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停车设备的外部车辆交换系统
本技术涉及停车设施领域,具体涉及通过专门设置位于停车设备外部的准备区域用于用户拟存或者拟取车辆的暂时停放,采用横移板车、外搬运车配合梳齿交换技术实现准备区域与停车设备之间的车辆搬运、交换,以简单、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停车/取车的自动化,大幅提高停车设备的存车/取车的效率。
技术介绍
随着私家车的数量剧增,停车是棘手问题。自走式停车体现方便、随意,但在一个大面积的停车场寻找合适的停车位也非易事。而且,自走式停车场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在寸金尺土的城市里,完全依靠自走式停车场解决停车问题是不现实的。为在有限土地上停放更多车辆,近年以来各种机械式停车设备不断问世。但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存取车效率偏低,难以应付居民小区上/下班以及医院、剧院等场所的停车场存在的阶段性潮水式存/取车高峰。近几年AGV搬运车相关技术已经尝试在自走式停车场应用,但是建造和维护成本较高。另外,由于不同类型停车设备的运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AGV搬运车相关技术未能顺利移植到停车设备的配套应用。如何采用传统、可靠的现有技术,以简单、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停车设备的外部车辆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停车设备、准备区域、横向移动机构、运送车道、外搬运车、综合控制装置;/n所述停车设备包括控制装置、转换车位、内部停车区域;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停车设备进行运行控制;所述转换车位设置在设备出入口位置,与行车车道连接,用户拟存车辆进入所述转换车位之后转运至所述内部停车区域,用户拟取车辆由所述内部停车区域转运至所述转换车位;所述转换车位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停车设备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停车设备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所述转换车位的地面设置有两根转换车位导轨,还设置有活动内架单元;所述转换车位导轨水平设置,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设备的外部车辆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停车设备、准备区域、横向移动机构、运送车道、外搬运车、综合控制装置;
所述停车设备包括控制装置、转换车位、内部停车区域;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停车设备进行运行控制;所述转换车位设置在设备出入口位置,与行车车道连接,用户拟存车辆进入所述转换车位之后转运至所述内部停车区域,用户拟取车辆由所述内部停车区域转运至所述转换车位;所述转换车位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停车设备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停车设备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所述转换车位的地面设置有两根转换车位导轨,还设置有活动内架单元;所述转换车位导轨水平设置,上部为矩形工作截面;所述矩形工作截面的上部平面为支承面,两侧平面为导向面;所述活动内架单元包括活动内架、升降装置;所述活动内架设置有能够承载车辆车轮、垂直于车长中心线的条状梳齿,中间部分紧固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之上,能够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作垂直升降;所述升降装置为直线位移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活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能够驱动所述活动部件作垂直位移的动力装置和驱动部件,紧固安装在所述转换车位的地面位置;所述活动部件紧固安装所述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并使得所述条状梳齿以所述转换车位车长方向中心线两侧对称分布;所述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的上升极限位置使得所述活动内架的两侧的条状梳齿的下部平面高于地面;所述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的下降极限位置使得所述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的上部平面与地面齐平;
当所述停车设备多于一套或者所述停车设备的转换车位多于一个,则所有的所述转换车位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活动内架单元的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形式、尺寸、规格相同,所述转换车位导轨的形式、尺寸、规格相同;
所述停车设备的控制装置与所述综合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信号连接,能够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停车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能够接受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存车/取车请求,然后进行存车/取车运行控制,并将运行结果及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
所述准备区域至少为一个,包括停车位、停车导轨、检测单元、车位内架单元、信息单元,用于用户拟存车辆以及拟取车辆的暂时停放;
所述停车位设置在所述准备区域的地面之上,至少为一个,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停车设备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停车设备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当所述停车位的数量多于一个,所述停车位纵向平行排列;
所述停车位用于暂时停放用户拟存车辆的所述停车位定义为存车停车位,用于暂时停放用户拟取车辆的所述停车位定义为取车停车位;
所述停车导轨设置在所述准备区域的所有停车位的车长方向边线附近位置的地面之上,每个所述停车位两根,其设置形式、尺寸与所述停车设备的转换车位之上设置的转换车位导轨相同,所述停车导轨水平设置;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车辆检测装置、车辆身份检测装置,能够被车辆的驶入或者驶出而触发检测,还能够被所述信息单元发出信号触发检测,检测结果发往所述信息单元;
所述车辆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准备区域的每一个停车位位置,用于检测所述停车位有否车辆;
所述车辆身份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存车停车位位置,用于检测所述存车停车位暂时停放的用户拟存车辆的身份信息;
所述车位内架单元设置在所述准备区域的每一个停车位之上,包括活动内架、升降装置;所述活动内架的设置形式、尺寸与所述停车设备的转换车位之上设置的活动内架单元的活动内架相同;所述升降装置的设置形式、尺寸与所述停车设备的转换车位之上设置的活动内架单元的升降装置相同;所述车位内架单元由所述信息单元发出信号触发运行,运行结果发往所述信息单元;
