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泽峰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52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包括粘结砂浆层一、石棉蜂巢层和混凝土防水层一,所述粘结砂浆层一上端浇筑连接有所述石棉蜂巢层,所述石棉蜂巢层上端浇筑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端浇筑连接有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石棉蜂巢层,石棉蜂巢层为石棉制成的蜂巢状结构,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性和热侵蚀性,是极佳的防火保温材料,其蜂巢状结构可使石棉蜂巢层形成大量小空腔,具有良好的蓄能隔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建筑房屋中,经常出现首层住户投诉冬季室内温度偏低情况,而且往往物业无法解决,结合住户实际情况和专业工程师的分析,首层住户室内温度偏低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由于产品对保温要求较高,冬季时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室外温度,在空气热压的作用下,热空气从住户中逸出,通过一些公共通道向顶层集中,造成首层热量不足,按此原理,楼层越高,现象越明显,二是由于首层楼板或直接接触土壤,或与地下车库接触,保温条件较其他楼层更为恶劣,而其天棚辐射有部分热量传到二层,造成首层供热负荷偏小,对中间层(包括顶层)冬季事实上都是上下同时热辐射(尽管上下辐射量不同),而对首层而言只有来自顶板的热辐射,三是部分项目首层地面保温施工不到位,导致热损失较大,影响室内温度。现有的建筑地面结构蓄能能力较差,使房屋在冬季温度过低,而且现有的建筑地面结构防水性能较差,难以阻挡地下湿气向室内侵袭,在冬季会使室内热量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地面结构蓄能能力较差,使房屋在冬季温度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包括粘结砂浆层一、石棉蜂巢层和混凝土防水层一,所述粘结砂浆层一上端浇筑连接有所述石棉蜂巢层,所述石棉蜂巢层上端浇筑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端浇筑连接有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一。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一上端设置有地板装饰层,所述粘结砂浆层一下端设置有混凝土防水层二,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二内设置有蓄能管一,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二下端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下端设置有防水砂浆层,所述防水砂浆层内设置有蓄能管二,所述防水砂浆层下端设置有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下端设置有粘结砂浆层二,所述粘结砂浆层二内设置有蓄能管三,所述粘结砂浆层二下端设置有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内设置有拉结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石棉蜂巢层为石棉制成的蜂巢状结构,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性和热侵蚀性,是极佳的防火保温材料,其蜂巢状结构可使所述石棉蜂巢层形成大量小空腔,具有良好的蓄能隔热能力。进一步的,所述地板装饰层与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一浇筑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地板装饰层为结构的表面层,可根据用户需要采用地砖、大理石、木地板等进行铺设。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二与所述粘结砂浆层一浇筑连接,所述隔热板与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二浇筑连接,所述蓄能管一与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二浇筑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二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所述粘结砂浆层一具有极佳的黏着力。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砂浆层与所述隔热板浇筑连接,所述钢筋网片与所述防水砂浆层浇筑连接,所述蓄能管二与所述防水砂浆层浇筑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板可有效减少室内与地表以下换热,从而使室内在低温时不会温度过低,在高温时,温度不会上升过多,所述防水砂浆层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进一步的,所述粘结砂浆层二与所述钢筋网片浇筑连接,所述混凝土基层与所述粘结砂浆层二浇筑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粘结砂浆层二具有极佳的黏着力,所述钢筋网片可使混凝土结构整体更加稳固,不易开裂。