风叶(30),风叶枢接在风筒内,由电机驱动,风筒安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底座设有一对支撑风筒的支撑板(11),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2)向内侧翻折,设置在底座上的加强结构(13)连接在向内侧翻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2)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一对支撑板(11)之间横亘有一对横板(14),加强结构的一端连接在向内侧翻折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12)处,另一端连接在横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一对支撑板(11)前后设置,一对横板设置在一对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每一支撑板的左右两侧设有倾斜边缘(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青松于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