所述信息单元与所述综合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信息单元将所述检测单元主动发来的检测结果实时发往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发出信号触发所述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实时发往所述控制单元;所述信息单元实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所述车位内架单元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发出信号触发所述车位内架单元运行,运行结果实时发往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移区域、横移装置,配套所述准备区域设置,每一个所述准备区域配套设置一个所述横向移动机构;
所述横移区域为矩形,紧邻所配套的所述准备区域,其中一根宽度方向边线与所述准备区域的一根宽度方向边线处于同一根直线之上;所述横移区域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停车设备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宽度方向尺寸至少等于所述准备区域的宽度方向尺寸;
所述横移装置包括直线移动导轨副、横移板车;所述直线移动导轨副包括固定部件、移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安装在所述横移区域的地面之上;所述移动部件被所述固定部件约束,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作直线位移,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准备区域的停车位的长度方向中心线;所述横移板车用于承托所述外搬运车横向位移,包括车板、板车导轨;所述车板的下方紧固安装在所述直线移动导轨副的移动部件之上;所述板车导轨为两根,安装在所述车板的上方位置,设置形式、尺寸以及设置方向与所述准备区域的停车位之上设置的停车导轨相同,工作截面的上部平面与所述准备区域的停车位之上设置的停车导轨的工作截面的上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之上;所述直线移动导轨副能够驱动所述横移板车位移,在对应每一个所述准备区域的停车位位置均设置有定位,所述定位使得所述横移板车的两根板车导轨处于所述准备区域的对应的停车位的两根停车导轨的延长线之上;
所述横移装置与所述综合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接受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指令运行,相关运行及状态信息及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
所述运送车道包括车道、车道导轨;所述车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横移区域的宽度方向边线,另一端连接所述停车设备的转换车位的车宽方向边线,截面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停车设备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所述车道导轨为两根,安装在所述车道的地面上方位置,设置形式、尺寸与所述准备区域的停车位之上设置的停车导轨相同;所述车道连接所述横移区域的一端至少有一段水平道路,所述水平道路的长度大于所述停车设备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的长度,并使得所述水平道路之上的所述车道导轨与所述准备区域的停车位的停车导轨的设置方向相同、工作截面的上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之上;所述车道连接所述停车设备的转换车位的一端至少有一段水平道路,所述水平道路的长度大于所述停车设备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的长度,并使得所述水平道路之上的所述车道导轨与所述停车设备的转换车位的转换车位导轨的设置方向相同、工作截面的上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之上;
所述车道用于所述外搬运车的位移;当所述车道连接所述横移区域的一段道路的中心线与连接所述停车设备的转换车位的另一段道路的中心线不在同一根直线之上,这两段道路之间设置有同圆心、以切线连接的过渡道路;所述过渡道路之上的车道导轨采用以所述过渡道路相切圆心为圆心、以切线连接的过渡导轨,使得所述车道导轨全程不存在折线连接的情况,所述外搬运车的滚轮装置的滚轮能够无障碍地在所述车道导轨之上全程无障碍地滚动、位移的运行;
所述外搬运车至少为一台,包括主构架、滚轮装置、活动外架单元、控制部件;
所述主构架包括上层框架、左侧框架、右侧框架;所述上层框架水平设置,位于上方位置;所述左侧框架、右侧框架垂直于地面设置,分别紧固连接于所述上层框架的左、右两侧,与所述上层框架形成一个内部缺口向下的槽状构件;所述槽状构件的内部缺口的宽度净空尺寸大于所述停车设备需要停放的车辆的宽度尺寸,高度净空尺寸大于所述活动外架单元的高度尺寸加上所述车辆的高度尺寸,使得所述槽状构件的内部空间能够容纳停放在所述活动外架单元之上的所述车辆;
所述滚轮装置为对称设置的四套,其中两套设置在所述主构架的左侧框架的下方位置,两套设置在所述主构架的右侧框架的下方位置;每套滚轮装置包括回转机构、转动机构、滚轮;
所述回转机构的作用是使得所述转动机构以及滚轮能够相对于所述主构架作水平回转,包括固定部件、活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紧固安装在所述主构架的左侧框架或者右侧框架的下方位置;所述活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之上,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作水平回转;
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转动机构之上;所述转动机构分为驱动类型以及随动类型两种,四套所述滚轮装置其中至少有两套的转动机构为驱动类型;所述驱动类型的转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所述滚轮由所述电机减速机带动转动,为驱动滚轮;所述随动类型的转动机构无动力带动,所述滚轮为随动滚轮;
所述滚轮装置的滚轮的外缘截面为槽型工作面,其形状、尺寸与所述运送车道的车道导轨的上部的矩形工作截面的形状、尺寸相配套,使得所述滚轮能够得到位于下方的所述车道导轨的上部矩形工作截面的支承和约束;
设置在左侧框架下方的滚轮与对应设置在右侧框架下方的滚轮之间的距离尺寸与设置在所述运送车道的两根车道导轨之间的距离尺寸相匹配;
所述活动外架单元包括活动外架、外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搬运车的内部区域;所述活动外架分为以车长方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部分,分别设置有能够承载车辆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垂直于车长方向中心线的条状梳齿,所述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与所述停车设备的转换车位的活动内架单元的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相配套;所述活动外架紧固安装在所述外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之上,能够在所述外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作垂直升降;所述外升降装置为直线位移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活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能够驱动所述活动部件作垂直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崇彦,梁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