进一步的,所述拉结钢筋与所述混凝土基层浇筑连接,所述蓄能管三与所述粘结砂浆层二浇筑连接,所述保温层、所述蓄能管一、所述蓄能管二以及所述蓄能管三均采用FTC保温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拉结钢筋可使所述混凝土基层的结构更加稳定,进而使混凝土结构整体更加稳固,在所述防水砂浆层、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一和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二的作用下,可使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防止地下湿气向室内侵袭,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能力,FTC保温材料是新型的无机保温蓄能节能材料,由多种无机非金属合纤维矿物质,经精选细化深度加工并辅以多种无机化学添加剂及相变蓄能材料科学配比而成,其制成的所述保温层、所述蓄能管一、所述蓄能管二以及所述蓄能管三具有良好的蓄能隔热性能,可使建筑的地面蓄能能力大大增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建筑地面结构蓄能能力较差,使房屋在冬季温度过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石棉蜂巢层,石棉蜂巢层为石棉制成的蜂巢状结构,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性和热侵蚀性,是极佳的防火保温材料,其蜂巢状结构可使石棉蜂巢层形成大量小空腔,具有良好的蓄能隔热能力;2、为解决现有的建筑地面结构防水性能较差,难以阻挡地下湿气向室内侵袭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水砂浆层、混凝土防水层一和混凝土防水层二,可使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防止地下湿气向室内侵袭,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粘结砂浆层一;2、石棉蜂巢层;3、混凝土防水层一;4、地板装饰层;5、混凝土防水层二;6、隔热板;7、防水砂浆层;8、钢筋网片;9、粘结砂浆层二;10、混凝土基层;11、拉结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包括粘结砂浆层一1、石棉蜂巢层2和混凝土防水层一3,粘结砂浆层一1上端浇筑连接有石棉蜂巢层2,石棉蜂巢层2上端浇筑连接有保温层12,保温层12上端浇筑连接有混凝土防水层一3,混凝土防水层一3上端设置有地板装饰层4,粘结砂浆层一1下端设置有混凝土防水层二5,混凝土防水层二5内设置有蓄能管一14,混凝土防水层二5下端设置有隔热板6,隔热板6下端设置有防水砂浆层7,防水砂浆层7内设置有蓄能管二13,防水砂浆层7下端设置有钢筋网片8,钢筋网片8下端设置有粘结砂浆层二9,粘结砂浆层二9内设置有蓄能管三15,粘结砂浆层二9下端设置有混凝土基层10,混凝土基层10内设置有拉结钢筋11,石棉蜂巢层2为石棉制成的蜂巢状结构,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性和热侵蚀性,是极佳的防火保温材料,其蜂巢状结构可使石棉蜂巢层2形成大量小空腔,具有良好的蓄能隔热能力,地板装饰层4与混凝土防水层一3浇筑连接,地板装饰层4为结构的表面层,可根据用户需要采用地砖、大理石、木地板等进行铺设,混凝土防水层二5与粘结砂浆层一1浇筑连接,隔热板6与混凝土防水层二5浇筑连接,蓄能管一14与混凝土防水层二5浇筑连接,混凝土防水层二5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粘结砂浆层一1具有极佳的黏着力,防水砂浆层7与隔热板6浇筑连接,钢筋网片8与防水砂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粘结砂浆层一(1)、石棉蜂巢层(2)和混凝土防水层一(3),所述粘结砂浆层一(1)上端浇筑连接有所述石棉蜂巢层(2),所述石棉蜂巢层(2)上端浇筑连接有保温层(12),所述保温层(12)上端浇筑连接有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一(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粘结砂浆层一(1)、石棉蜂巢层(2)和混凝土防水层一(3),所述粘结砂浆层一(1)上端浇筑连接有所述石棉蜂巢层(2),所述石棉蜂巢层(2)上端浇筑连接有保温层(12),所述保温层(12)上端浇筑连接有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一(3)上端设置有地板装饰层(4),所述粘结砂浆层一(1)下端设置有混凝土防水层二(5),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二(5)内设置有蓄能管一(14),所述混凝土防水层二(5)下端设置有隔热板(6),所述隔热板(6)下端设置有防水砂浆层(7),所述防水砂浆层(7)内设置有蓄能管二(13),所述防水砂浆层(7)下端设置有钢筋网片(8),所述钢筋网片(8)下端设置有粘结砂浆层二(9),所述粘结砂浆层二(9)内设置有蓄能管三(15),所述粘结砂浆层二(9)下端设置有混凝土基层(10),所述混凝土基层(10)内设置有拉结钢筋(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建筑地面蓄能隔热的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装饰层(4)与所述混凝土防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峰
申请(专利权)人:杨泽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