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机的油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695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油汽回收装置,其中,包括:高压气体引导装置,其用于以可控制方式引导高压气体流动,包括高压气体入口、具有内腔的引导本体、高压气体出口;吸油管路,其包括油汽吸入口、及用于引导已吸入油汽流动的管路本体;回收管,其包括:中空管本体;第一气体输入口,其与高压气体出口流体连通;第二油汽输入口,其与吸油管路的管路本体的另一端流体连通,设置在中空管本体的侧部处,其中,第二油汽输入口设置有延伸进中空腔内的真空吸嘴;及第三排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利用高速气体的流动产生的真空来吸取油气,可将残余油汽回收至专门存储装置进行利用,体积紧凑,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内燃机的油汽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油汽回收装置,其特别适用于柴油机。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机车柴油机在运行过程中,曲轴箱内的机油在曲轴连杆等运动件的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油雾,然后,油雾在压力作用下进入油气分离器,但在通过油气分离器后,仍有残余油汽直接排入大气中。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曲轴箱内的压力也会有变化,但与外界大气的压差不会超过300Pa。然而,当油气分离器因污堵等原因具有较大空气阻力时,可能使柴油机差示压力计检测到较高的曲轴箱压力,从而引发柴油机保护性卸载。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油汽回收装置,其可消除或至少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全部或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油汽回收装置,其可利用高压气体在流动时产生的真空吸力吸取残余油汽,并将残余油汽经由设计路径排出或存放在指定容器内,从而可使将经过诸如油气分离器等的残余油汽吸取至专门存储装置进行沉淀回收利用,并且可防止因油气分离器内部管路的空气阻力大而引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油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高压气体引导装置,其用于以可控制方式引导高压气体流动,并包括高压气体入口、具有内腔的引导本体、及高压气体出口,其中,引导本体的内腔分别与高压气体入口和高压气体出口流体连通,使得从高压气体入口流入的高压气体经由引导本体内腔,从高压气体出口流出;/n吸油管路,其包括油汽吸入口、及用于引导已吸入油汽流动的管路本体,其中,油汽吸入口设置在管路本体的一端;/n回收管,其包括:/n中空管本体,其具有中空腔;/n第一气体输入口,其用于与高压气体引导装置的高压气体出口流体连通,设置在中空管本体的第一端;/n第二油汽输入口,其用于与吸油管路的管路本体的另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油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气体引导装置,其用于以可控制方式引导高压气体流动,并包括高压气体入口、具有内腔的引导本体、及高压气体出口,其中,引导本体的内腔分别与高压气体入口和高压气体出口流体连通,使得从高压气体入口流入的高压气体经由引导本体内腔,从高压气体出口流出;
吸油管路,其包括油汽吸入口、及用于引导已吸入油汽流动的管路本体,其中,油汽吸入口设置在管路本体的一端;
回收管,其包括:
中空管本体,其具有中空腔;
第一气体输入口,其用于与高压气体引导装置的高压气体出口流体连通,设置在中空管本体的第一端;
第二油汽输入口,其用于与吸油管路的管路本体的另一端流体连通,设置在中空管本体的侧部处,其中,第二油汽输入口设置有延伸进中空腔内的真空吸嘴;以及
第三排出口,其用于排出气体和油汽的混合物,设置在中空管本体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气体引导装置呈T型管形式,其中,T型管包括头部和垂直于头部的尾部,并且,引导本体设置在T型管的头部,在T型管头部的第一末端处设置有高压气体出口,高压气体入口设置在T型管的尾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气体引导装置包括:
通孔,其设置在T型管头部的与第一末端相对的第二末端处,并与引导本体的内腔连通;
风量调整装置,其从所述通孔插入引导本体内腔;以及
限位台阶,其设置在引导本体内腔的接近高压气体出口的位置,用于阻挡风量调整装置从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红梅段崇义唐述俊张勇朱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