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54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其包括吊装架以及本体,所述吊装架用于固定连接绳索,所述吊装架与本体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本体,其另一端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连接件带动本体沿竖直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作业人员进入本体,操作人员收卷/输出绳索,使得吊装架在空中上升/下降,使得挂篮靠近作业区域,随后,本体内的作业人员依据作业区域的实际情况,利用驱动组件控制本体相对于吊装架上升/下降,实现快速微调本体的位置,以便于作业人员高处作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
本技术涉及高处作业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
技术介绍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现有公告号为CN108341363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两用防快坠吊篮装置,包括底座、驱动电机、卷轮、绳索以及吊篮,驱动电机设于底座上,其用于驱动卷轮转动,绳索绕卷于卷轮的外周,且绳索下端固定连接吊篮。现有公告号为CN107669203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用高空擦玻璃升降吊篮,其包括吊篮、设于吊篮上端的安装机构以及设于吊篮内的放置机构,安装机构包括设于吊篮上的安装架以及缠绕于安装架上的绳索,绳索底端连接有卡杆,吊篮中部且位于其左右两壁对称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上开有卡槽,卡槽、卡杆相互卡接。施工时,作业人员进入吊篮,操作人员控制驱动电机,卷轮转动,实现收卷/输出绳索,进而控制吊篮在空中上升/下降,带动吊篮内的作业人员移动,作业人员完成高处作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调节吊篮的位置时,作业人员需指挥操作人员,进而控制驱动电机转动,实现吊篮在空中上升/下降,因操作人员无法得知作业区域的实际情况,使得吊篮的移动距离过大/小,需要作业人员反复指挥操作人员,以调整吊篮的位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作业人员进入本体内,操作人员控制吊装架以及本体在空中上升/下降,使得挂篮靠近作业区域,作业人员自行控制本体相对于吊装架上升/下降,实现快速微调本体的位置,以便于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包括吊装架以及本体,所述吊装架用于固定连接绳索,所述吊装架与本体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本体,其另一端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连接件带动本体沿竖直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人员进入本体,操作人员收卷/输出绳索,使得吊装架在空中上升/下降,使得挂篮靠近作业区域,随后,本体内的作业人员依据作业区域的实际情况,利用驱动组件控制本体相对于吊装架上升/下降,实现快速微调本体的位置,以便于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为拉绳,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轮,所述转轮转动设于吊装架上,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本体,其另一端绕卷于转轮的外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体相对于吊装架上升时,拉绳绕卷于转轮上,其占用的空间小,使得本体上的空间更多的用于为作业人员提供操作空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转轮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采用伺服电机,以精准控制转轮的转动角度,实现微调本体相对于吊装架的位置,同时,避免使用人力转动转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拉绳与本体的连接处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架通过多个拉绳连接本体,有利于提高本体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设四个,所述本体整体呈立方体,所述本体的上端四个角处分别连接所述拉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绳与本体的连接处位于本体重心的上方,有利于提高本体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四个所述连接组件两两一组,一组所述连接组件中的两个转轮均同轴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并排设有两根,一根所述转轴同轴连接一组所述连接组件中的两个转轮,且两根所述转轴同步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根转轴上的两个转轮同步转动,使得两根拉绳同步收卷/输出,且两根转轴同步转动,则使得四根拉绳同步收卷/输出,进而保证本体相对于吊装架平稳的移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定滑轮,沿所述拉绳延伸方向,所述定滑轮位于本体、转轮之间,两根所述转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同步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转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同步转动,则两根转轴之间的间距较小,利用定滑轮改变绳索的延伸方向,避免绳索倾斜于本体的上方,有利于保证(增大)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本体的上端还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并滑动穿设于所述吊装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件配合调节机构,使得本体相对于吊装架沿竖直方向移动,实现作业人员自行微调本体的位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伸出吊装架,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用于抵接吊装架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调节机构失效,则本体相对于吊装架下移,此时,导向杆随本体一起下移,随后,挡板抵接吊装架,阻碍本体、导向杆的下移,进而避免本体脱离吊装架。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作业人员进入本体内,操作人员控制吊装架以及本体在空中上升/下降,使得挂篮靠近作业区域,作业人员自行控制本体相对于吊装架上升/下降,实现快速微调本体的位置,以便于作业人员高处作业;吊装架与本体之间通过四根拉绳实现连接,四根拉绳同步收卷/输出,进而保证本体相对于吊装架平稳的移动;若调节机构失效,则本体相对于吊装架下移,此时,导向杆随本体一起下移,随后,挡板抵接吊装架,阻碍本体、导向杆的下移,进而避免本体脱离吊装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装架;2、本体;21、活动空间;3、调节机构;31、连接组件;311、拉绳;312、定滑轮;32、驱动组件;321、转轴;322、转轮;323、电机;4、导向杆;41、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包括吊装架1以及本体2,吊装架1设于本体2的正上方,其上端用于固定连接绳索,其下端连接于本体2的上端,本体2整体呈长方体,其内部设有活动空间21,活动空间21向上贯穿本体2,并用于供作业人员站立。施工时,作业人员进入本体2,操作人员控制收卷/输出绳索,进而控制吊装架1和本体2在空中上升/下降,带动本体2内的作业人员移动至作业区域,作业人员完成高处作业。参照图1,吊装架1与本体2之间设有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用于驱动本体2相对于吊装架1上升/下降,操作人员驱动吊装架1和本体2移动至作业区域后,本体2内的作业人员通过调节机构3自行调节本体2上升/下降,进而使得本体2移动至作业最佳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包括吊装架(1)以及本体(2),所述吊装架(1)用于固定连接绳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架(1)与本体(2)之间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连接组件(31)以及驱动组件(32),所述连接组件(31)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本体(2),其另一端连接驱动组件(32),所述驱动组件(32)通过连接件带动本体(2)沿竖直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包括吊装架(1)以及本体(2),所述吊装架(1)用于固定连接绳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架(1)与本体(2)之间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连接组件(31)以及驱动组件(32),所述连接组件(31)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本体(2),其另一端连接驱动组件(32),所述驱动组件(32)通过连接件带动本体(2)沿竖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拉绳(311),所述驱动组件(32)包括转轮(322),所述转轮(322)转动设于吊装架(1)上,所述拉绳(3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本体(2),其另一端绕卷于转轮(322)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2)还包括电机(323),所述电机(323)用于驱动转轮(32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1)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拉绳(311)与本体(2)的连接处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1)设四个,所述本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宏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