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513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外墙体,所述外墙体的外表面上部垂直连接有飞檐,所述飞檐的上表面自飞檐端部至外墙体依次垂直固定有第二立墙和第一立墙,所述第一立墙和第二立墙的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二斜顶,所述外墙体顶面连接有防水层,所述第一立墙、外墙体与飞檐之间为集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集水槽两侧内壁设置侧挡板,通过隔离架对两侧的侧挡板进行支撑,整个结构贴合度高,能够避免雨水冲刷对集水槽的防水层造成冲蚀,同时通过该结构能够起到对杂质的过滤,能够避免杂质对排水孔的阻挡,保证集水槽的出水速率,避免长期浸泡对防水层防水性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檐口就是指建筑构图中在顶部的典型地带线脚并凸的水平部件,又称屋檐。屋面与外墙墙身的交接部位。作用是方便排除屋面上的雨水和保护墙身。也是建筑重点装饰部位之一,常见的有挑檐和包檐两种形式。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顶层住户居住的舒适性会将在顶层设置隔热层,并将隔热层设置成一定的坡面,并在坡面上铺设瓦片进行装饰,雨水在坡面汇集后,直接从坡面落下会给低层住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将坡面上设置集水槽将雨水进行收集,但是雨水通过瓦片汇集至集水槽位置时,雨水会对集水槽侧壁进行冲刷,影响集水槽侧壁防水层的防水特性,影响顶层住户顶部的防水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在高层建筑坡面上设置集水槽将雨水进行收集,雨水会对集水槽侧壁进行冲刷,影响集水槽侧壁防水层的防水特性,影响顶层住户顶部的防水密封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外墙体(1),所述外墙体(1)的外表面上部垂直连接有飞檐(4),所述飞檐(4)的上表面自飞檐(4)端部至外墙体(1)依次垂直固定有第二立墙(5)和第一立墙(3),所述第一立墙(3)和第二立墙(5)的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二斜顶(12),所述外墙体(1)顶面连接有防水层(10),所述第一立墙(3)、外墙体(1)与飞檐(4)之间为集水槽(7),其特征在于,第一斜顶(11)、第二斜顶(12)和集水槽(7)的外表面均涂布有防水层(10),所述集水槽(7)的内底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排水孔(2),所述集水槽(7)的两侧壁均固定有侧挡板(8),所述集水槽(7)的底部固定有用于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外墙体(1),所述外墙体(1)的外表面上部垂直连接有飞檐(4),所述飞檐(4)的上表面自飞檐(4)端部至外墙体(1)依次垂直固定有第二立墙(5)和第一立墙(3),所述第一立墙(3)和第二立墙(5)的顶面之间连接有第二斜顶(12),所述外墙体(1)顶面连接有防水层(10),所述第一立墙(3)、外墙体(1)与飞檐(4)之间为集水槽(7),其特征在于,第一斜顶(11)、第二斜顶(12)和集水槽(7)的外表面均涂布有防水层(10),所述集水槽(7)的内底面等距开设有多个排水孔(2),所述集水槽(7)的两侧壁均固定有侧挡板(8),所述集水槽(7)的底部固定有用于支撑侧挡板(8)的隔离架(9);
所述侧挡板(8)的底部弯折有朝向隔离架(9)的导水板(82),所述隔离架(9)包括网格板(91),所述网格板(91)的底面固定有均匀分布用于与集水槽(7)内底接触的支撑柱(94),所述网格板(91)临近侧挡板(8)的侧边固定有侧板(9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明马宏
申请(专利权)人:常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