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屋面虹吸排水雨污分流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557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合屋面虹吸排水雨污分流排水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虹吸式屋顶雨水排放系统排放雨水过程中容易产生雨污混合的问题,它包括总集水管,总集水管上安装有若干悬吊管,悬吊管一端连接有雨水收集装置,总集水管一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落水管,落水管一端与排水管相连,排水管周向外侧覆盖于地面管廊内或者排水管一端设有雨水排放机构,排水管在管廊内呈倾斜设置,且雨水排放机构朝向远离排水管的一端高度依次减小,雨水排放机构一端设置在地面下端,另一端设置在地面上端,雨水排放机构或者排水管一端连接有可将雨水排至河道中的雨水导向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有效避免了雨污混合的情况,且安装灵活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屋面虹吸排水雨污分流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排放
,具体涉及一种结合屋面虹吸排水雨污分流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虹吸式屋顶雨水排放系统的原理就是依靠特殊的雨水斗的设计,实行气水分离,从而使雨水立管中为满流状态,当立管中的水达到一定的容量时,虹吸作用就产生了,在降雨过程中,由于连续不断的虹吸作用,整个系统得以快速地排除屋顶上的雨水,虽然目前虹吸式屋顶雨水排放系统雨水排出效率较高,但是在目前虹吸式雨水斗中,由于整流器的存在,虽然能够防止涡流产生,但同时也限制了竖管中的雨水流量的继续提高,从而使得目前虹吸式屋顶雨水排放系统的雨水排出效率达到了瓶颈,在海边地区,受台风影响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常出现短时暴雨,如果雨水排放系统排水不及时,天沟容易发生积水溢出的情况,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影响,而且雨水沟通常为地下沟和地面水平,在生产厂区内有污水和地面清扫时的污染物进入的可能,最终在下一次雨水来临时被带入河道或市政雨水管网,造成水质污染。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屋面虹吸排水雨污分流排水装置,包括总集水管(1),所述的总集水管(1)上垂直安装有若干悬吊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管(2)远离总集水管(1)的一端连接有雨水收集装置(3),且雨水收集装置(3)与悬吊管(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总集水管(1)呈水平设置,且总集水管(1)一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落水管(4),且落水管(4)远离总集水管(1)的一端与用于将雨水排出的排水管(5)相连,所述的排水管(5)周向外侧覆盖于地面管廊(6)内或者排水管(5)一端设有雨水排放机构(7),排水管(5)在管廊(6)内呈倾斜设置,且雨水排放机构(7)朝向远离排水管(5)的一端高度依次减小,且所述的雨水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屋面虹吸排水雨污分流排水装置,包括总集水管(1),所述的总集水管(1)上垂直安装有若干悬吊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管(2)远离总集水管(1)的一端连接有雨水收集装置(3),且雨水收集装置(3)与悬吊管(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总集水管(1)呈水平设置,且总集水管(1)一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落水管(4),且落水管(4)远离总集水管(1)的一端与用于将雨水排出的排水管(5)相连,所述的排水管(5)周向外侧覆盖于地面管廊(6)内或者排水管(5)一端设有雨水排放机构(7),排水管(5)在管廊(6)内呈倾斜设置,且雨水排放机构(7)朝向远离排水管(5)的一端高度依次减小,且所述的雨水排放机构(7)一端设置在地面下端,另一端设置在地面上端,所述的雨水排放机构(7)或者排水管(5)一端连接有可将雨水排至河道中的雨水导向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屋面虹吸排水雨污分流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3)包括若干压力流水雨斗(31),所述的压力流水雨斗(31)设置在位于屋顶表面的排水天沟(32)上端,且压力流水雨斗(31)下端连接有导流管(33),所述的导流管(33)设置在排水天沟(32)下端,且所述的导流管(33)远离压力流水雨斗(31)的一端与悬吊管(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屋面虹吸排水雨污分流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吊管(2)呈L形,且悬吊管(2)一端具有竖直管(21),所述的竖直管(21)一端与总集水管(1)之间相互连通,且所述的竖直管(21)远离总集水管(1)的一端连接有弧形管(22),所述的弧形管(22)远离竖直管(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潮根兵杨家万康中祥黄能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山鹰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